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建议ldquo三分晋中,扩充大太

首先,说太原到底要不要扩容的问题。这个问题懂得人自然懂,我的观点是必须扩,而且要抓紧扩。发展中心城市是国家战略,强省会是大势所趋,背后直指的人口自然增长拐点和人口红利的消失,君不见各地的抢人大战,或者东北的房子白菜价,道理只有一个,有人才有发展,固步自封就是自取灭亡。

这下说太原,基本数据,面积余平方公里,人口万,GDP亿,城市GDP排名57位,省内首位度23%,大型城市中突出的面积、人口、GDP、首位度“四低”城市,中部倒数,省会倒数、二线倒数,是太原不够努力吗?基础不好吗?

并不见得,事实是太原市还有项指标在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其市域范围山地丘陵面积占比达80%,基本是生态限制开发区域,这样一比较太原市实际可规模开发的土地确实少的可怜,能有这样的成绩着实不差,说明底蕴还在。只是发展到今天,太原空间受限,后继乏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太原地域狭小及周边区划不合理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今日发展的痛点,太原一路向南既是政府推动也是市场驱动,太榆同城化搞了多年,严格意义上讲,同国内其它城市如长株潭,西咸等同城化一体化试验一样,都是极不成功的。事实上行政区划壁垒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同城一体化,君不见太原龙城大街东延的断头路,又或者太原到榆次的轻轨下马等等,而行政区划调整的威力正在于此,通过行政手段优化城市国土空间布局在现行体制下才是快刀乱麻,事半功倍。

太原作为省内一哥,若一直以目前的格局和体量,别说辐射带动全省,就是太原盆地都处处掣肘;而放到全国来看,别的省会突飞猛进,一日千里,你身处内陆,藉藉无名,不设法做强,不增加点分量怎么吸引人来,怎么引进新兴产业,怎么革除积弊,怎么让国家政策青睐,怎样引领全省转型跨越??认为扩容只是做加减法的人不是无知就是蠢。要知道,城市发展的集聚性也是有马太效应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而变强的路上只需要一个契机,君不见安徽合肥拥巢湖入怀,摇身一变成最大的黑马了吗。所以,太原也只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让人才、资金、产业进入正循环轨道的契机,而太原实际面临的困境以及同周边县市的优化整合需求都是其它城市既不具备也垂涎三尺的,抓住时机赶紧扩容,太原也许你就逆风翻盘了。

第二,太原怎么扩容的问题。如果说要不要扩,为什么扩是战略问题的话,怎么扩就是战术问题,自然是一盘大棋,考究功夫。既要考虑山川自然,历史人文,还得考虑现实发展、社情民意、人员安置等,可操作性重中之重。这里,不得不提网友的“三分晋中”方案,说实话,这套方案即便不是最佳,也已经很接近了。具体分析分析:晋中这个城市,成立不过20年,而晋中这个名字历史上还真没有,这只是代表方位的一个词,就像晋北晋南一样,晋中所辖的十一个县区市基本也可以理解为散装,历史一个比一个悠久,平川几县和东南山区县确实风俗文化差异较大,撤销并拆分晋中确实几无后顾之忧,况且紧挨太原城区的榆次就是晋中的主城。

太原的蛋糕该划多大这是重点,有人会说把晋中全并了,我认为第一吃不下,第二国家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山西晋中可不是山东莱芜;还有人说把榆次拿来就行了,最多加个太谷,剩下的还是晋中,政府搬到介休去,这明显不负责任,你可以把地图拿来仔细瞧,如果晋中市还成立的话,我觉得全国没有一个市的版图长那样,而且实力下降很多(人口GDP等),形同鸡肋;更重要的是,于太原而言只收编榆次太谷确实小家子气了,大城市特别是山区大城市幅员1万平方公里以上才能装下雄心壮志好吗。说回正题,既然是扩容,就需要大片的方便开发利用的新土地,能形成都市经济密度的地方,我本人并不赞同还要兼顾扶贫什么的,因为根本辐射不到,珠三角那么强而非珠那么惨淡,是广东省府的问题吗,不是,是经济规律。所以晋中东南山区5县不是太原的菜,划给阳泉这个曾经的省内第三也对,起码县域经济有加成(跨入千亿门槛妥了),关键也交通便利些,对发展阳泉中心城市有好处。而且跟大家印象中不同的是这几个县人均GDP是真不低,不拉后腿,真正穷的反而是平川某几个县,说什么太原只拿走最肥的纯粹是无稽之谈。自然几个平川县就是太原的选择,如果不考虑吕梁的平川县的话,一口气吞六个县区不知道国家同意不同意,有点悬吧,况且最远的灵石到太原接近公里,实在也是勉为其难。

再来说说介休和灵石这两个地方,说实话,晋中这几个县真的历史悠久,只是现代发展以来,介休灵石成为以工业为主的城市,两县市GDP不低,加起来有亿,和祁太平貌似有点气质不搭,倒是和吕梁平川四县交城、文水、汾阳、孝义差不多定位为工业基地,城市基础还不错,交通便利,一个山区县一个平川县,合在一起有好处,吸引山上的人下山,如果暂不考虑动吕梁行政区划的话,升格为省直管县级行政单位最好不过,类似河南济源、湖北仙桃等,只是叫啥挺麻烦,网友的建议也是非常周到的考虑到了这一点。按照国家的大政方针,优化行政区划调整,撤并可以,新设估计难,所以个人认为介休灵石的事还是适合分步走,暂不动吕梁,撤一个地级市,撤一个县,加一个副地级市,人员安排是个大问题,却也并非不能,看魄力;

而如果按实际需求的话,山西省内规划的中部城市群次核就是介(休)孝(义)汾(阳))组团城市,城市群有主有副,分工协作实际上非常重要,成熟度也会高些,其实这三个城市非常近,若是介灵抱团交文汾孝组建地级市的话,三个都可以设区,传统工业还是非常强大的,GDP也不弱于现在的晋中吧(数据自查),再与太原加强互动,也可谓潜力十足,只是又加了个吕梁区划调整进来,变复杂了,阻力应该不小。但撤个市再建个市似乎人事上又好安排些,总之是,两个方案各有利弊吧。另外多说一句,交城、文水历来是太原府的辖区,离得也近,只是两地适合搞工业,均在山脚下,是靠山的城市,离汾河还远着呢,倒是是文峪河和磁窑河的源头,而太原的魂是汾河,汾东的广阔天地更适合大展身手,这也是太原划入平遥而非交城文水的一种考量。而文峪河流域加上汇入汾河干流段的介休灵石确实可以自成一派。

最后,近来世界城市排名太原榜上有名,权威性大家可以自行查询,太原真的不必妄自菲薄,再者谨以一个山西人祝福太原越来越好。再次警告一些目光短浅的人们,不要说你们不需要大城市,如若让你们的子孙今后背井离乡去谋生你们愿意吗,我们二三十年再见分晓。

备注:以上论述涉及的论断、数据以及相关分析均引用自

“太榆同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xw/63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