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太原、晋中、吕梁三市交会点。全县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30公里,国土总面积.57平方公里。全县辖7镇、5乡和1个办事处,个行政村,总人口44.76万。
县城位于县境中部,东距祁县县城31公里,东南距平遥县城38公里,南距汾阳市区31公里,西距离石市区公里,北距交城县城20公里、清徐县城40公里,至省会太原市76公里,处于太原都市圈的内圈层,区位独特。
境内山川兼有,交通便利。东部地区一马平川,国道、大运和太汾两条高速公路、太中银铁路穿境而过。汾河、文峪河、磁窑河纵贯南北。西部山区风光绮丽,物种丰富,拥有华北最大的原始森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等珍禽异兽的栖息地。境内煤、石灰石、石英石、石棉矿、优质天然矿泉水储量较为丰富。
文水源远流长,人文荟萃。自春秋周敬王六年(公元前年)设邑以来,沧海桑田余年,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涌现出繁若星辰的风流人物。这里有新石器时期刀耕火种的遗迹,有“中国民间第一寺”东岩寺遗址,有红军东征留下的足迹。孔子高足卜子夏曾隐居此地开坛讲学,东汉丞相曹操曾驻跸本县安营扎寨,唐明皇李隆基曾大驾光临驻足小憩。这里是净土宗师道绰、西汉贤相卫绾、亘古一曌武则天、北宋名将狄青、元朝宰相梁锦阳、一代镖王左昌德、革命烈士刘胡兰、人民作家孙谦、晋剧名伶冀美莲、书画大师王朝瑞的故里。这里是三晋儒学的发祥地,是中国佛教的起源地,拥有“全国体育先进县”、“省级文化先进县”、“全国武术之乡”、“民间艺术的海洋”等诸多美称。
独特的人文精神形成了清晰的文化脉络,智慧的文水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成就。在这里,以子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道绰为代表的佛家文化、以武则天为代表的帝王文化、以狄青为代表的将帅文化、以左昌德为代表的武术文化、以刘胡兰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岳村鈲子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还有新中国成立后以孙谦、冀美莲、王朝瑞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为中华文化宝库增添了宝贵财富。在这里,武则天纪念馆记录女帝传奇,刘胡兰纪念馆弘扬革命精神,梵安寺塔阅尽人间春色,麻衣仙姑庙讲述美丽传说,则天庙、世泰湖令人流连忘返,国家AAA级苍儿会生态旅游区山青水秀、美不胜收。在这里,《升仙太子碑》折射了千古女帝的磅礴大气,《大寨英雄谱》浸透了人民作家的真挚情感。在这里,脍炙人口的民间文学如遍地珠玑、俯拾皆是,古朴典雅的民间工艺珍奇瑰丽、琳琅满目,根雕、冰雕、葫芦雕、面塑、农民画、刺绣、剪纸以及非遗代表作“岳村鈲子”、“桥头大鼓”、“左家拳”、“福胜锣鼓”、“马西铙”、“跌杂则”、“宋家庄棒子舞”等文化瑰宝百花竞艳,异彩纷呈,尽显文水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
文水是全省的农业大县,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全省粮食、农牧业生产先进县,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户、省级龙头企业10户、市级龙头企业16户。名优土特产品种繁多,贤美牛肉、胡兰乡牛肉、仙塔果脯、女皇贡梨、女皇御酒、野山坡沙棘饮料、河捞面等特色风味远近驰名。
当前,文水政局稳定,社会和谐,人心思进,共谋发展,正处在稳中求进、平稳上升时期。县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一核三位五区”战略,确定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深度创业、再造辉煌”核心目标,坚持高远站位、精准定位、发力进位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新型工业发展区、高效农业先行区、生态修复示范区、综合旅游知名区和现代物流枢纽区,倾力推动着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市、全省“领跑者”的行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今天,文水正以她包容的态度、奔放的性格、开阔的胸襟、创新的理念,挥毫泼墨书写着再铸辉煌的壮丽篇章。
一个大展宏图的希望,
在这片——
投资兴业的热土,
得天独厚的沃土,
文明璀璨的厚土,
心驰神往的乐土上升腾!
(郝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