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长沙夜市美食攻略新鲜出炉
各位吃货们赶紧收藏啦~
跟着《天天向上》一起游走舌尖上的长沙吧!
▽
第一站1韭菜园熊猫姨鸡爪
“韭菜园”在很久前是一片郁葱的韭菜园
故命名“韭菜园”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后来曾经一度成为中国知识青年的圣地
抗战时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校址便在韭菜园
▽
去到韭菜园就一定要去尝尝熊猫姨鸡爪了
▽
熊猫姨是长沙中学生的最爱
已经开了24年
陪伴着一代代人成长
据说在高峰时间
买鸡爪的队伍都能排到马路中间
(下图亮点自找)
▽
鸡爪和包菜是进店必点的
熊猫姨家的鸡爪入口即化
咬在嘴里融在心里
▽
第二站1南门口五娭毑臭豆腐
南门口是老长沙城的正南门
以前商贾云集
毛主席在第一师范就读时
为锻炼意志
特选在人声嘈杂的南门口读书
名曰“闹中求静”
现在南门口是长沙夜宵美食聚集区
▽
外地人来长沙最想吃的三样美食
臭豆腐、烧烤、小龙虾
臭豆腐是排在第一的
而五娭毑臭豆腐是长沙最传统的味道
也一直是南门口的招牌
▽
五娭毑炸臭豆腐已经将近40年
很多长沙人吃着五娭毑炸的臭豆腐长大
不过五娭毑现在只管卤水
两个儿子来接手炸臭豆腐的工作
▽
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
在很多外地朋友看来这是一道“黑暗”小吃
不知道五娭毑家的绝味臭豆腐
能否虏获你们的芳心呢
▽
第三站1坡子街黑白电视小吃铺
若说长沙小吃的源头
坡子街当仁不让
坡子街位于长沙五一核心商圈
是长沙近代餐饮发源地、药材集散地与金融、贸易中心
这里有地道的特色餐饮
也是休闲胜地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
这里都是车水马龙
一派繁华热闹景象
▽
黑白电视老长沙吃货铺是长沙最时尚的人气餐厅
第一家整合湖南小吃并入驻商场的饭店
看到川菜遍布商场
创始人红姐便有了推广湘菜的使命感
希望可以让年轻人更方便地吃到老长沙味道
▽
红姐花3年时间走访老街找美食
只为寻找最正宗的味道
紫苏杨梅汁、猪油拌粉、糖油粑粑
麻团、香煎米豆腐、绿豆沙、刮凉粉等
都是老长沙人浓浓的儿时回忆
▽
第四站1文庙坪杨嗲甜酒
文庙坪自古是长沙的
学宫所在地和供奉孔子文庙之处
现在著名的长郡中学也坐落在此
目前文庙坪是长沙著名的小吃聚集地
▽
老长沙人爱喝小钵子甜酒
把它当做夏日甜品
而杨嗲甜酒
则是让整个长沙为之沉醉的味道!
▽
杨嗲专注做甜酒32年
他的甜酒现在已经是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
能把最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
就是绝杀
如今杨嗲年岁已高
几十年磨砺出来制作甜酒的经验就是无形的财富
或许有一天
这样的手艺会随岁月改变
但至少如今
这样的老味道依旧暖心
▽
第五站1马王堆沁园小区徐长兴烤鸭
沁园是长沙新兴的夜市区
以烧烤和海鲜粥店铺为多
沁园夜宵街位于著名的马王堆街道
马王堆汉墓
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
▽
长沙有句民谣
「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
德园的包子真好呷」
徐长兴烤鸭很多人只闻其名
不见其物
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曾两度停业
最近几年才复业
是长沙百年老字号中唯一的本家经营
▽
徐长兴烤鸭创办于年
是高祖徐沛斋创立
徐长兴的招牌菜首创一鸭四吃
薄饼包鸭皮、小炒鸭肉、鸭骨菜心汤、鸭油蒸鸡蛋
▽
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吃亏是福
是徐长兴烤鸭传承几代人的餐饮精神
▽
第六站1县正街周记粉店
县正、都正、高正三条老街
都属于古城长沙保存下来的都正历史文化街区
这里有纪念湘菜祖师爷的詹王宫
五六十年前这里家家户户都有大厨
湘菜大师石荫祥就住在这条巷子
直到现在
每年底的湘菜大师拜师、出师仪式仍在这里举行
▽
长沙人衷情于嗦粉吃面
这也是最地道的长沙生活方式
长沙人喜欢的原汤米粉店
就不得不提周记粉店
▽
周记粉店自文夕大火后就已创立
距今至少70年历史了
之所以这么受欢迎
是因为它家的码子和汤都是沿用老做法
嗦上一口周记的粉
可以让我们寻回儿时的记忆
米粉越简单就越困难
肉丝粉是评价一家粉店好坏的标准
周记最有名的就是原汤肉丝粉了
吃的时候别忘了加一个肉饼蛋哦
▽
第七站1蔡锷北路刘记刀削面
以纪念讨袁护国的名将蔡锷而命名
90年代是长沙著名的时尚一条街
街上有著名的沙利文百年店、华南小吃等店铺
▽
长沙人不仅爱吃米粉
对刀削面也情有独钟
曾经坡子街新华楼刀削面名噪四方
而今天我们介绍的是隐密在蔡锷北路的刘记刀削面
掌厨的刘师傅就是从新华楼出来的老师傅
▽
刘记刀削面是一家开了17年的平民老店
来这吃的人络绎不绝
但去早了可是会吃闭门羹的
因为他们家是从下午五点半才开始营业
刘记刀削面和其他的刀削面相比
口感韧性原材讲究
▽
逛吃逛吃~逛吃逛吃~
各位吃货们
是不是对上面对这些小吃意犹未尽呢!
今晚十点《天天向上》
解锁长沙美食新攻略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