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感恩心,一生师徒情。两位曾经是师徒的交行人,在信件中的真情对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师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看到了“徒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的感恩,也让我们体会到,在交行大家庭中“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师徒合影
01文
卢清波
陈颀处长:
见信祝好!
作为徒弟,好久没有再与师父您一起跑客户。时间过得很快,交行重建都有30年了,我是年到交行工作,一数正好是10年。这30年的后10年里,我从一个实习生、到柜员、对公客户经理、管理经理、到支行行长,最难忘的,还是最初与您一起学习的时光。
有三个片段记忆犹新。一是年夏天雨夜,我俩站在白下支行ATM机外,一边躲雨,一边在凉风中讨论苏建房地产公司的授信安排,您鼓励我积极争取;二是年江苏省国信的三羊国泰托管资金办理,拜访客户后,您告诉我可以多和经办人联系,一语惊醒我的营销意识;三是“公司四大部”时期,我们每每拜访南京六合区的多家客户,遥遥多公里,您都要在中途停一下,休息片刻,让我感受到长期工作中蕴含的劳苦。
10年前的公司业务四部有两位经典人物,人称授信大师的“王建”以及营销大师的您“陈颀”。最初在师父您身上,我总结归纳,集中学到两个东西:一是对交行的忠诚、对工作的认真;二是精粹的营销业务能力。如今,这两个东西我已内化,有所感悟,借这次《交银》征稿再向师父汇报一下。
首先汇报思想。简单的说,我还有动力,很有干劲,不断丰富着对工作使命的理解。我来交行的10年间,看到了银行业快速发展变革的光景。比如,交行剥离不良资产后在A+H股上市、经济危机和4万亿信贷资金大投放、巴塞尔协议和银行定量风险评级、三法一指引、政府平台贷款打包还原、利率市场化、钢贸危机、公司部改革与事业部制改革。公司业务上,我们原来只知道放贷款冲时点,做大国际业务,没有投行、没有撮合、没有利用系统、平台创新、没有供应链视角;零售业务上,原来交行甚至没有低柜、没有大堂经理、没有得利宝、没有沃德品牌。
这10年来的变化,像个压缩饼干,吃起来很有味道,吃了这些饼干,终于有些底气可以说是个银行人了。不过,我们有些人吃这些饼干是苦的,他们或者因为境遇、因为想不通、因为有更好的想法,而离开了交行,其中有我认为的业务好手,令人惋惜。
这种宏观变革和营盘流水兵的现象,师父您多我20年,看到的比我深刻多了。跟您学习时,宝贵的就是在这外界变化、艰难困苦中,保持对工作专研的态度,是去顺应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
您说过,现在的徐斌行长与你同一批进交行的,30年前的业务交行肯定难做,但是徐行长和你们的思路不一样,他一上来当客户经理主要寻找的就是一些特定的大客户,体现了他对市场的钻研、对未来发展的判断。
跟您学习时,宝贵的就是在市场竞争、管理约束下,保持对客户滋滋不倦的态度。您说过,“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客户的业务,客户要在柔和处慢慢的相处与发现”。
正是经常想到您微笑的表情、劳累后缓慢行动的身躯,但言语中又体现了跑客户的乐趣、跑客户的智慧,才激励着我继续发现,研究工作,不断地进步。如今,我从事支行零售业务,更是接触到了大量的营运人员、个金人员、管理部门人员,在很多同志、特别是老同志身上,我看到了交行人的真善美,他们不无在艰难中奋进,为交行考虑、为集体争光,忠于工作、忠于交行。这大概就是“责任立业”的内涵,感谢师父您在潜移默化、点点滴滴中教会了我。
其次,向师父汇报的是业务收获。我想了想,这10年中见识了很多,技巧和知识均有很多提高,您所说的不少“功夫境界”,我都领略到了。而我对于业务能力“三角模型”的“学说”,可以算是创新超越的一种提炼吧。
我归纳,从事银行营销,需要具备营销能力、授信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三种。其中,营销能力包括了时事认识、人性洞察、语言技巧、需找数据、客户跟踪等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才知道怎么与客户基本打上交道,才知道银行的业务在哪里,好的客户在哪里,新的客户可以从哪里入手;授信能力包括了行业知识、业务品种、操作规范、风险认知、流程体验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知道银行与客户的价值,才知道各行各业怎么在流转,有哪些重点企业,风险点在哪里,业务可以怎么开展,如何说服自己以及风险管理部门,才可以丰富自身的眼界。自我管理能力包括了自我激励、时间管理、文字功底、人际交流与处事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够解决做业务内驱力的问题,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
上述三种能力,都有数量上的大小,在平面空间组成了一个三角形。每个人在每一个维度上的不同,决定了这些三角形的形状。有些人可能仅在某一种能力很强,他的三角形就是狭长型的;有的人全面发展,他的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最终,这些三角形组成的面积,就是业务人员实际的能力大小。引申下去,建立常模分析,可以建立对客户经理的客观定量评价。
我不断在修正并实践这一套“学说”,经常运用这一模型,来教会和要求我的徒弟,鼓励他们多维发展,到现在,我也发展了八九个徒弟了。有机会再请师父您指导指导。
《交银》这次征文,恰好触发了我的回忆,让我有机会整理一篇不太成熟的“徒弟汇报”给师父,请您拨冗指正。
顺祝身体健康,不要有三高哟。
卢清波
年5月29日
师父给徒弟的回信
02文
陈颀
清波行长:
来信收悉,阅后感触良多,回忆我们师徒一起战斗的岁月仿佛就在眼前,其实已过去十年,真是岁月如梭、飞快流逝。
你在交行已经十年了,我算算自己已快二十年了,我们确实都是与交通银行共成长,咱们江苏省交行的“块头”与我刚入行时相比,业务规模有了十多倍的增长,也是在江苏省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的沃土中,交行才有了今天的主流银行、大行的地位,当然这其中凝结了一代又一代交行人的奉献、心血。
回忆我的师父——郎根娣,那是当年南京交行响当当的大客户经理,她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服务大客户细致入微,与客户关系水乳交融,对交行忠心不二,不计个人名利,我正是从她身上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也是交行创业者的精神体现。交通银行正是有了像我师父这样一大批的“创业者、脊梁”,才有了今年坚实的身躯。
粗略算来,我们这一批人应算交行展业的第二代人,我们进行时,是当年姚金华行长从企业招聘的最后一批客户经理,哦,当时叫信贷员。我们这批人真的很棒,十一个人中居然出了两个省行行长,五个C层级,我也算勉强居中。
入行之初,我秉持“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客户没有自己找”的理念,确实也像徒弟你说的通过钻研努力,为交行引入了一批客户、大客户,其中许多今天还是南京交行的重要客户。随着能力的提升,我也带了N批徒弟,职位也从信贷员到信贷科长到信贷行长,值得骄傲的是我从事信贷工作18年,经手资金数百亿,未给交通银行造成一分钱的损失。
感到高兴的是我的徒弟中有清波你这样的优秀人才,记得当年你刚分到我们公司业务四部时,你是个学心理学的研究生,见人总是笑眯眯的。我心里想:银行怎么招个学心理学的,都没什么经济、财会知识基础,怎么干信贷,行不行?可是很快我的想法就有了改变:你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对工作“上心”,时间不长但进步很快,同时你利用晚上时间上夜校,恶补财务、会计知识等基本功,很能吃苦,嗯,这个小伙子有潜力。
其实想想,你做我徒弟的时间也不长,因我提拔调动,离开了公司业务四部。公司四部的五年工作对我来说收获很多,我们“团结、拼搏、进取”、“完成任务是客户经理的天职”等意识或者叫做企业文化深入心底,部门氛围很好、业务发展也是领先,我也带着拓展一科的同仁发展了一批新的客户。记得我调离后部分大客户交到你手中,我还有些担心:你一外地人,人生地不熟,又那么年轻,行不行?
后来虽然我到了中心支行工作,可我仍然关心你的消息,怎么说呢,可以说是捷报频传,你不但把接手的老客户维持做大,还拓展了“德司达、德纳、舍菲勒”等一批大客户,成了南京交行的明星客户经理,当上了信贷科长,成了南京交行客户经理的“主力队员”。我真的为你高兴,事实也证明了交行客户经理用人政策的正确性,特别是有像你这样一批优秀的理论能与实践结合的人才,交通银行是人才辈出、后继有人的。
如今,交通银行已从一个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过架构重组、上市、多元化布局、信息化提升,向着综合化、国际化,最佳财富管理银行的国际一流银行集团发展,实现了华丽转身。创新文化也在交行扎根、生长、开花、结果。
单从咱们信贷条线来看,已从当年做做贷款发展到今天为客户提供信贷、非信贷等全产品、全融资综合服务,管理上也不断量化、细化、信息化,信贷业务科技含量大幅增加,对信贷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交通银行的未来更多地需要你们这样年轻朝气、高学历、经过实践淬炼、检验的人才,你们确实是早晨的太阳。
年底,随着公司业务体制调整,为给你们这样优秀的年轻人才“铺路”,我离开了心爱的、奋斗多年的公司信贷业务岗位,调到省分行机关工作;你为了尝试新的“感觉”,也离开了公司信贷条线,到二级支行当了行长。
掐指算来,我坐机关也一年多了,在一线拼杀了十八年,到了后台管理部门,一开始真觉得像坐牢;但这一年多也正好沉下心来,通过好好学习文件资料、领导讲话与认真思考,感悟了不少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心得,在工作中对基层经营单位的同事加以“指导”,发挥了我应有的作用。透过多方信息得知你在非信贷条线工作也很有收获,为你的多元化发展进步喝彩!
交通银行是咱们的“衣食父母”,也是咱们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交通银行发展壮大了,咱们自然也跟着成长了,想想咱们在交行收获知识、能力和富足的经济收入,真的感谢交通银行给我们的人生舞台,感恩交行!
清波你是早晨的太阳,我虽年近五十,但感觉还是活力不缺,希望咱们师徒能有机会再在一起,为交通银行的美好未来再共同打拼,再到前线去拼杀,再立新功。
欣闻你已升级做爸爸,祝贺你夫妇喜添千金!祝你工作好!生活好!
陈颀
年端午
作者简介卢清波,男,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软件大道支行行长
陈颀,男,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审计部副总经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