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武村出了个中国科学院院士

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http://m.39.net/pf/bdfyy/

来源:靓丽文水浏

 

用一生,制一图——席承藩

年10月1日,席承藩出生于山西文水县一个名叫武村的小村庄。他的父亲席瑞康是位商人,母亲姓武。因为常年在外,受到了五四运动等新思潮的影响,席瑞康回家后就在家办起了新兴学堂,鼓励子弟们出外读书。在这样一个新知家庭出生的席承藩自然也受到了影响,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年,席承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年他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开始了土壤研究的职业生涯。当时我国的土壤研究还在起步阶段,技术还不成熟,为了掌握更多的土壤知识,年,席承藩远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深造,并获得硕士学位。年,席承藩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回国。最初,土壤地理的工作方法主要靠实地探查,这套传统的方法,不仅费力、费时、费工,而且难于保证调查制图质量。这些事实使席承藩很早就认识到必须引用新技术,改革土壤调查制图方法。在上世纪60年代初,席承藩领导的研究室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土壤航判航测研究组,开展土壤航判航测的试验研究。70年代中,美国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图像传入我国,席承藩又将该组及时改名为“土壤遥感研究组”,着手探索卫星图像的信息特征和处理分析技术,正式开展我国土壤光谱反射特性的测试与数据数理等研究。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我国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奠定了技术基础。年,中国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土壤普查。在这次土壤普查中,席承藩担任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副主任。这次土壤普查中绘制的土壤图数以千计,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一张1:万的全国土壤图。这幅图其实由64幅分幅图组成,是我国历史上最精密的一张土壤分布图。通过这张图,我们就可以整体了解我国土壤分布特点和规律,对农业生产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一直到今天,这张图都在发挥着作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还将此图编制成数字化图。席承藩从事土壤地理和土壤资源调查研究60多年,野外考察的足迹遍及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还先后应邀到前苏联、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进行学术活动和讲学。为中国土壤地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年席承藩也“理所应当”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zx/65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