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
唐宋元时期,东莞是岭南沟通海洋的门户。明正统以后,东莞南部地区成为东南沿海最重要的贸易区域,被外商成为“贸易岛”;清代,虎门、镇口、石龙成为粤海关重要税口。东莞逐渐发展成为岭南海贸重要地区,出产的莞香、莞草、烟花爆竹等商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全球贸易。
有一部《虎门销烟》的电影,真实记录了东莞在多年前一段悲痛的历史。虎门抗英的隆隆战炮轰响在华夏苍茫的大地上,化为震动古老国度的惊雷,中国近代史第一页就这样在东莞掀开。今天,虎门销烟炮台与销烟池和林则徐铜像依然伫立在那里,似乎在默默地诉说着历史的苍变。
在东莞,我深深地被这个城市的温情折服,一切都是那样的亲切柔软,能够让人放松下来,可能缘于麻涌镇的一处景致华阳湖,也可能是被这华阳湖水之上的民俗民风赛龙舟所唤醒。
华阳湖是国家级湿地公园,每年农历五月端午,麻涌人会把沉睡了一年的龙舟请出来,盛大隆重的传统龙舟竞渡节在这里举行。时节一到,周边各村的龙舟不约而地同集结在湖面上,天色未明,小桥上、河涌边已是人头攒动。锣鼓一响,轻松的气氛顿时紧张,锣鼓声、欢呼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连绵不绝。船桨整齐划一,水花四溅,一条条龙舟像箭一样,在水面上掠过,成为东莞一景。
在麻涌还有一景,与龙舟有关。有一个名叫梁胜强的工艺大师,专门制作小龙舟,是民间非物质文化遗存传承人。他做的小龙舟活灵活现,让人惊叹。为中国传统龙舟做标本,这种意义不亚于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激荡的是东莞人奋勇拼搏、负重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挥洒的是东莞人争先创新、吃苦耐劳的精神气质,正是因为这种气质,东莞才能在探求中,开辟出一方改革开放的先行地。
如果不是在城市展览馆亲眼所见,我真感受不到这个城市的发展之路是如此的不简单。
年9月,东莞开办了中国内地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东莞县太平手袋厂,揭开了东莞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起了农村工业化之旅。
年11月,南栅藤厂创办于翠蹊王公祠和秋月公祠,第一年就获利12万。八十年代末,以该厂打工者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外老妹》表现了当时外地来东莞打工的真实生活,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特有的岭南人文风情,东莞一夜成为打工者向往的地方。
年,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坚定和加快了改革开放步伐,东莞掀起了新一轮的引资高潮。年,东莞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战略,加强外资投向的引导,推进“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转变,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东莞基本建立了以机械、电子、纺织等行业为支柱的外向型工业体系,实现了农村工业化,领先全国8年实现小康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以“三来一补”为切入点,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充分发挥地缘、人缘优势,利用外资和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道路,成为沿海经济发展中“华南模式”的主要代表。至年,东莞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从一个农业县迅速崛起为一个现代制造业闻名的工业城市。
“滚滚向前东江水,滔滔不尽南海潮。”在改革开放洪流中,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东莞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在仅占全国国土0.03%面积上,创造了全国0.9%的GDP,贡献了全国1.6%的税收,成为举世瞩目的东莞奇迹。借船出海,外向拉动,使“东莞制造”走向世界。但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东莞制造业也在加速向高科技方向转型。
有一家叫华为的民营企业,年创立于深圳,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业务遍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年销售收入超千亿美元,年,华为手机全球发货量突破2亿,居世界前三,5G微波成为国际领跑者。就是这样一个全球知名企业,于年落户东莞,还花了个亿,在东莞一个叫松山溪流背坡村,建了一个别具风情的“欧洲小镇”。12个不同风格的建筑,让你仿佛置身欧洲,宛若童话世界。说起来你也许不相信,它还只是华为公司一个总部的研发基地。华为着实让中国人骄傲,更让东莞人脸上有光彩。
除华为这样的知名民营企业外,还有步步高等其他工业企业突破1万家,涵盖有电子信息制造、纺织服装制作、化工制品制作、食品饮料制作、电汽机械制作、造纸及纸制作、家具制作、玩具制作八大类,为东莞的经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在市场竞争的海洋,如同激荡的龙船竞渡,展现出一副绚丽多彩、百舸争流的画卷。
如今的东莞,城市格局不断优化,城市建设凸显绿色、生态、宜居。人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的同时,也赢得了: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中国地级小康城市,还入选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等无数桂冠。
东莞,这个岭南文化传统观念,多元、务实的城市,既有开放、兼容的现代意识,更有敢为人先的创新胆略,这种气质,独树一帜。东莞,正朝着建设“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的宏伟目标迈进,书写着新的篇章。
1、本平台纯公益性质,已经开通原创保护,留言和赞赏功能,所有来稿必须原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体裁不限:散文,小说,新旧体诗歌,时评,摄影等均可。
2、来稿请用文档或纯文本格式,并附上个人简历(字以内)及照片一张。稿件请勿一稿多投,作品一旦选用,将择优刊发在大型文学纸刊《湖西作家》上。3、稿酬由读者来定,超过十元赞赏按四六分,作者六,四作为平台运作,不愿打赏请注明,稿酬以红包形式七天后发放,没赞赏就没稿酬,敬请周知。4、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