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练习题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练习题

1.男,6个月,近1个月烦躁、多汗、夜惊。突然两眼上窜、神志不清,四肢抽动,持续约1分钟缓解。血清钙1.6mmol/L,血糖4.5mmol/L考虑诊断为

A、癫痫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D、低钙惊厥

E、佝偻病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推测该患儿出现惊厥,惊厥原因很多,如低钙,高热,低血糖等。由辅助检查血清钙1.6mmol/L,正常血钙1.75~1.88mol/L,可见血患儿钙降低,低糖惊厥血糖常<2.2mol/L,患儿无发热迹象,考虑为低钙惊厥。

2.男,2岁,出生时正常。3个月后皮肤和头发色泽逐渐变浅,目前无法独站,不能说话。偶尔有抽搐情形发生,身上有怪臭味。有助于诊断的检查是

A、脑电图

B、血钙测定

C、尿三氯化铁试验

D、氨基酸分析

E、血镁测定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

苯丙酮尿症的诊断:苯丙酮尿症是先天代谢性疾病的一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表现为智能低下、色素减少、癫痫发作。出生时患儿正常,随着进奶以后,一般在3~6个月可出现症状,1岁时症状明显。尿和汗液有“霉臭”或呈“鼠尿”味,常有呕吐。在诊断时,尿三氯化铁试验可对较大婴儿和儿童进行初筛。故此题选C。

3.男婴,胎龄天,出生体重g,其体重位于同胎龄标准体重的第80百分位,下列诊断哪个是正确而全面的

A、过期产儿巨大儿

B、过期产儿,大于适龄儿

C、足月儿,适于胎龄儿

D、足月儿,大于胎龄儿

E、足月儿,巨大儿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

按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1)小于胎龄儿(S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有早产、足月、过期小于胎龄儿之分。我国将胎龄已足月,而体重<g的新生儿称足月小样儿,是小于胎龄儿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类型。

(2)适于胎龄儿(A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至90百分位之间的新生儿。

(3)大于胎龄儿(L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

4.10岁男性患儿,一周前受凉,后出现血尿、水肿3天,近1天加重,同时出现头痛、头昏呕吐并抽搐1次,查体:体温37.3℃,血压/mmHg,血BUN7.8mmol/L,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个/HP,白细胞30个/HP,该患儿准确的诊断为

A、急进性肾炎

B、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C、肾炎性肾病,高血压脑病

D、急性肾炎,高血压脑病

E、急性肾炎,颅内出血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简称急性肾炎,临床以血尿、少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尿液检查均有红细胞增多,尿蛋白+~+++。根据该患儿表现可能为急性肾炎;在此基础上出现头痛,头昏,呕吐伴抽搐,血压较高,考虑为急性肾炎严重病例高血压脑病。

5.8岁儿童,发热2周。食欲差,乏力,近2日高热,头痛。喷射性呕吐,1日来烦躁,嗜睡。查体:嗜睡状,右侧鼻唇沟变浅。心、肺、腹(-),未见卡介苗瘢痕。PPD(++)。脑膜刺激征(+),巴氏征(+)。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外观清澈透明。白细胞×/L,蛋白质mg/L,糖2.2mmol/L,氯化物90mmol/L,该病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毒性脑炎

B、乙型脑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化脓性脑膜炎

E、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

该患儿未接种过卡介苗而PPD试验阳性,患儿脑脊液白细胞增多、糖减少、氯化物减少。蛋白质增高,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故答案C是正确的。

6.8岁小儿,智力落后,生长迟缓、眼距宽,眼裂小,鼻梁低平,舌常伸出口外,流涎多,有通贯掌,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最有确诊意义的检查为

A、听力测定

B、胸部X线检查

C、肝功能测定

D、染色体检查

E、腹部B型超声检查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

根据患儿特殊的面容和通贯掌判断该小儿为21-三体综合征,此病为属于常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检查最有确诊意义。

7.女,足月顺产,母乳喂养。近2日来哭声低弱,不吃奶,黄疸加深。体检:体温不升,面色发灰,脐部有脓性分泌物。血清总胆红素μmol/L(13mg/dl),直接胆红素17μmol/L(1mg/dl),子血型"O",母血型"B"。引起黄疸的原因是

A、先天性胆道闭锁

B、核黄疸

C、新生儿败血症

D、新生儿ABO溶血病

E、新生儿Rh溶血病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拒乳少哭,体温异常,面色灰,黄疸加重,脐部感染灶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常见表现。确诊靠血培养阳性。子血型“O”,母血型“B”,不发生ABO溶血病。

8.女,七个半月。流涕,轻咳3天,今突起惊厥。查体:体温39℃,前囟平,心肺无异常,诊断为高热惊厥。首选的治疗是

A、抗生素

B、地西泮

C、退热合剂

D、甘露醇

E、板蓝根颗粒冲剂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

迅速控制惊厥发作

(1)首选地西泮:0.3~0.5mg/kg(最大剂量10mg)缓慢静注,5分钟内生效,但作用短暂,必要时15~20分钟后重复。

(2)苯巴比妥:常用于热性惊厥持续状态。静滴给药,首次负荷量为15~20mg/kg,最大量为1g,静滴速度<1mg/(kg·min)。亦可肌注给药,每次5~10mg/kg,最大量不超过0.2g/次。主要副作用为呼吸抑制。

(3)苯妥英钠:适用于惊厥持续状态;当地西泮无效时,可按15~20mg/kg静注,速度不超过每分钟1mg/kg。

(4)惊厥仍不止时可用硫喷妥钠:10~20mg/kg(最大不超过mg),配成2.5%溶液,先按5mg/kg缓慢静注,止惊即不再推,余者按每分钟2mg静滴,并根据病情增减速度。

(5)无抗惊厥药物时,可先行针刺人中、合谷,再行进一步药物治疗。

9.一小儿做PPD试验72小时后,局部皮肤硬结直径为21mm,无水肿、破溃等其他表现,判读结果为

A、“-”

B、“±”

C、“+”

D、“++”

E、“+++”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E

解析:

硬结直径不足5mm为阴性,5~9mm为“+”,10~19mm为“++”,20mm以上为“+++”,除硬结外,还可见水疱、破溃、淋巴管炎及双圈反应等为“++++”。

10.8月男婴,发热3天,全身皮疹1天,体温恢复正常后出现皮疹。1周前有类似疾病接触史。查体:全身较多的斑丘疹,以躯干部为多。疹间皮肤正常。枕部及颈部可触及数个黄豆大的淋巴结。咽红,心肺无异常。血常规示WBC4.5×/L,N0.25,L0.75,Hbg/L。最可能的诊断是

A、幼儿急疹

B、风湿热

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麻疹

E、风疹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

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的特点。

恭喜你完成今天的打卡!再接再厉哦~

长按进入小程序,

领取你的专属备考资料吧!

打完卡,还想做题练习怎么办?

添加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ys/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