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带孩子,一言不合就出事出大事

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pf.39.net/bdfyy/bdflx/180611/6320392.html

暑期来了,让人欢喜也让人忧

忧的是,夏天本是安全事故多发季节,暑期尤甚,

家长的弦都绷得格外紧

特别是0-5岁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往往可能因为探索而陷入危险境地却不自知,

家长更是需要寸步不离,视线盯紧

悲剧往往就发生在一眨眼间、一念之间

就在前几天

成都某小区发生一起意外事故

两名儿童在小区的泳池中戏水时

不慎在深水区发生溺水意外

据新闻报道,当时该泳池尚未开放

管理人员多次阻止家长

但家长却以自己看着孩子不会出问题为由

无视劝阻一再坚持

孩子小不懂事,偏偏遇上不懂事的家长

孩子出事,都是大人的错

所以,作为监护人

责!任!重!大!

带孩子,安全意识绝对是第一位的

每年在这个时候都需要给各位家长敲敲警钟

家长必收版暑期高发事故防范手册杀手1:溺水

溺水事故无疑是夏季安全的头号杀手。以年的数据显示,全球一年有报告的溺水事件有万件,致死36.8万人,其中8.2万人是5岁以下的婴幼儿。

前段时间,网上疯传一张溺水急救图——

网传孩子溺水后可以采用上图这种倒背奔跑急救法,更指出这个方法对一小时内溺水的孩子都非常有效。

你信了吗?其实这个方法几年前就传过,每次都很快有专家出来辟谣,提醒大家不要轻信传谣,好心办了坏事。

急救专家指出,能不能救活主要在于溺水者呼吸、心跳停止时间的长短,而不在于溺水的时间。人体内的氧储备极少,呼吸完全停止后只能维持机体6分钟的代谢,如不及时恢复呼吸,心跳就会停止,脑细胞死亡,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绝不可能溺水近1个小时还可能救活。如果采用倒背法,不但救不了命,还会延误最佳急救时间。正确方法

预防在先

喜欢玩水是孩子的天性,但对于刚有活动能力的小宝宝来说,一盆洗脸水也可能要了孩子的命。

1当您的孩子在水边和水中时,时刻注意看管,包括水池、温水池、澡盆、和水桶附近;不要离开孩子,因为当您去接电话,或与别人聊天时,危险就有可能发生。家里浅水容器里的水应该倒掉,并且扣过来放,甚至马桶盖都需要盖好,以防小孩溺水。2千万不要把5岁以下的孩子单独留在浴缸中,哪怕是一会儿也不行,因为孩子在一英寸高的水中也会造成溺水身亡。也不要让一个12岁以下的孩子来看着浴缸里的孩子洗澡。在你必须接电话或者去开门的时候,要把浑身皂泡的孩子用毛巾包起来,然后抱着他一起去。3当孩子靠近水边的时候,即使有救生员,家长也要严密注视孩子。即使孩子会游泳也一样可能溺水,大人要全程监护。不要让您的孩子直接潜(跳)入水中,并让孩子远离泳池排水口;在水中不要吃东西,因为孩子有可能被呛噎。另外要时刻盯住孩子远离深水区。

急救方法

如果孩子不幸溺水,家长第一时间要对孩子进行CPR急救法,即心脏复苏,切不可耽误。

1

清醒(有呼吸有脉搏):呼叫,陪伴,保暖,医院观察。

2

昏迷(呼叫无反应,有呼吸有脉搏):呼叫,清理口鼻异物,稳定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密切观察呼吸脉搏情况,必要时心肺复苏。

3

昏迷(无呼吸有脉搏):类似“假死”状态,喉痉挛,无呼吸,脉搏微弱濒临停止,此时仅仅给予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恢复呼吸后,可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

4

昏迷(无呼吸有脉搏):家长第一时间要应迅速将孩子领口解开、清除口、鼻中的异物,保证气道畅通。然后立即对孩子进行CPR急救法,即心脏复苏,切不可耽误。同时呼叫,并持续复苏至孩子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1岁以下婴幼儿心脏复苏法

1岁以上婴幼儿心脏复苏法

杀手2:把孩子遗忘在车内

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宁波海曙区世纪广场一名5岁的小女孩又被自己的糊涂老爸误锁在车内,幸亏一名快递员和保安发现了这辆震动的车子,报警砸窗救出了孩子。当时小孩已经浑身湿透,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好险!

在高温的夏天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甚至遗忘,高温致死,这样的新闻每年夏天并不少。很多家长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时感到匪夷所思,认为自己绝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华盛顿邮报曾经刊登了一篇报道,作者采访了十几位犯过同样错误的父母,以及相关的专家,最后得出一个残酷的结论是,无论你平时多么严谨周到,每个家长都可能犯同样的错误。这篇报道获得了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普利策奖。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在网上搜来看看,真心让人心痛又警醒。

如何避免1

即便你只是短暂的离开,即便孩子在睡觉,也千万千万不能让孩子单独待在车内。

2

用浅色的汽车防爆膜,浅色膜有助于发现被遗忘在车里的孩子。

3

忙碌健忘的家长,上车后可以把手机钱包放在车后座,这样会提醒你下车前去后座拿东西。或者把宝宝的用品放在旁边的副驾驶上,时刻提醒自己不是一个人出门的。

4

在后视镜上挂个提示宝宝在后座的小牌子。

总之,养成下车之前检查车内环境的习惯,确保将孩子带离车内就对了。

杀手3:喷泉

夏天雨水多、汗水多,也是触电事故的高发期。关于居家的防触电意识,很多家长已经很重视,但殊不知还有一个杀手隐藏在我们身边。

也是在这个月,在河南郑州山顶御鑫城小区门口,一名6岁的男孩在喷泉池边玩耍时,突然遭受电击,不幸身亡。孩子母亲情急之下下水救人也重度昏迷。

孩子喜欢在喷泉边玩耍,甚至把手脚伸进水里。但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喷泉的触电隐患,有些喷泉根本没有配备漏电保护装置。

所以,带孩子路遇喷泉,远远看看就好。告诉孩子喷泉的危险,叮嘱孩子不要碰喷泉,如果有东西掉进喷泉也千万别去捡。

如何急救1

当有孩子触到伏电压时,应尽快地找到电源开关,把电源开关关掉。如果一下子找不到电源开关的话,可以找一个绝缘的物品,在不接触孩子的情况下,把和孩子接触的有电的物品挑开,使孩子脱离这个电源。如果是高压电,我们不能轻易靠近,应通知有关电力部门,关闭电源后再进行现场抢救。

2

抢救前,通过对孩子的意识和呼吸的判断来检查他是否存在生命体征。可以通过掐捏孩子的颌骨或者说拍打他的足底,并呼唤宝宝来检查他的反应,同时观察TA的胸腹部有没有呼吸?如果胸腹部没有起伏,立刻对他进行心脏复苏的抢救。(方法可以参照之前溺水急救的心脏复苏法)

杀手4:凉席

天气炎热,宝宝出汗多,容易生痱子,红屁股,家长为了让宝宝凉快些会选择铺凉席。

东阳市一名才出生7天的宝宝后背居然长了一个大脓包!孩子哭闹不停、不吃不睡,还伴有发烧症状。医生对孩子进行了检查,发现孩子已经发生了感染性休克以及新生儿败血症。进一步检查后发现,孩子感染的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经常引起皮肤感染的细菌。

医生说,每到夏天,新生儿科都会收到好多出脓包的孩子,大多都是睡了不干净的凉席。

如何避免1

买凉席时尽量给孩子选择透气性好、质地优良,柔软舒适的凉席。藤席、亚麻席应是首选。

2

使用凉席前,一定要做好卫生工作,先用开水全面地烫一次。烫过的凉席要放在太阳下曝晒,一般要持续晒三天;使用中最好每天用毛巾擦拭一次,遇到太阳大的好天气,也要经常拿出去晾晒。或者在凉席上铺一层棉布,让孩子不直接接触凉席。

3

简单杀死凉席上螨虫有妙招:

准备一个电烫斗,一条湿毛巾。先把凉席铺好,然后用电烫斗放在湿毛巾上来回的熨烫凉席。注意:保持湿毛巾在每一个部位持续熨烫久一些,用高温的蒸汽来杀死螨虫。毛巾还能吸附和带走螨虫的尸体、虫卵和粪便,一举两得!

杀手5:塑料凉鞋

我们都知道洞洞鞋的安全隐患,但是没想到这种可爱的凉鞋也是伤害宝宝的罪魁祸首。

英国布莱克浦,一对父母给女儿买了一双粉色的凉鞋作为生日礼物,但小女孩穿这双新鞋才短短30分钟,就哭了跑着回家,父亲发现女儿脚上满是血痕。

孩子活动量又比较大,如果鞋子选择不当,很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如何挑选1

材质上最好选择正规品牌的透气性好的真皮凉鞋和布凉鞋。在沙滩上玩儿的时候可以穿符合国家检验标准的塑胶凉鞋。

2

选择鞋底不要太薄太软,能包住脚趾头的凉鞋。因为穿露脚趾的凉鞋很容易绊倒的时候把脚趾碰伤。

3

再次提醒,5岁以下孩子不适合穿洞洞鞋。洞洞鞋非常柔软,而且很容易变形,更容易从宝宝的脚上脱落,孩子穿着时易被电梯“齿牙”夹住。

杀手6:海滩

生活在内陆的我们度假最喜欢选择海岛游,带宝宝去亲近大自然。在海边玩耍,除了给宝宝打好安全的预防针,父母也必须首先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如果不宜下海,不要心存侥幸,冒险下海,后果会很严重。

随时查看天气状况,避免雷雨时去海边。

注意海边的警示牌,一般海滩都会提醒游客是否适宜下海游玩。

▲告诉孩子大海虽然很多时候看似平静而美丽,但它是非常多的可以致命的水构成的,海水有潮汐可以把人轻而易举的吸入海底,海浪可以推翻一栋大楼。

▲如果大人喜欢游泳,那么一定学会观察海浪的断层,海浪的断层会形成激流,激流会把人往海洋深处带去,人就会离岸边越来越远。

1

要让孩子知道危险的界限在哪里。比较小的宝宝不要让他们自己单独走入超过膝盖深的海水里。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到大腿深。

2

要反复跟孩子强调海洋有多么危险,而且海底是不平的,在海边走要特别小心,防止突然出现的海底断层让你摔倒。

3

打算去海滩玩一天的话尽量扎营在救生员的周围,还要注意潮汐,看看是否涨潮会影响自己扎营的地方。

夏出行安全小贴士

暑期是出游高峰期,家长会带着孩子出门看世界,或者找地方避暑。下面的安全提示请默读3遍——

1

乘飞机:

■大部分航空公司有为婴儿提供拴在父母身上的安全带,部分有提供给2岁以下儿童的婴儿专用睡篮,但是需要和航空公司提前预定;

■不要让孩子头朝过道抱在怀中,因为飞机客舱的过道狭窄,孩子脑袋容易被其他旅客经过时无意碰伤;

■不要让孩子在客舱内四处爬行或走动,以免在飞机颠簸时受伤;

■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让孩子咽鼓管开启,防止航空性中耳炎的发生。可以让孩子保持吞咽的动作,如果孩子哭闹不必阻止。不要让孩子熟睡,不要在耳朵塞药棉。如果孩子感冒最好改变行程或出行方式。

2

防走失

■旅途中无论何种情况都不可以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出门前就要商定谁是孩子的主要照顾者,以免相互疏忽;

■会行走的孩子,除了运载工具以外,建议使用防走失背带或背包;

■在孩子身上放好孩子的姓名、家长的联系方式等资料;配备可行的电子监护设备,例如定位器,追踪器等;

■2岁以上的孩子,家长要提前告知危险的可能,比如:约定走散的集合地点、走散后如何寻求帮助;

■平时生活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知道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及联系方式、知道向谁(制服人员等)求救。

今年雨水多,天气变化比较大。出发前确认好目的地的天气变化,如果是气候恶劣,安全起见,即使是预定好了车票酒店等,也请尽量取消;

3

带着孩子不要到拥挤的地方,避免发生踩踏事件。

4

医院,无论到哪里都要带好孩子的医疗保险卡等物品。

5

今年雨水多,天气变化比较大。出发前确认好目的地的天气变化,如果是气候恶劣,安全起见,即使是预定好了车票酒店等,也请尽量取消。

Gymbo说了这么多,

只为了提醒各位家长,

在带孩子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能有一丝侥幸心理,

多吸收安全常识!

一旦造成伤害将是几个家庭终生的痛苦!

希望以上各种危险永远不要发生在我们的孩子身上!

A

BOUT

更多安全常识

儿童安全事故频发,这些躲在孩子身边的隐形杀手你居然不知道?

纯福利脑补帖

转发这篇帖子,也许会拯救很多孩子

部分图片、视频、资料整理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zx/9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