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三晋之文水篇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因为史书均没有明确记载她的出生年份及地点,于是乎,争论就开始了。

《旧唐书》载:“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父士彟,隋大业末为鹰扬府队正。高祖行军于汾、晋,每休止其家。义旗初起,从平京城。贞观中,累迁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旧唐书》的修撰距离唐灭时间最近,由五代后晋史官刘昫所编。百年之后,宋仁宗认为此书杂乱无章,下令宋祁和欧阳修重新编撰,遂成《新唐书》。

《新唐书》其中关于武则天的记载:“则天皇后中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珝,并州文水人也。父士皞,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新旧两本唐史,明确指出了武则天是山西文水人。

《旧唐书》载:“冬十月,改并州文水县为武兴县,依汉丰、沛例,百姓子孙相承给复。”

《新唐书》载:“十月丁巳,给复并州武兴县百姓,子孙相承如汉丰、沛。”

意思很明显,文水至于武则天,就如同刘邦至于丰、沛二县。

刘邦的籍贯、出生地以及故里为“丰生沛养汉刘邦”。武则天则单指文水,其意不言自明。

《旧唐书》中还有这样的记载:“五年春正月甲子,幸并州.....三月丙午,皇后宴亲族邻里故旧于朝堂,命妇妇人入会于内殿,及皇室诸亲赐帛各有差......”

《资治通鉴》中的“三月,丙午,皇后宴亲戚故旧邻里于朝堂,妇人于内殿,班赐有差。诏:“并州妇人年八十以上,绵版授郡君。”

所记载的再清楚不过了,武则天与“故旧邻里”欢聚一堂,“妇人于内殿”又是何等的亲近。

史书虽然记载的很清楚武则天与文水的关系,也只是说明武则天的籍贯为文水,并没有说明武则天就是在文水出生文水长大。

关于武则天出生地的争议,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有了。

最先提出出生地不在山西文水的是郭沫若。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郭沫若通过考证认为武则天出生在四川广元,并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武则天生在广元的根据》。文中以唐代李商隐诗《利州江潭作》及题注“感孕金轮所”、“广政碑”、“武后真容石刻像”等作为主要依据,作出武则天生于广元的结论。

很快就有不同声音。

当时专注宋史研究的历史系教授陈振提出:“武德七年,她的父亲武士彟应在任工部尚书判六尚书事,也就是说这时是在京城长安,因此,武则天的出生地点,是大可能应是在当时的国都长安,而不大可能在四川广元或其他什么地方。”

郭沫若是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还有历史学家及文学家等头衔,是当时的“文化泰斗”。他的论证,自然是一锤定音。

在他的文章最后,自信地写到:“武则天生于广元这个事实,即有书本上的证据--李义山诗自注,又有广元文物和民间传说的佐证,尽管有史学专家要坚决否认。我要再说一遍:在目前还没有确凿的根据,可以使它被根本推翻。”

进入二十一世纪,旧话重提。

广元打出了“女皇故里”的旗号,列举八大证据:

1.《大唐新语》记载,袁天罡途经利州时,曾为襁褓中的武则天看过相。

2.各种明清版本的地方志证实“武士彟为利州都督生武后于此”

3.建有武则天祀庙皇泽寺,寺内保存武则天石刻真容。

4.流传“江潭感孕”的传说及武则天出生广元的民间故事。

5.五代《广政碑》碑文记载。

6.民俗活动“正月二十三,妇女游河湾”

7.皇泽寺内写心经洞,为武则天父母为祈福女儿出生所开

8.郭沫若的《武则天生在广元的根据》

提出异议的是陕西西安。

《大唐新语》是啥?一本仿《世说新语》的笔记小说集子。怎能当史料为证?且袁天罡在当时敢说出“若为女当作天子”那样引来杀身之祸的话?

明清地方志怎么断定几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事情的真伪呢?建寺修庙纪念也不能证明此为出生地,至于民间传说及“江潭感孕”更是神话杜撰,写心洞也仅仅只是猜测。

至于广政碑文,碑文残缺的部分当年郭沫若也只是“推测”为“州,始生”,并不能肯定。当时连他自己都迷惑于武则天的出生年月。且“估计”出“可能”为正月二十三是武则天的生日。

郭沫若最大的证据是《李立山诗集》的题下自注“感孕金轮所”和民间传说相结合,实在不敢苟同。

广元说被驳斥的一无所有。然后提出了长安说的证据。

西安的依据是《攀龙台碑》所载武则天父亲武士彠生平来推断出武则天生于长安。

“武德三年,封工部尚书,继而武士蒦丧妻。武德四年,唐高祖亲自主婚为其娶了隋朝宗室杨达之女......武德八年,武士蒦出任栓校扬州都督府长史。武德九年,李世民以太子身份统领朝政,封武士蒦为豫州都督,统领豫、息、舒、道四州诸军事。贞观元年,封利州都督,统领利、隆、始、静、西、龙六州诸军事......贞观九年,唐高祖驾崩,武士蒦在悲痛中患病,呕血而亡,享年59岁。遗令:归葬文水。”

因正史没有记载武则天的确切出生年份,只能从死亡年龄往前推算。

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都确定为“神龙元年”驾崩,但年龄却不一样,分别是八十一、八十三和八十二。神龙元年为公元年,得出出生年份分别为公元、、年。这三年都在武德年间,但是武士蒦任职利州都督时间为

为贞观元年(公元年),彻底否定了武则天生于广元。贞观元年到贞观五年在利州任职,武则天也就3到5岁,最多在利州居住四年。所以广元算不得故里,最多是故地。

而武德八年才从长安赴任扬州,然后转任豫州,所以认为武则天是出生于长安。武士彠在京为官,则夫人杨氏随夫从衙,也不可能出生在山西文水了。

关于此,有人抬出陈演恪。因为这位国学大师提出过“关于武士蒦、武则天的早期记录都不是确切的”。于是,唐书里的记载不一定都是真的,都是可以怀疑的。

关于其他出生地的说法,还有“扬州说”“洛阳说”等等,但是拿不出确凿史料证实,依照年龄推断根本无法站得住脚。

于是,四川广元拿着上述的论证,不断重复,认为武士蒦在利州任上时间应该是贞观二年,又拿出了诸多的论证......

年,文化部与国家文物局两部委联合下文叫停恶俗名人故里炒作,包括不宣传有争议为认定的名人故里、不命名虚构人物故里、严禁利用反面或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等。

但是,所谓故里依旧。

补充一点,籍贯就是祖居地,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故里是指的是故乡、家乡,是自己或者父辈以上出生并长期生活的地方,住过的地方应称“故地”,住过的居室应称“故居”,都与“故里”无关。

武则天曾曰:“并州,朕之枌榆也”,枌榆即故里。

估计就差武则天从乾陵里站起来,大声再说一遍了。

当年郭沫若请示想打开乾陵,但被周恩来总理否决了“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

郭沫若就发表了一个观点,说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不是行书写的,是隶书!于是就开始了大辩论,结果就需要证据,哪有啊?乾陵里边就有王羲之的真迹!到底谁对谁错,那就打开乾陵吧?

周恩来总理批示:“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不知道郭沫若和武则天有啥仇,不仅改她的户籍,还准备刨她的坟......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哪里医院治白癜风好
山东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zx/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