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文水电视台
去年,文水县凤城镇东旧村因地制宜,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着力增加农民收入,中药材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香饽饽”。目前,种植的亩柴胡已经成熟,农民们正在高兴地采收。
在柴胡种植基地,绿油油的柴胡籽缀满了枝头,在嗡嗡作响的机器声中,一颗颗柴胡籽通过现代化设备正在采收、烘干……一派繁忙的景象。赵立门是东旧村的种植户,去年种了3亩柴胡,现在看着一颗颗柴胡籽簌簌落下,着实让他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种植户赵立门:我种的有3亩柴胡,已经有2亩柴胡籽收完了,还有1亩正在收了。一亩地能产籽50-60公斤,1公斤35块钱,柴胡籽1亩地就能收益来块钱,到了11月份以后收根茎,根茎能达到一亩-公斤,到时候还能再收入不到多块,加上柴胡籽就有多,除掉开支能纯收入-,这样的话生活就有保障了。
在东旧村像老赵一样的种植户有多户,去年,东旧村“两委”外出考察,与安徽亳州开元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中药材种植项目,通过成立金鑫农牧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发展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统一配送药材、统一管理、统一回收,为农户免费提供指导,提供销售渠道,目前已发展中药材种植余亩,辐射带动了全村余户。如今,柴胡种子的成熟采收,更是让农户致富奔小康有了盼头。
金鑫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孟维山:我们合作社以“三个统一”的模式,引导农户种植药材,让他们收益有保障,每亩能增收元左右。
文水县东旧村全村户,有5余人。据村负责人介绍,柴胡一年可以收两次,夏收种籽、冬收根茎,仅此一项,每亩人均便可收入元左右,今年该村还在原有基础上,开始人工育苗,引进白术、何首乌等中药材种植,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带领全村百姓增收致富。
东旧村党支部书记牧占明: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广柴胡、丹参种植,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种植面积,通过精准扶贫、精准对接,积极引导农户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用3年时间,打造中药材种植万亩基地,真正让老百姓生活越过越好。(李帅王豪供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