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枚鲜红的医院感染性疾

“我是党员,我必须得上。”

“作为工作十多年的老护士,我一定能够胜任!”

“我快退休了,家里没有什么负担,保证完成任务!”

“我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单身狗一名,我一定要加入!”

临近春节,本该是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日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这份祥和,让即将到来的春天笼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加快蔓延形势,1月23日,医院发出成立感染性疾病科志愿者团队的倡议,各科室医护人员纷纷在请战书上签了名,并且按下了鲜红的手印。1月25日,第一批志愿者团队应运而生,36名医务人员挺身而出,带着36枚鲜红的指印和36颗火热的心,“疫”不容辞、义无反顾地冲向全县防控“新冠”发热门诊和诊疗工作的最前沿……

年近40岁的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侯丽珍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乐观的脸上仍然掩饰不住多日来工作的疲惫,作为一名党员和本次疫情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负责人,首先感到是责任和压力:“如何科学的分流、规范的收住、正确的治疗、及时的报送信息;如何稳定科室员工的情绪、合理的分工、保障大家的防护安全……”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她带领全体感染科室医务人员,做好流感患者常规诊疗医疗服务工作,加强流感防治信息宣传,引导就诊病人和家属做好自我防护,加强流感和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努力提升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能力。这些天,她几乎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对自己的女儿、丈夫、父母根本无暇顾及,令她最欣慰的是,每次穿厚厚的防护服向家里报平安,丈夫总是说:“没事,家里有我”。一句话让她眼眶湿润又打起了精神……

在发热门诊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护士长田续红的身影。她总是叫科室的护士“我们孩子”,她说:“疫情面前,我的‘孩子们’没有一个退缩,我的责任就是科室的安全和孩子们的安全,不能让孩子们有一个被感染”。这些日子,她拖着疲惫的身躯,急切的眼神时时刻刻巡视着“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个角落,是否防护到位、是否有隐患、是否有症状……不时地打电话给院领导,汇报工作,寻求支援。科室的贺苗看着护士长心疼:“田大姐她总是叫我们孩子,她总说面对疫情,她的孩子没有一个退缩。我们想告诉她,那是因为她总是冲在最前边,呵护着羽翼下的我们,我们有啥理由后退!”

副护士长孙凤凤是第一时间接触了疑似病例的医务人员,医院坚守岗位,她最大的愿望是“等疫情结束,我一定要给我爱人和孩子好好做一顿饭!”

专业熟练的护士王敏,像一位教练,不知疲倦,热心更耐心指导新成员防护操作和流程演练。让大家最不放心的是崔凡舒,“莎莎(崔凡舒)新婚不久,已是3个月的准妈妈,大家要照顾好她。”每每此刻,崔凡舒摸着肚肚说:“孩子,这么多人关心咱,你也是小战士,还没出生便和妈妈一起战斗!”

勤快的陈翠荣人称“小蜜蜂”,她甘心做科室的后勤保障,默默地为大家提供热乎乎的饭菜。“抽空趁热吃,别饿着!”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段晓婷的心里话:接到通知,抽调我到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参加防控一线工作,主要负责外围工作,也就是把发热门诊病人的血液标本及时送到检验科进行检验。在送检的这一路上除了防护自己、防护病人,更得防护其他医务人员。上午、下午、夜间......我们几个轮流值班,检验科、CT室、门诊......我们几个往返奔波,那种焦急和忐忑无法用语言表达。我深知,我必须跑得足够快,才能跑赢时间,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疫情在前,我们不退!

即使是再忙再累,大家也不忘互相鼓励,整个科室士气满满。大夫王吉梅和马娟娜鼓励大家:“面对病毒,我们不紧张,才能让病人安心。”“大家注意休息,合理休息才是我们战斗下去的基础。”

向着风拥抱彩虹/勇敢的向前走/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打破一切恐惧/我能找到答案……哼着这首《你的答案》,贺苗开始一天的工作。“现在的我们,一旦穿上防护用具,就不喝水、尽量减少进食,因为不上厕所,就能多省下一套防护用具......”她的话也道出这个志愿团队的心声:

我骄傲,我是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一员!

我自豪,我是文水县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一线卫士!

防护服里的我们衣服湿透,摘掉防护用具的脸上青紫难愈,这些都不算什么,因为:

黎明的那道光

会越过黑暗

打破一切恐惧

我们一定能找到答案!

截至2月5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志愿者团队达到46人,刘建强、程国卿、彭丽丽等也按下了鲜红的指印……

那一个个鲜红的手印,

是一颗颗滚烫的心。

向着没有硝烟的战场,

义无反顾,负重前行。

(文:文水新闻办马智勇图:医院陈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yw/7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