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广义上包括仙人掌及营养器官肉质化的其他植物种类,它们的的某一部分或几部分,如根、茎或叶肉质化,用以储藏水分和营养,外部形态上显得肥厚多汁。多肉植物并不是某几个科的专利,超过一百个科的植物都有肉质化的种类。
形态多姿多彩
多姿多彩的形态赋予了多肉植物与众不同的观赏价值。多肉植物的根、茎、叶等常常能够模拟周围环境,如生石花酷似一颗颗鹅卵石,故而又被叫做“会开花的石头”;翡翠珠的叶子圆滚滚的如同一颗颗珠子,玉扇则像是一把合拢的扇骨。
耐干旱贫瘠
多肉植物多生长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干旱少雨、土壤瘠薄,生存环境恶劣。为了能够在较差的环境中更好地存活,多肉植物的营养器官往往会变态、膨大,叶片较稀疏,退化成刺亦或是彻底退化,表皮具有较厚的角质层。
色彩丰富
受光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多肉植物颜色会接连发生转变。例如,很多多肉植物在日照较强的秋季便进入变色期,露天养殖的多肉植物色彩斑斓,有的甚至会红的发暗,大棚中的多肉植物色彩艳丽温和,而玻璃窗下的多肉植物颜色则较为清爽、有些小清新之感。
多肉植物园林用途
国外许多国家,如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具有特定气候条件的地域,已经将多肉植物应有于室外较大规模的景观造景和道路绿化。
国内则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领域开始了多肉植物应用的尝试。
多肉植物相对于居室绿化中的其它植物来说更为袖珍,多为小型盆栽,最小的小型盆栽甚至只有拇指大小。常见的多肉盆栽有单独盆栽和拼盆盆栽2种。在一个小小的盆器内可打造心目中的dreamhouse,也可模拟出崇山峻岭,任性地制作出独属于自己的绿色景观。
多肉植物作为盆栽新宠,未来在园林绿化中应用中首先要克服粗放管理的栽培模式,筛选出抗性强、景观效果好的品种进行推广应用。在选择组合品种时,可选择生活习性较相近的同科品种,在色彩、体量等方面也要相协调,同时也应合理地发挥出多肉植物的食用、药用和生产用等应用形式。
多肉繁殖
多肉植物繁殖方式有很多,除了播种这一有性繁殖方式外,很多多肉植物本身还可进行无性繁殖,如扦插、嫁接、分株等。
扦插分为叶插、枝插或利用侧芽繁殖。叶插是一种快速繁殖的方法,最好选在植株的生长季进行,从茎部摘取肥厚饱满的完整叶片,放在阴凉通风处3~5天,使伤口封闭愈合,然后将叶片放入栽培基质,让叶的根部与土壤紧密结合,放在半阴处养护,保持土壤半干,不久叶片即可生根发芽。景天科的许多属种都可以采用叶插进行繁殖。
图
天章
对于叶片较薄或叶片没有根结的品种,不适合采用叶插,可切取带叶片的茎枝或侧芽进行扦插。切割工具首先使用酒精消毒,选取母本合适的位置进行切割,切下来的扦插枝可适当去掉下面多余的枝叶,阴处晾1~2天后,栽入经过消毒的砂质介质中,保持介质良好的通风环境,土壤潮而不湿,避免阳光直射,2周左右,扦插枝即可生根。这种繁殖类型的多肉植物有球松、佛珠、观音莲和卷绢等。
图
观音莲
图
佛珠
分株对于丛生的多肉植物,可以结合换盆进行分株繁殖。分株时,用消毒的利刀切开分株,保证每个分株有独立的根系,去掉植株的老根、腐根,以保证栽种后新根有足够的空间快速萌发。在切开创口撒上杀菌药粉,晾置几天,然后分别将植株栽入盆中。盆土要求疏松透气、透水性良好,有一定的颗粒度,并含有适量的有机质,常用腐殖土、泥炭、蛭石、珍珠岩等,根据具体品种选择不同比例配制。换盆初期浇水要宁少勿多,等植株正常生长后再增加浇水量。此类多肉的典型代表有芦荟和十二卷等。
图
十二卷
播种多肉植物种子常常是异株授粉,小面积种植基本上依靠手工授粉,成功授粉的种荚成熟后即可收获多肉种子,如果是不同品种的杂交,最好记录下父本和母本的信息,以确定种子的品种。多肉植物播种一般在秋季或春季进行,播种后土壤环境应保持湿润,可覆盖薄膜保持种苗盆的湿度和温度,10天左右,种子便可发芽,去掉覆盖膜,逐渐增加种苗的光照。种苗不耐旱,需要保持土壤的潮度。
播种繁殖多肉植物生长缓慢,要0.5~1年的时间才可以移植上盆,且植株较小时,不易养护,因此,繁殖多肉植物还是以扦插、分株为主。
END植物馆多肉植物主题展
Hi!多肉!
多肉植物是根、茎或叶具有肉质组织植物的统称。它们大多生活在沙漠等干旱或半干旱地区,默默演绎着植物的智慧。因为丰富的颜色、奇特的造型以及耐干旱的特性被称作为美丽的“懒人植物”,深受植物达人们的喜爱,宠爱于各家阳台庭院。
多肉植物主题展于9月1日至10月9日在植物馆举办。根据多肉植物的特征,一共设置了7个主要景点,打造多肉植物为主题的微型花园,通过模拟它们的原生环境,讲述多肉植物繁衍、生存的手段。多肉作为家庭种植及景观造景的良好植物材料,植物馆通过园艺手法,展示多肉植物如何美化我们的环境。
结合植物馆游览的基础动线,各个景点穿插于植物馆各处,丰富整个游览路线。主要景点位于二楼多肉植物区。
一、见微知“萌”——迷你花园
二、生逢其“适”——繁衍智慧
三、微缩·漂浮世界
四、夏花之帧——家庭园艺
五、各显身手——谋生手段
六、甲坚兵利——生存大战
七、“行”合趋同——生存法则
一、见微知“萌”——迷你花园
布置点位于在馆内东北角的两个出入口,通过展现多肉植物中迷你类型的多肉植物,打造迷你景观花园。迷你花园,浓缩着一个小世界。多肉植物外形可爱,招人喜欢,当这么萌的小植物遇上我们生活中所见的“猪食槽”,会发生怎么样的化学反应呢?!质朴的食槽加上多肉的迷你花园,浓缩着一个小世界。植物种类以阿福花科十二卷属为主。
二、生逢其“适”——繁衍智慧
我们认识多肉植物,但其繁衍的智慧却甚少被了解。多肉植物主要生活在干旱环境下,因为环境的限制,下一代的繁衍需要等待时机或者播种者的协助。番杏科植物的果荚遇水会张开;仙人掌科植物的果实可以食用,通过动物来帮助其传播。景天科植物的种子非常细小,靠风和雨水进行传播。
布置形式主要以枯木为载体,展现多肉植物繁衍的智慧。主要布置番杏科、仙人掌科、景天科的多肉植物。
三、微缩·漂浮世界
由多肉景观瓶“飘浮”在弥勒树周围组成,创造了一种新的空间体验,摇曳的光影和光线组成美妙的韵律,阳光从植物中穿过并通过玻璃瓶折射落下的光影,形成视觉上轻盈缥缈的效果,景观感觉随着每个观赏者的运动而不断变化。观赏者置身于其中,在郁郁葱葱的绿叶、丰厚细腻中的花、娇小可爱的多肉植物中体会与植物间的交流与安宁。
四、夏花之帧——家庭园艺
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热爱生活,才真正的去享受我们的生活;我们热爱园艺,才能把园艺融入生活中。时间一帧一帧的度过,愿我们对生活、对园艺,永远保持热爱,就如同夏花一般,停格于此,灿如夏花,满怀热爱。
这里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多肉组成的小品为主,展现多肉植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是当代家庭园艺的重要部分,观赏者在此感受到多肉植物们其实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愿观赏者们能从中感受到园艺的有趣,热爱生活,热爱植物,热爱园艺热爱多肉!
五、各显身手——谋生手段
大戟科的多肉植物分布全世界各个地方,常为灌木状,拥有肉质的茎和叶。但是大戟科的多肉植物并不是表面上那么光鲜亮丽,更多的时候,它是带着毒和满身刺来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如果你刚好遇到有毒的大戟科多肉,别害怕,它一定不会故意去伤害你的。这只是它的谋生手段,为了应对它们的天敌。
二楼楼梯右侧的种植槽内,以大戟科多肉植物为主,巧妙的运用地形和石块,展现出大戟科多肉植物各显身手的谋生手段。
六、甲坚兵利——生存大战
提起仙人掌科植物,脑海里就会浮现这样一幅画面:炎热的沙漠荒无生机,只有浑身多刺的仙人掌独孤守候。它这一身甲坚兵利是仙人掌科植物生活大战中的重要武器,可以抵御食草动物的侵袭。仙人掌科植物的叶多数都退化为刺,可以为自身提供防御武器,减少蒸腾,一些仙人掌科植物的刺还有迷惑捕食者的作用。殊不知,仙人掌们有一颗柔弱的内心,它们的身体内储存有丰富的水分,会在晚上悄悄的开花。
仙人掌科植物主要种植在二楼楼梯和步道左侧的种植槽内,结合岩石和石砾等,展现仙人掌科植物凭借自己的甲坚兵利进行的生存大战。
七、“行”合趋同——生存法则
多肉植物并不是某种植物的统称,而是不同科属的许多植物在相似环境下趋同演化的结果。在某些比较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也许是位于高温少雨的荒漠,也许是生长于贫瘠的岩石高坡,不同的植物为了存储那可怜的水分,共同进化出了多汁肥厚的叶片。为了防止水分的过度蒸发,它们又不约而同的在叶片表面形成了厚厚的蜡质、角质或绒毛。这是它们的生存法则。
以景天科、番杏科、阿福花科、夹竹桃科、龙舌兰科等植物为主,结合岩石、片石等模拟大自然的景貌,展现多肉植物中“行”同趋合的生存法则。
如此美丽迷人的多肉,就在北京世园会植物馆等您的到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