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人的母亲山龙王山

明日晴,微风,最高温6℃。最低温度-6℃

明日晴。早晚穿衣指数:★★★★★;紫外线强度:弱。

文水首部微电影

《文水屌丝》赞助商招募中

联系

赞西山

作者雅斋仁者

县城西山古称龙王山,它的南面是子夏山,北面是柏茆山。西山是文水县城的屏障,也是文水县人的福祉。千余年前,汾河、文峪河横溢,位于旧城庄一带的文水古城被淹,文水县城移居西山脚下。城址依山傍水,历任县令精心修筑,城垣高耸,胜景迷人,经宋、元、明、清、民国,千百年来不仅免遭水患,也躲过多次兵、匪的侵扰。

古县志记载,龙王山上有座龙王庙,庙旁有一白水泉。每遇天旱,求之必应。四月初八,县人都登山远眺,游山玩水。明、清时代,县人留有不少赞扬龙王山的诗句。如“山由西谷发源深,赖有神龙庇至今。沛泽不须悲物力,沾霖从此见天心。”“乘兴登山去,登山上绝巅。遥岑盘鸟道,老桧挺龙拳”等。

近二十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爬西山、览胜景、强体魄的活动悄然兴起。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怀着涉险探幽的心情,沿着曲折而上的小路,盘旋而上。那时山坡、沟畔多为梯田,有谷地、菜地,还有果园,爬得再高些就是一人高的灌木丛,多数游人以攀到山巅的半截炮楼而自豪。炮楼是抗日战争后阎锡山部队修的,老辈人回忆,炮楼的砖、水泥都是人和山羊运上去的。山羊是爬坡的能手,身子两边用网兜各放四块砖,比人都跑得快。站在炮楼的残壁上向下张望,文水县城、平原尽收眼底。当年阎军一定想居高临下,永远控制文水,谁想炮楼建成不久,文水便全境解放。炮楼西北处不远是集灵园村,那里有个差转台,上世纪60年代这里已有了一台黑白电视,当时县人对在那儿看过电视的人羡慕不已。

跨入二十一世纪,西山山麓开通高速公路,沿路山坡植满花草树木。进入西山的半山腰上建起两座八角凉亭,亭下曾立石碑一通,碑文写道:“文水,古大陵之地,县城,旧谓凤凰城。撮山川胜概,修河水奇观,依山傍水,人杰地灵。今吕梁高速公路倚西山而建,筑亭于此,取名凤亭。余至而四眺,美哉山河!”动人的景色,精美的文辞,足够游人驻足半天,可惜这通石碑已不见了。近年县城发展,一幢幢高楼倚山而起,县人赏景健身意识逐年增强,爬山人数越来越多。通往山巅的曲折小径已变成平坦的水泥大道,人们或坐车、或骑车、或步行,都可不费时力地到达峰顶。但多数人会把车停到山脚,徒步而上,因为他们是为了感受爬山的过程,寻找爬山的乐趣。也有不少人只停留在凤亭附近,走走、跑跑、说说、唱唱,享受一下这美好的时光,欣赏一下这美丽的风景即已足亦。

文水西山没有交城卦山秀丽,也没有玄中寺深邃,但它质朴宽厚,养育了一代代文水儿女。西山里有矿物、林场、农田,还有数十个村庄。泉泉寺的杏儿、吕家山的核桃、南峪口的柿子都是文水有名的特产。在经济、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靛头、牛头坡的煤可供县人燃点,还有那修房盖屋的石头、石灰、石子都是从西山获取。在那以粮为纲的年代,西山村民学大寨、修梯田,砍伐了树木,产除了植被,西山没有怨言。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西山数十个村庄的人们已陆续移到山下,留给西山的仅仅是一个个破旧、空落的家园,西山还没有怨言——这就是西山。它是一位富有博大胸怀的母亲,为了儿女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

我爱西山,我敬西山,我赞西山,愿西山永远美丽富饶!

文水在线ID:wenshuiccoo

文水在线文水第一综合信息门户网站









































好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yw/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