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以“三基”建设为牵引,不断提升基层党建水平,重点要抓好“三有三化”,即: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活动场所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两学一做”常态化。
有人管事就是抓好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的选、用、管、育,做到事业需求和领导班子功能、干部能力素质、状态相适应。抓好发展党员工作,解决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行政村的发展党员问题。建立入党积极分子“近亲属报告”制度,解决农村党员“家族化”问题。要做好第十一届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两委”主干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在乡镇组织委员、县直单位系统党委党办主任的基础上,各县直单位党组织中明确一名组织委员或党务干部,负责组织工作具体任务的落实。持续开展大规模党员干部培训。按照“分级负责、全员培训、注重实效”原则,对全县科级干部、农村“两委”主干、农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后备干部及有学习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党员进行培训“全覆盖”。县委党校、组织部负责全县科级干部、农村“两委”主干、农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和后备干部进行轮训,乡镇党校负责对农村“两委”主干外的其他干部和普通党员进行轮训,各系统负责对一般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培训。开展县级、科级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登台“文水大讲坛”讲学活动,开展科级单位“一把手”为县委中心组讲学活动,开展各系统党委组织本系统业务骨干讲学活动。举办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轮训班。提升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分专题开展脱贫攻坚、生态建设、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改革、创新驱动等方面培训。
有钱办事就是立足自身优势、一村一策,选择适合自身的路径,实现集体经济“破零”基础上的发展壮大,为村内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使用好财政转移资金,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全县平均提高到9万元。农村“两委”主干基本报酬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落实乡镇干部岗位补贴、先进基层组织主干激励津贴和离任主干生活补助,确保基层干部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确保选派兴县、岚县第一书记工作和生活经费达到每人每年2.5万元,本县第一书记工作和生活经费达到1.75万元。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全县年底无集体经济收入的98个村年内要力争全部实现“破零”。
有章理事就是建立健全管人、管事、管资产、管运行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如:“四议两公开”制度、“三资”管理制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组织生活日”制度等。落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建立各级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分领域建立县委常委、乡镇书记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建立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参加乡镇党委、县直单位系统党委党建工作专题会议制度。将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范围逐步扩大到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等党组织书记。
活动场所标准化就是整合各类资产、资源、资金,努力实现乡镇活动场所“八有”工程(乡镇党校、便民服务中心、集体宿舍、图书阅览室、文体室、食堂、澡堂、卫生厕所)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六个一”目标(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文体室、图书阅览室、党员远程教育点、矛盾纠纷调解室),制定下发《文水县基层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管好用好基层活动场所。全县16个无阵地的村年内必须落实活动场所,半年督查、全年考核,以奖代补。其他村活动场所要有计划地提档升级。组织生活正常化就是按照《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要求,建立健全每月1、2、3日“组织生活日”制度,开展“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发展党员、缴纳党费等组织生活,营造从严规范的组织生活新常态。加强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贯彻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经常分析和考核评估,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引导和组织措施。建立党内政治生活领导示范、审核把关、指导监督、整改落实四项机制。定期对党内政治生活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突出抓好“三会一课”考勤、活动记录等制度落实。对党内政治生活执行不力的,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保证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
“两学一做”常态化就是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结合全县每月一次的“组织生活日”,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把“两学一做”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不断夯实党建基础。继续引深我县“我是一名合格党员吗?大培训、大反思、大讨论、大比拼”主题活动,开展“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树形象”主题活动。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五个好”乡镇党委、“五个好”农村党支部、“红旗”机关党组织等特色品牌创建活动,抓树一批机关、农村、学校、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行的典型,示范带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实施“一核三位五区”战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