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文水人闫伟丽享誉京城书画收藏界

走近她,你会被一股扑面而来的热情、开朗所感染,这是一种浸润在血液里的新疆特质,开阔、自由、大气和无拘无束在她身上纤毫毕现。

走近她,你又会被她的坚强、果敢所震撼,这是一种深刻在骨髓里的文水性格,刚直、执拗和不屈不挠在她身上体现无遗。

闫伟丽,北京闫氏丽勤文化艺术传播公司董事长,一个典型的文水女人,一个生在西域边陲——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地地道道的文水女人。

文艺女阴差阳错当经理

年,王震大军带着渴望、新奇,前往新疆屯垦戍边,拉开了一代人奉献青春与热血的历史,闫伟丽的父亲闫宝就是其中一名光荣的战士。

在这人烟稀少的茫茫大漠中,年,闫伟丽出生在塔里河畔,生活的艰辛、环境的恶劣并没有让年幼的她在成长的过程中人格受到任何的扭曲,反而那高耸入云的山岭、广袤荒凉的大漠给了闫伟丽广阔的胸襟、开朗的性格。在天山雪水的滋养下,闫伟丽慢慢地长大了。

年,生性喜欢文艺、书画的闫伟丽竟阴差阳错地考上了西北农业大学,专业是农业机械。大学四年毕业后,她顺理成章地被分到阿克苏地区第一运输公司当技术员。没几年,她就被任命到公司的一个三产公司当了一名小经理。正当她顺风顺水地施展拳脚时,同是运输公司旗下的修理厂却严重亏损,工厂乱成一锅粥,工人人心惶惶,选谁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呢?公司领导把信任的目光转向了闫伟丽。让领导没有想到的是,闫伟丽上任厂长半年时间就扭亏为盈,工人人均季奖金达到了元,当时的元对于工人们来说是一笔巨款了,她因此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评为全区“三八红旗手”。这荣誉的背后,是办公室彻夜不眠的灯火,是车间忙忙碌碌的身影,是夜深人静中的一次次跋涉。

为女请辞赴京城

如果人生就这样走下去,闫伟丽应该会在机械行业有更大的成就,但是,女儿在慢慢长大,在这个时刻,女儿闫勤,改变了闫伟丽的人生轨迹。

闫勤能歌善舞,从小就对音乐、书画有浓厚的兴趣和惊人的天赋,5岁时就开始学小提琴,8岁时手风琴、钢琴已然有模有样,颇有心得。本来阿克苏地区音乐人才就很缺乏,而这时,教闫勤乐器的老师突然被调走,使得女儿的音乐之路面临断路的问题。闫伟丽跑遍了整个阿克苏市区,给女儿寻觅音乐老师,终于一个培训班的老师留下了闫勤,然而,没想到的是,三个月过去了,闫勤竟连一首完整的新歌都不会弹。闫伟丽懵了,女儿的音乐之梦就此破碎?事有凑巧,一天在与朋友聊天时,她意外发现对方拿的一张报纸上刊有钢琴培训的广告,闫伟丽抄下了地址,她没有多想,其实这个培训广告的地址,竟然是在北京。

一放暑假,闫伟丽带女儿远赴京城,按图索骥找到了这所私立学校,安顿好女儿,闫伟丽这才想起,自己是请假来北京的,把仅仅8岁的女儿一个人留在京城,能行吗?谁来照顾女儿?她踌躇良久,决定先在北京租个房子,有了立足之地再说。谁知,在90年代的北京,租房也不是易事,辗转两天以后,她们推开了海淀区东升八九生产队的门,一个叫李玉的村长听了母女二人的困境之后,唏嘘之余,请母女二人吃饭。在饭桌上,让众人感慨的一幕出现了,年仅8岁的闫勤突然站了起来说:“我给叔叔们唱个歌吧。”推开碗碟,以桌当琴,自弹自唱起来,女儿深情哀婉,闫伟丽泪如雨下,这一幕深深感动了所有人。村长李玉当即决定,把生产队的一间房挤出来,以每月元租给母女俩。

租下了房子,闫伟丽才想起了自己是请假来的京城。赶回阿克苏,闫伟丽的举动随即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家里父母对她的决定不可思议,哭着求她回心转意;工厂工人眼巴巴地希望她留下来,继续带领大家开拓创业;上级领导干脆就拍起了桌子,训斥她不理智。闫伟丽无意回头,晚上她走到领导家里,硬是把辞职信塞到了他家的门缝里。

进入京城,环顾四周,举目无亲,闫伟丽这才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唐突和冒失。父母接来后,一家8口人挤在了9平米的出租屋内,每天为了简单的温饱而四处奔波:送面、卖菜,直至后来开了餐厅,不知遭受了多少白眼,承受了多少斥责。这也许是闫伟丽人生中最艰辛,心中最苦难的一段经历。

转战文化传播领域

闫伟丽从昔日的厂长、女企业家,一下沦落到京城的打工一族,其反差之巨大可想而知,可她就这样硬生生挺了下来,一直到她开始承包餐厅,其生活境况才有了一丝转机。而正是经营餐厅的经历,又一次唤醒了她从小与生俱来的文艺因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名顾客因馒头夹生与餐厅服务员发生了争执,闫伟丽前去沟通处理时,突然发现,顾客放在桌上的一本书竟是一本书法字帖。她眼睛一亮,随即把这名顾客带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室内墙上满是她的书画作品。此情此景立即让这个年轻人对她肃然起敬,心生好感,聊了没几句,二人就已话语投机,惺惺相惜,由起初的不愉快的话题迅速转移到了书画艺术的探讨上。

这个年轻人认识许多书画名家,自此,在他的引荐下,韩石等一大批书法名家走进了餐厅,一步步唤醒了闫伟丽沉睡了30多年的艺术之梦。书画家每次来餐厅都赠给她墨宝和作品,并在他们的感染和带动下,闫伟丽慢慢走进了艺术圈,随即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系绘画专业进行了两年的系统学习,并结识了更多的书画大师。几乎是同一时间,女儿也接到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录取通知书。这个时候,闫伟丽又做出了一个决定,关掉餐厅,开办文化公司,自任北京闫氏丽勤文化艺术传播公司董事长。其实在办文化公司之前,闫伟丽就对文化产业早有涉猎,经营餐厅时,她就同时兼任着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老北京微缩景园的副总经理,同时还在一个大理石公司担任技术顾问。

对文化产业的提前介入,加之闫伟丽已完成了资本的初步积累,经过中华世纪坛铸造世纪钟文化活动的锤炼之后,她正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上层文化领域。

享誉京城书画收藏界

时隔六年之后,闫伟丽已成为京城的一名书画收藏家和组织者。年9月5日,她带着10位全国知名书画家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地方阿克苏,为阿克苏创作并捐赠了18幅反映当地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展示地域民族文化的巨幅画作。

年10月13日,闫氏丽勤文化艺术传播公司再次组织10位著名书法艺术家创作,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向奥组委捐赠了18幅展示大美新疆的巨幅精美书画作品。在创作的整个过程中,闫伟丽根据每位老师的绘画特点,合理布置了丰实的绘画内容,讨论了每幅画的基本构图。杨义琦老师创作笔触富有韵律,自然爽朗,质朴淳厚;项玉坤老师创作的《征途》创新、厚重、大气;刘明怀老师的《阿克苏神韵》在每一幅画中完成春夏秋冬四季之景,峡谷、山峦、塔松、人物、牛羊布局在同一个画面里,作品如诗如画,让人如痴如醉。

如今的闫伟丽,早已享誉京城书画收藏界。因为入行较早,她在北京书画圈内小有名气,她的公司也因为良好的口碑,频频收到外交部礼宾司安排的创作任务,然后由她和画家沟通,进行创作。虽然是礼宾司的“常客”,但每每接到任务时,闫伟丽和画家们都不轻松,因为如何恰如其分地体现中国文化,体现两国之间建交的历史和友谊,都需要大家进行商讨,毕竟创意、创新是“国礼”创作的精髓所在,所以每一幅“国礼”作品背后,都有着难忘的故事。

年,闫伟丽接过一个“难题”,时任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总统巴特列希望中国画家帮他画一幅自己夫人的肖像,挂在他的办公室。捧着礼宾司给的12寸总统夫人照片,闫伟丽和画家杨义琦先生犯了难,因为总统夫人年事已高,虽然雍容典雅,可脸上布满了皱纹;其二,总统夫人脖子上戴着三串珍珠项链,颗颗均匀、色泽一致,这在画作上是很难体现的——谁也不能拿着圆规画项链吧?最后,画家们冥思苦想,从纸张的运用,到色泽的运用以及皱纹的条数,都进行了细致地尝试。当最后这幅画交到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总统和其夫人手中时,他们非常满意,并当即向中国有关部门发出邀请函,请闫伟丽和画家杨义琦去乌拉圭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以示自己最诚挚的谢意。

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上任时,我国领导人出访韩国,也希望带上一幅象征两国友谊的书画作品,这个任务交给闫伟丽后,她要求画家在画好的大鼎绘画上,再画上牡丹花,用中国的“国花”带来吉祥的蕴意。

其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每一份“国礼”背后,都凝聚了创作者的心思和智慧,抛洒着闫伟丽的心血和汗水。

为圆父梦办画展

年3月15日,一个展览震动了山西文化艺术界。

“闫伟丽收藏书画作品展”在山西省文联大厦隆重拉开帷幕,这是一场充满人文情怀的书画展览,这是一场满载山西游子对故乡情谊的文化交流盛会,这也是一场展示“国礼”书画家实力水平的高规格展览。

回家办展览,为父亲圆梦,这是闫伟丽倾其所有将本次展览办在山西的原因,因为她的父亲闫宝是山西文水的一名老兵,而她虽然生在新疆,却始终心系家乡,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寻根问祖。她也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山西的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这场既有吴冠中的学生莫名老师的书画作品,也有杨义琦等实力派书画名家的作品联展,才能最终在山西“落户”。此次展示中,莫名、杨义琦两位书画名家的作品经常被作为“国礼”送出国门,并且深受国外首脑的喜爱。其中,莫名是吴冠中的学生,其创作的《事事如意阖家乐》就是最具典型的代表作。在挂满大雪的树枝上,红透的柿子垂挂在枝头,笔墨虚实之间尽显和谐之美;师从王雪涛大师的杨义琦先生,最为擅长的是花鸟画创作,在他呈现的作品中,满是自然界的喜乐祥和,几笔勾勒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浓墨淡彩的铺排和运用,让花鸟结合得相得益彰。

从小,闫伟丽生长在新疆军垦队伍里,在她儿时的记忆中,父亲闫宝常跟她念叨的就是家乡文水县下曲镇北齐村村口的老槐树、老院子里的磨盘……在新疆长大的闫伟丽似乎并不能理解父亲的乡愁,不理解父亲为什么那么喜欢吃各种各样的面条,直到有一天她去北京发展时才明白:家乡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意味着什么,当她逐渐沉浸在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中时,她突然觉得根脉是一个人最主要的情怀。

于是在父亲83岁那年,她开着车拉着父亲回到了故乡,并沿着父亲当年战斗过的地方走了一趟。为了完成父亲一辈子“回家”的心愿,闫伟丽在故乡给父亲买了房子,修建了菜园、蒙古包。为了让父亲高兴,她做了大胆的决定,在北京闯荡了18年之后,年5月21日,她把自己的户口本递到了父亲的手里,上面的户籍地址竟然是山西省文水县下曲镇北齐村,老父亲当即高兴的老泪纵横。

在太原办画展,其实就是她为父亲“圆梦”做的最为实际的一件事。闫伟丽说:“现在父亲已经88岁高龄了,医院里,但知道我在山西办画展后,他开始催促我,让我赶紧去忙工作……”这,就是一位山西儿女对根的情谊,也是用文化成果以飨山西老乡的大爱情怀。

心怀感恩学无止境

从一名普通的机械技术员,到如今享誉北京城的书画收藏家,闫伟丽一路走来结识了一批优秀的书画家,也收藏了一大批优秀而珍贵的书画作品。她收藏的书画作品先后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中华世纪坛等收藏,先后赠予2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她带着公司参加了年法国巴黎主办的国际艺术博览会。她还先后主办、协办了钓鱼台国宾馆的百名将军书画活动、迎97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百名书画家迎回归庆祝活动,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保护母亲河黄河治水活动的名人字画捐赠、中华世纪钟铸造义捐仪式以及中华慈善总会组织的残疾人助残日活动。

今年已经58岁的闫伟丽说:“作为一个军人的后代,我热爱书画艺术,我常常自省学无止境。我希望70岁的时候,我还有一堆朋友,因为我要一直保持年轻人的心态。”

在采访的过程中,闫伟丽常常这样说,自己只所以能走到今天,是女儿闫勤在每一个抉择的关口,都在牵引着自己,给她力量。女儿初到北京坚定的眼神,以桌当琴悲怆的歌声……这些都让她难以释怀,而她绝口不提自己,为了女儿舍弃的一切。她不知道,在女儿眼里,她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母亲!

闫伟丽常常这样说,能走到今天,是众多的贵人朋友帮助的结果。没有他们,她就无法在北京生存、发展,这些都让闫伟丽心生感激。而她绝口不提自己从九平方米的蜗居,到粮油生意的艰难,开餐厅的酸甜苦辣……她不知道,在这些朋友眼里,她是一个多么刚强的女性!

闫伟丽常常这样说,能走到今天,是一大批艺术家,韩石、莫名、杨义琦、宋连启……将她这么一个书法、绘画的门外汉,一步步引领到艺术的殿堂。这一切都让闫伟丽刻骨铭心。而她绝口不提自己,为了艺术,她曾遭受了多少委屈、辛苦。她不知道,在书画家们的眼里,她是一个多么真挚的朋友!

在结束采访的时候,闫伟丽主动要唱一首歌来表达她对故乡的怀恋:

“遇上你是我的缘”

高山下的情歌是这弯弯的河

我的心在那河水里游

蓝天下的相思

是这弯弯的路

我的梦都装在行囊中

……

她的眼里泛着泪花,我们依稀觉得她在遥望着千里之外的家乡,她的歌声温婉深沉,我们分明听到了一个游子对家乡无限的思念。

编辑:马红梅冉艳娜责编:郝宏勇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医院呼和浩特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ys/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