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人让我们肃然起敬。
总有一些面孔让我们难以忘怀。
总有一些力量让我们不断追寻。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古城文水,灿烂夺目的地域文化,谱就了雄浑壮丽的艺术篇章。这方沃土上的艺术家们,在异彩纷呈、精妙矍奇的书画、摄影、文学、戏剧、歌舞等艺术领域,集妙韵,抒性情,携万象,出古今,为文水乃至全国的艺术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无德艺不立。在艺术创作上,他们不守旧、不泥古,艺随时代走,德随精神长,以生活为本源,虔诚于艺术,把对艺术无止境的追求当作了生命的全部。追索这些艺术家的艺术人生,能深切感受到他们或沉雄豪放、或睿智高古、或幽默风趣、或恬淡安适的性格特点和德艺双馨的精神品质,更能体悟到他们卓尔不群,将艺术融于生命的非凡境界。
文水宣传特此开辟《艺术人生》专栏,让我们心怀敬意走近他们,了解、展现这些文水籍德艺双馨的艺术名家的风采和成就,回望他们孜孜追求并瑰丽多彩的艺术人生。
用艺术点亮生命,
用情感温暖人心。
本期人物:王海生
“人的一生总应给社会留点东西,哪怕是一小点也没白活!书法艺术伴我永生。”
——王海生
王海生,笔名垆田飞龙,号笃信堂人、生香斋主。室称:笃信堂,又署生香斋。年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王家堡村,年9月参加工作,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江苏无锡书法艺专,大学文化程度,农经师,吕梁市人民艺术家。文水县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文水县人大第九、十二届代表,文水县第七、八、九次党代会代表。历任文水县刘胡兰人民公社团委委员,社级机关团支部书记,县委办公室、县革委办公室秘书,县委农村政治部、县革委农业办公室综合办公室主任,县农机公司党支部书记,宜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开栅镇党委书记,县财贸委员会主任,县农村工作部部长,县农业委员会主任,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文水县政协第五、六届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曾任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理事,吕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文水县美术书法协会副会长,文水县第一、二届书法家协会主席。
王海生现为山西省农民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省城乡文艺交流协会副会长,山西省城乡文艺交流协会世泰湖书画院院长,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书画院副院长,山西省农村文化促进会理事,山西省文化旅游促进会理事,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名人联合会会员,海南省文化艺术网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吕梁市书法家协会顾问,吕梁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吕梁大众书画院理事,文水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文水书画院院长,文水县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文水县硬笔书法协会顾问,文水县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文水县收藏家协会顾问。
荣誉:年4月,荣获中共文水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年--年“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年,被中共吕梁市委、吕梁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人民艺术家”;年3月,获中共文水县委、文水县人民政府“文艺创作成就奖”,被评为“宣传文化工作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其个人名录入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主编的《中国书法年鉴》。书法艺术及活动被省、市、县电视台“文化视点”、“文化专刊"等栏目多次专题报导。
作品与传略刊载于《山西日报》、《山西政协报》、《吕梁日报》、《火花》、《三晋文化研究》和山西省《人事》杂志,录入《十年间》、《大陵书法集》、《文水县志》、《文水文化志》、《地灵集》、《吕梁书法近作选集》、《山西省农民书画集》、《千尧谱》、《星光文化》、《当代民间名人大辞典》、《名家书法石刻作品专辑》、《中国世纪书家传略》千禧珍藏版、《中国文化名人大写真》、《中华龙典》、《中华大地之光获奖作品选》等典籍。有的作品被乔家大院、晋绥边区第八分区革命历史博物馆、海南省三亚市天涯海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文水县博物馆等单位收藏;有的作品被临汾尧庙和《三国演义千米石刻》勒石刻碑。
王海生,这位在汾河岸畔生长,以水的绵绵不息的柔情和一泻千里的豪情感染,走上书法艺术道路的跋涉者,已沉醉翰墨五十余年,躬耕书田,读文解字,他的书法作品以追求飘逸灵动和自然天成的艺术情趣见长。他心地善良,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光明磊落,不卑不亢,从他的艺号“笃信堂人”和“生香斋主”足以看出他的品性与追求,因此,人们都赞誉他为“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
如果对他进行简单地素描速写,他应是一位——
书品和书法为先的探索者;
人品和人格至上的砥砺者;
书坛和文苑繁茂的倡导者。
01书品和书法为先的探索者年,王海生出生于文水县王家堡村,虽然兄妹多,家境贫寒,却激发了他勤学苦钻、敢为人先的上进心和多才多艺的超人才华。他幼承家训,酷爱书法,在书法方面表现出过人的秉赋。
王海生父亲王馥智(右一)
他好学善思,初从楷书入手,兼学汉隶,研习二王、米芾、黄庭坚、王铎诸家,临习汉《礼器碑》、《曹全碑》、怀素《草书千字文》、《米南宫临十七帖》、王羲之书《草诀百韵》、《董其昌法帖》、于右任《标准草书千字文》等名帖。
王海生对书法的痴迷令他勤学苦练,临池不辍。七十年代初,他在县委办工作时,偶尔借到一本吉泽隆治的《日用草书字典》,他如获至宝,彻夜苦战,竟将这本字典全部手抄下来。工作之余,他常用树枝、秸杆就地写画,连西瓜皮、黄瓜蒂也成了他在水泥地板练字的好工具。平时,一块儿纸,常常是铅笔写过钢笔写,毛笔写完才舍得扔掉。他用那支海绵头“地书笔”蘸水在院里不知书写了多少首诗词、多少汉字。
八十年代初,王海生又进修书法艺专三年,后得林鹏、赵望进、王朝瑞、田树苌等书法名家指授,久之,功底自现。年,王海生的楷书《西湖记》入选“山西省青年书法篆刻展览”。
徜徉翰墨几十年,王海生心系手,手系笔,笔尽意,在追求书法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不倦。他常常苛求细节的尽善尽美,一字一字地琢磨,一笔一画地推敲,全力以赴,百练不厌,临摹修改,精益求精。他广临古今碑帖,博采众长,逐渐形成自我风格,各体兼备,尤擅草书。“空心隶体一笔书”已成为他的一项绝活。他坚持取法传统,但又不拘泥于古人,力求气势,遵法而入,破法而出,重其形亦重其神。书作体势放纵,变化多端,苍秀奔放,自然洒脱,线条缠绵如古藤绕树,水墨菁华如蛟龙出水。笔势开张,潇洒多姿,其作品散淡中见功力,飘逸中求自我,笔墨毫间,丰富流畅,欹正相生,其灵动的才情,跃然纸上。
王海生的多部作品被收藏、馆藏和勒石刻碑。年6月,应离石建市而作并书卜算子《离石颂》词一首被收藏。其作品传略也先后被编入《文水县志》、《文水文化志》、《吕梁书法近作选集》、《山西省农民书画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奚故里名联名书集》、《当代民间名人大辞典》(第五卷)、《中华大地之光获奖作品选》等作品集。
他的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省、市、县书展,并多次获奖。年,其书法作品在”华夏龙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中获银奖,他本人获”中国当代书坛精英“称号。年7月,入选“全国14省(市、自治区)25市(区)政协系统书法展”。年9月,参加“中国百名书画家写平遥邀请展”。其作品还在“中国农民书画大赛”中获三等奖。年10月,荣获“中国农民艺术节暨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新农民才艺风采大赛”书画类优秀奖。
02人品和人格至上的砥砺者书为心画,书法的形象塑造其实是作者思想情趣的升华。王海生从上小学到读高中,学习成绩始终是班上的第一名,全校名列前茅,一直是班里和学校的干部,是教师、同学喜爱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幼童时就大胆悬腕执笔为邻居书写对联、中堂。18岁即为祁县中学书写校牌。参加工作时,就凭着他是祁县中学老三届高中毕业高才生的基础,不少机关、单位和厂矿、学校都争着录用他。
他先做人后做书,心地善良,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光明磊落,不卑不亢。尤为可贵的是,始终对“三农”情有独钟。高中毕业回村后,任教、当干部,常为村里写标语、画壁画,为父老乡亲废寝忘食义务画像、画油布、画墙围、画寿木、刻图章、写字画、写中堂、写对联,红白喜事当总管,写写画画。参加工作后,在机关里,更是上自书记、县长,下至门卫、炊事员,不知请他写过多少对联、门匾、照壁、条幅。还有农村、学校、工商企业也慕名请他书写标语、剧场、校名、厂名、会标、布告、广告;单位、个人请他题写刊头,书名、街头宣传标语等等,数不胜数。“文水中学”、“山西省刘胡兰中学”、“聚益酱菜厂”、“人民饭庄”、“天香阁”、“凤宝斋”、“善玉堂”等名称都是他的手迹。“文水县公安局”、“文水县人民法院”、“文水县水利水保局”、“文水县环境保护局”等单位的大横匾也出自他手。每年春节,丽彬大酒店的对联也是非他莫属。他曾为老岳的饸饹小店写下了“人叫人千声不语,货叫人不招自来”,还给群众写“斗福”和窗贴......
无论是担任小干事,还是在乡下任乡长、书记,在县城机关任财委主任、农工部长、政协副主席,王海生始终诚恳待人,公正办事,求真务实,为民谋利,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心里一直装着平民百姓。因此,他的书法艺术总是面向农村、农民、农业,而且善所当为,羞谈禄报,从不收取任何酬谢。他不但把书法艺术推向文水城内街头,如春节前冒着严寒义务为南来北往的民众书写春联,而且深入农村,义务为当地农民书写联语。年春节前夕,他参加了由省书协、省农村文化促进会组织的在太原市小店区亲贤村义写春联文化下乡活动。腊月数九的天气里,他不惧寒冷,一直站立着为老百姓挥毫书写春联,乐此不疲。
所以,我们说,王海生的书法作品遍布全县城乡、千家万户,数以万计,服务大众,并非夸张。
更叫人佩服的是,他对书法艺术那种一丝不苟的精神,一幅作品,往往练了又练,写了又写,最讲究“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通篇之主”,从不忽视其中的一笔一画,体现了他为人严谨、实在、朴实无华、有志人生的品格。一幅赏心悦目的作品背后,是他鲜为人知的付出与辛苦,为了让慕名而来求字者满意,他自己经常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甚至累得直不起腰来。
03书坛和文苑繁茂的倡导者王海生痴情墨海,钻研立身之本的精神可嘉,令人叹服,但他对书法艺术的传承更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他连任文水县书协负责人二十七年,秉德正行,负重奉献,为文水的书法艺术做出了突出成绩。
为了让书法这个传统艺术得以更好地传承发扬,在他的积极倡导组织下,先后成立了“文水县书法家协会”、“文水县农民书画研究会”、“山西省城乡文艺交流协会世泰湖书画院”、“山西省文水书画院”及乡村基层协会,壮大了基层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队伍,激发了他们对书法艺术的创作热情,也为书法爱好者们交流切磋搭建了桥梁。
王海还通过举办书法展进一步传承书法艺术,搭建平台,宣传文水。
年,他与祁县的王永灿成功主持举办了历时两个月的晋中、吕梁六县市区迎春书画巡回联展,并编印了《地灵集》。
年正月,他在省城太原首家举办了“文水县农民书画展”。
年7月,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下,他在省城迎泽公园晋商博物馆举办了“则天故里文化展”。平方米的展厅内,展线达米,相继展出了女皇造字手迹、古碑摩崖石刻、书画名家墨宝、根雕剪纸篆刻、农耕晋商史志,奇特民间艺术等展品共余件,观览人数达余万人。成为传承文水地域文化、展现文水良好形象的窗口。参展的观众称赞说:“文水古有武则天,今有刘胡兰,还涌现出这么多书画艺术家,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文水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办展期间,王海生不计报酬,废寝忘食,每天中午带点盒饭,常常吃点泡面,有时吃点饼干,喝口开水将就一顿。可以说,“则天故里文化展“终于圆了他通过文化艺术宣传文水、提高文水知名度的梦想。
他还多次带领书法骨干外出参观学习、举办笔会、联展,创办了《大地艺术》,为广大农民书画艺术爱好者开辟了一块渴盼已久的发表园地,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书画界人士和农民书画爱好者的广泛赞誉。
他除自己组织外,还挤出时间来为老年大学授书讲课、义务指导少年儿童写字,积极支持举办少儿书法培训班。
出于对家乡王家堡的真心酷爱,年,王海生就主持开发本村世泰湖旅游项目,如今,世泰湖已成为省级湿地公园,被誉为“汾河明珠”。王海生还热衷于收藏,他退休之后,陆陆续续收藏了独轮车、石磨、犁、煤油灯等农业生产工具、农村生活用品以及旧时经商器具等余件。对他的事业和爱好,妻子和孩子们始终如一竭力支持。
在王海生坦荡为人、博学多才的影响下,其全家人爱岗敬业,也都喜欢上了书画、收藏,得广众“书香门第,墨海生辉”之称,被山西省命名为“文明家庭”,并在《山西日报》上榜示。其本人事迹也在山西省《人事》杂志、《中华大地之光获奖作品选》、《火花》杂志中刊登。
王海生的爱人王拉娥
王海生长子一家
王海生次子一家
王海生三子一家
王海生是个好干事闲不住的人。如今,退休的他,十年间,坚持不懈致力于传统国学和书法艺术的研究与推广,常年在家乡文水、省城太原以及山东、海南等地积极参加书艺活动,进行学术交流,深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他更多时间是舞墨写字,拈笔著书,收集、整理一生所创作的书法、楹联作品以及文字手稿、珍贵图片等,编辑出版了《生香斋墨迹》、《生香斋言集》、《古今楹联集锦》。
年4月27日,为答谢家乡人民的厚爱和母校祁县中学的栽培之恩,他在文水县世泰湖天后岛举办了“王海生先生编著书籍座谈会暨赠书仪式”,现场,向文水县史志办、文水县档案馆、文水县图书馆、文水县博物馆、王家堡党支部村委会以及母校祁县中学等单位捐赠了书籍。山西省图书馆、三晋文化研究会、太原晋商博物馆、傅山碑林公园等单位也收藏了王海生先生的书籍。
据悉,他主编的新书《文水方言》、《“三晋石刻大全”·文水卷》、《文水民间收藏荟萃》也即将出版。
“书法艺术伴我永生。”这是王海生常对人说的话。是的,可以说,是书法为他提供了参加工作的机遇;是书法为他广交朋友、提高学识搭建了平台;也是书法赐予了他受人尊重、修心养性、强身健体的资本。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与王海生亲切握手
王海生与著名书画家王朝瑞合影
王海生与晋剧表演艺术家王爱爱合影
王海生夫妇与影视明星“六小龄童”合影
王海生手把手传授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查克·海耶斯中国书法
“人的一生总应给社会留点东西,哪怕是一小点也没白活。”这就是一位痴情墨海一生的老艺术家的追求。
文字:众文图片:吕庆和贾建忠等
编辑:马红梅冉艳娜陈奥男责编:郝宏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