山西文水县以武术带动老年体育发展

文/韩世荣

山西省文水县是受国家体育总局表彰的30个“武术之乡”之一,是文水在全国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是文水老体协做好工作的最大动力。近年来,县老体协紧紧围绕维护“武术之乡”的声誉,以全国“武术之乡”的条件、标准、要求来衡量工作的好坏,使文水的老年体育工作呈现出:思想统一、方向明确,领导重视、经费保证,组织健全、活动经常,注重实效、亮点突出的新局面。

不辱使命勇于担当

国家体育总局命名文水县为全国“武术之乡”,这是跨入新世纪后文水武术界的一件大事。“左氏长拳”也不愧为享誉大江南北十三省的文水传统武术的代表,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左家拳第六代传人王保平为代表的左家弟子,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如何不辱使命,将左家拳这一特色拳种发扬光大,使文水武术以左家拳为主轴,各门各派全面发展,维护“武术之乡”的光荣称号,做到武术前辈享有盛名,武术新秀后继有人,真正把“武术之乡”变为前进的动力。为此,以王保平为代表的左家传人勇于担当,他担任了文水武术工作会常务副会长,创办了“文水县武术培训中心”,他秉承老镖师左二把传下来的武德、武魂、武技,坚持日复一日,执著追求,诚心执教,分文不取。特别是他担任文水县老体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后,把“武术之乡”的工作和老体协的工作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围绕“武术之乡”建设,发挥老体协作用。众多左家拳传人,既是“武术之乡”的精华,又是老体协的骨干。县老体协主席穆虎林同志也是左家拳的第五代传人。因而老体协义不容辞地以“武术之乡”为引领,开展老年体育工作。乐为“武术之乡”勇挑重担,奉献助阵。连续多年,王保平同志带领文水武术精英奋力拼搏,摘金夺银,为文水争光夺彩。近年来参加全国武术比赛获金牌20枚,银牌30枚,铜牌70枚,为文水武术之乡争得了荣誉。去年7月又率领武术代表队赴河北沧州参加全国武术之乡套路比赛,荣获3金8银16铜的好成绩。社会各界好评如潮,赞不绝口。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每年除保证列入预算五万元活动经费外,随机性大型活动和赛事全力支持。去年共拨款14万元,为我县老年体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忘初心武术传承

文水县老体协在文水武术界可称为统领地位。老体协组建了文水县太极拳研究会,由老体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保平任会长。又相继成立了文水县气功协会、武术训练基地、武术散打基地,都由王保平任会长及总教练。特别是今年一月成立了文水县武术协会,王保平当之无愧地当选为武术协会主席。与会拳友异口同声:王保平为全国“武术之乡”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文水人民公认的武术功臣。他自幼有习武梦想,一生与武结缘,以传承武术为己任,不断求索。他在当选为文水武术协会主席时,首先看重的是为文水武术发展无私奉献的老领导、老拳友、老拳师,当即表彰了文水县武术工作特殊贡献奖8名,武术工作贡献奖12名,武术传承老拳师奖21名,武术传承拳师奖12名。他说,文水昔日的辉煌,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离不开广大拳师的辛勤付出,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他们是文水武术传承的坚强后盾。

多年来,经王保平亲手传授的徒弟、学员可达近千人,武术传承,后继有人,星星之火,遍地燎原。目前,文水县各级武术机构组织健全,活动经常,层层有人抓,块块有人管。全县新组建各乡镇老体协(分会)13个,下设各类武术辅导站、点38个。从县城到乡村,几乎处处都有练太极的,练者多为中老年人,既愉悦心情、又增强体能,这或许就是太极拳在较短时间内蔓延普及的原因所在。县委、县政府、县老体协对全民健身环境全面规划,在原有活动场所的基础上,又组建了11个社区体育场馆或设施。让我们看到了文水“武术之乡”灿烂的明天。

重视普及重在基层

文水老年体育工作一直坚持抓基层,重实效。结合武术六进,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军营、进厂矿,重点发展农村、社区的老年体育活动。近年来全县武术活动场所增加到处,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达人,教练员66名,段位制考评员81名。这些基础条件的落实,大大促进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去年共开展了13项活动,其中庆祝活动4次,交流活动3次,竞赛活动3次,分项展演2次,培训活动一次。提升了活动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突出了活动的亮点。其一,庆五一、喜迎十九大、八八全民健身日等庆祝活动,规模超前、轰动全县,展示项目多,参与人数广,体现了全民参与,发动充分;其二,邀请交流、竞赛活动,重在以武会友、促进交流,增进友谊,提高技艺。为集体增光夺彩,让拳友一饱眼福,大开眼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其三,分项展演,主要面向基层,普及推广,为基层摆样板,做示范。通过这些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目前,不同形式的群体武术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长拳、太极、舞蹈、广场舞、旗袍走秀、健身气功、门球、柔力球、象棋、乒乓球、羽毛球,活动站点、遍布城乡,丰富多彩,小型多样。养生健体,全民健身已成为文水广大老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全国“武术之乡”检查验收中,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再接再厉继续发展

县武协主席、县老体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保平同志说:我对“武术之乡”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和信心。将继续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左家拳的传承,围绕“武术之乡”建设,带动老年体育工作。总的思路是:普及、传承、提高、创新、发展。

一、抓六进、促基层。继续开展武术六进活动,重点目标仍然是进农村、进社区。因为农村、社区是老年人的集中地,可以扩大群众的参与范围。积极办好各类武术协会,形成浓郁的武术氛围。基层武术工作普及了、抓好了,我们的工作就有成效了。

二、抓骨干、促传承。我们表彰了一批为文水武术做出突出贡献的老领导、老拳师、老功臣,他们是文水武术界的宝贵财富,是武术传承的坚强后盾、骨干力量。通过他们首先守住非物质文化的“根”,认真学习研究传统文化的真谛,新意才会迸发出来,传统才能不断发展与提高,才会与时俱进,逐步与全国武术技术接轨。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三、抓培训、促提高。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狠抓培训。举办或参加体育健身培训讲座和健身指导咨询等,培养一批基层领导骨干队伍和技术人才,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这都是推广与普及老年体育健身项目的关键。

四、抓创新、促发展。要下大力气,把“武术之乡”这张名片做大做强,展示文水的特色。创新思路,注重向武术的产业化方向发展。把县域经济、社会、文化旅游和武术事业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地方武术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我们有理由相信,文水武术一定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往开来,创新突破,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亮出我们文水人的尚武精神和中国气派!

赞赏

长按







































早期白癜风治的好吗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zx/2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