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风论水说武陵文水武氏皇陵研究补白之七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年仲春,费时二年的文水五代皇陵的考察和调查暂告一段落,在此基础上,草草完成了《武周文水五代皇陵之研究》的文章。此后的十余年中,虽然我一直试图继续深入探讨,但终因种种客观的或主观的原因不能如愿。偶有一些新得,则随笔录记于册,不经意间形成以下这些文字。虽然有的想法现在还不是太成熟,但我还是想抛砖引玉与大家交流商榷。

古代皇陵都是依据风水学建成的,所以研究五代皇陵离不开古代风水学。

唐贞观九年(),交城文水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唐太宗北巡太原,亲赴石壁寺为文德皇后祈病,施舍“众宝名珍”,供奉“启愿玉衣”。时寺院主持为道绰。道绰也是文水人,是净土宗祖师。其二、武则天的父亲荆州都督武士彟因唐高祖李渊去世,悲伤过度,病逝任上,享年59岁。太宗命并州都督李勣负责治丧,则天随母从荆州扶柩回文水葬父,时年13岁。武士彟位居二品高官,风水自然讲究,但此时仅能“以山为坟,穿足容棺”,没资格称“陵”。从唐高宗永徽元年登基到天授元年之前,武士彟40年中封6次,直到武皇登基封为“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帝”,而陵园建设也一直随封号的升迁而逐步扩建。以武则天母亲杨氏顺陵为例,刚开始叫墓,墓地仅有平米,合.7亩。改为顺陵后,一下子扩大到平米,合.6亩,扩大了13倍多。如果说初建时尚不敢以帝陵为范,但到两圣时期,就已具皇陵规模。这时的风水也断然不是等闲官宦可以比拟的。顺陵尚且如此,那么昊陵更就应该与唐昭陵、乾陵一字比肩了。

武则天对风水是深信不疑的。她亲自选定梁山做为乾陵陵址,正是看中了梁山的地势。梁山三峰耸立,主峰海拔.3米。乾陵寝宫就深凿其中。登上山巅,东望昭陵,南望太白,西接翠屏,北观九峰。山石虽然崔嵬但苍润,地势虽然高峻但不险。南二峰东西对峙,浑圆挺秀如乳房,整体地貌宛若睡美人。是堪舆家以为“大有利于女主”的风水宝地。武则天之所以选择“乾”做为陵名,一因乾陵地处长安西北,占据乾位;二因乾乃天,而高宗生前尊号“天皇”,故定名为“乾陵”。

从文水平川汾河以西大风水的格局分析,五代皇陵位居文峪河口之南。而纵观交山,山形地貌亚如一只凌空飞舞之彩凤,西北孝文山脉与关帝山脉如同凤尾,三道川与西冶川有如双翅,文谷为凤身,武元城为凤胫,谷口为凤首,身形具备,势如鸾凤奔腾,水绕云从,位极至尊,此谓“有凤来仪”。

而将北从武陵、南到马西这片区域展开来看,亦与卦象吻合。

乾位在西北,西北以子夏山为首,卦辞为元享利贞,九五占辞为“飞龙在天”,此处建陵为上吉;坤位在西南,今之孝义镇一带川土宽平,包容顺从,厚德载物,坤又居阴,配属凤,故而此地有凤凰峁、凤凰坡,且古代松林茂密。坤卦六三,卦辞为“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故陵名章德,建陵安贞吉。

坎位居北,坎卦重叠成水,一涌到来奔腾不息。从大格局看,脱不了三种可能:或以武元城一带为坎,交山之众水到此皆聚合,奔涌而南,而武元城为则天父发祥之地。《周易·乾》释乾元为大,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六十四卦经解》积阳为天……上人为元,上从一始也。”以此为坎位,即有元气,而元气即王气。或以文峪河水为坎,因坎卦从水,而文峪河口亦在北;或如昭陵一样,以陵城北门为坎,叫玄武门。

离位在南,双爻为丽,象征光明无限,光耀四方。文水城南武涝村一带旧为武涝泺,天授二年改为朱雀泺。泺乃水,而水皆有昭明之意,故古太原有湖名大明、大昭。

巽位东南,即今武陵文倚一带。卦辞曰:小享,利有攸往,利见大人。意为谦逊进入,门道也,故武陵当为进入陵区之通道,应建有陵署办公设施。

靠山面水是汉民族的传统风水格局。五代皇陵负阴抱阳,天地交会,南引东都洛阳之“王气”“发而生平万物”,正合儒家“天有大德曰生”的核心思想。陵区左有圣人登殿之水,右有公侯拜午之山。龙奇虎降,四维趋伏。

而按古代《形势法》亦相吻合。风水的五大要素为龙、砂、水、穴、向,讲究龙要真,砂要秀,穴要得,水要抱,向要吉。陵区西北群山滚动,气脉贯注,圆润秀美,形神厚重,为龙吉;青龙蜿蜒,白虎驯俯,玄武垂头,朱雀翔舞为砂秀;水势降龙拱吉,腰带绕域,不伤山脉,水融气聚,此为水抱;区内阴阳融凝,山水相交聚结,穴有所倚,此为穴得。故大风水不以一山一地为凭,要通局推演。

但是地形地貌是会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变化的,所以有“沧海桑田”之说。就在我们太原盆地,海拔以下米方为古代太原地堑之底,由此,盆地湖泊名称先后经历后之氐、昭余祁、九泽、邬泽、文湖、猷水等一系列演变,至成今日地貌。在交城平川与边山交接带,平均9米以下为元代地面,换言之,多年中将地面抬高9米,年均抬高1.26厘米,以此测算,这一带唐代平川地面则在今16.38米以下。但山地、台田则因树木的砍伐,植被的破坏而导致水土流失,彼消此长之间,面目全非。而且随着盆地的不断渐渐增高,河流也不断地变道,故而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而水的不断变迁也不断影响着对风水的评价。

从清康熙四十八年《交城县志》中所载平陵古城遗址图看,在大陵村北,层层台地非常明显,这也就印证了清乾隆时期大营《孟氏家谱》中所记孟氏祠堂“西有青松柏岗抱掩”之语不妄。因此,评议陵区风水,必须考虑到地貌变迁这一要素。否则,就会发生“以今论古”的偏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yw/58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