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吕梁讯(冯增清)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营造“人人知非遗、人人爱非遗、人人学非遗”的浓厚氛围,7月8日,文水县文旅局、县教科局在4所学校举行非遗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县文旅局、教科局、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基地学校负责人参加揭牌仪式。
山西徐特立高级职业中学、马西乡寄宿制小学、东南街示范幼儿园、山西省刘胡兰中学等4所学校分别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文水呱子、烙画葫芦,省级非遗项目左家拳、市级非遗项目郑家庄灯影戏等的传承教育基地揭牌。
文水县共有非遗项目92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6项、市级28项、县级56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年以来,“非遗进校园”活动已进入9所学校,涉及非遗项目11个,培养了一大批非遗保护传承后备人才。通过一系列举措,让“非遗进校园”品牌活动深入人心,逐步实现“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的转变。县文旅局负责人表示,非遗进校园活动是传统文化自信和中华历史文明的彰显,下一步将立足于县内非遗资源的保护挖掘,进一步深化非遗进校园的内容,拓展非遗进校园的形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态传承活动,让非遗这颗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在学校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在马西乡寄宿制小学左家拳传承教育基地,学生们还进行了精彩的左家拳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