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文水县 >> 文水新闻 >> 问君可曾去吕梁

问君可曾去吕梁

白癜风有哪些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

本文共字,11图,阅读10分钟

在黄河转弯的中段,山西中西部,吕梁因山而生,吕梁山纵贯全境。吕梁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因山峦起伏故称“骨脊山”,“骨脊”之意与吕梁相通,“吕”骨脊也。

上古时期大禹治水就是从现在的方山开始,现今还有不少大禹治水,神农氏后稷的民俗。“吕梁之名,由来已久,盖河水中有石绝处也,今离石西有此悬绝,世谓之黄粱。石绝水为梁,大石在水中,禹发而通之。”——《文物掌故集》。

春秋战国时期,吕梁属于晋国,此后就一直处于汉族与游牧民族的交接前沿,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骑射文化与农耕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交融学习,改革发展。所以游牧名族“引亢高歌,慷慨豪放,彪悍仁侠”的性格在后来的吕梁人身上也有反映。

今天跟大家一起看看吕梁的十大古村落。

吕梁-交口县

西庄村

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风雨的吴家大院,现今大多已破败,但透过保存相对完好的麟厚堂,仍然依稀可辨曾经的辉煌。这一处由灵石吴天应后人历经上百年修建而成的“晋西豪宅”,处处给人一种古朴馨香、深沉、厚重的感觉,是晋商文化大院中的经典建筑。在这里可触摸的到晋商发家兴业和随时代起伏的历史印迹。

吕梁-临县

李家山村

著名画家吴冠中曾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山体与建筑结合之完美,人居环境自然之美,窑洞层层叠置错落之美,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

西湾村

村内有两横五纵七条小巷均匀地把各处院落串联起来,现保存完好的有四十多处院落,院院相通、户户相连,可谓“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楼房院墙不拘一格,样式多变,不同地势错落有致,与周边环境十分和谐,防盗、防火、排水、泄洪的各种设施配置十分精妙。

吕梁-离石区

彩家庄村

彩家庄村历史悠久,相传清初,李氏在彩家庄创家立业,乾隆盛世李氏逐渐兴起,民国年间,商业发达。李家60多人在碛口古镇经商发达后,在彩家庄建成了庄园。吕梁当地流传有“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看不尽的彩家庄”的古话。

吕梁-石楼县

君庄村

这里的建筑看似乱石砌成,却又乱中有序,每一块石头都好像在诉说着几百年前的故事。位于村子正中的刘家宅院是村里面最显眼的建筑,它依坡而建,坡缓而宽。刘家宅院的各个院子之间都以青石路相连。院内、窑内大都有暗道,可以直通山上、村外,用以躲避强盗乱军。

吕梁-文水县

前周村

还有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灯山会(庙),碑文和史志记载,这里“夜不操烛,而红光遍地,祥云缭绕。”灯山会(庙)是当时文水县的名胜之一,佛儒道三教合一,尤其是庙院内曾有“紫牡丹一株,高与檐齐,花时最盛。”

上贤村

村内梵安寺塔,建于宋崇宁三年(公元年),为7层8面8角重檐砖塔。塔有三奇,其一是无塔尖,一般塔均有尖,而梵安寺塔没有;其二是塔顶盖庙,甚为罕见;其三是40多米高的塔无地基,完全建立在黄土上。

吕梁-交城县

磁窑村

磁窑村原有村民多人,大部分姓李,并以李自成的后裔自据,现全村都已迁出,村中的建筑基本都已坍塌。从残存的建筑中仍能看到磁窑村往日的辉煌。走在空无一人的古磁窑村,不经意中就会看到山坡地面上裸露出的细碎瓷片,残破的院落里,随处可见散落的陶盆陶罐。

吕梁-方山县

张家塔村

这些民居每家每户都是四合院,青砖窑洞一院接着一院,对称性较强,进入每一处宅院,更引人注目的是名人字匾。地下甬道(地道)几乎贯通了每一院落,即全村院院相通,每处宅院的布置都从长远着想,水道有明有暗,有干有支,设计独特而精妙。

吕梁-孝义市

白璧关村

孝义白璧关,一说当时筑壁城六座,因名六壁;一说六壁城因有六个门而称六壁,白璧为六壁之一。村子整体建筑结构以南北、东西两条大街为中心向周边幅射。大户人家,窑洞式园形大门及周边高高的堡墙把整个宅院围成一个封闭式的城堡。村中的静安寺,现只存山门、正殿、两厢,门外有石刻楹联“月来水白僧眼白,日上山红佛色红”。

山西文旅网山西文旅网依托山西丰富的地上旅游文化资源,致力于将文化资源与创意设计、旅游等相关产业跨界融合,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水平,开发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风情、文化品位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

山西文旅网

文章内容来源于行走山西,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xw/81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