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读民居书院历届活动嘉宾middot

吉狄马加南帆孙绍振何言宏陈仲义

周伦佑沈奇黄亚洲罗振亚大解

“经典福建创意闽南”——闽派诗歌走进漳州系列活动·吉狄马加

吉狄马加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鲁迅文学院院长。彝族,年6月生于中国西南部彝族聚居区凉山,是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性诗人,其诗歌已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六十余个版本,在近四十个国家或地区出版。曾获中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郭沫若文学奖荣誉奖、庄重文文学奖、肖洛霍夫文学纪念奖、柔刚诗歌荣誉奖、国际华人诗人笔会中国诗魂奖、南非姆基瓦人道主义奖、欧洲诗歌与艺术荷马奖、罗马尼亚《当代人》杂志卓越诗歌奖、布加勒斯特城市诗歌奖、波兰雅尼茨基文学奖、英国剑桥大学徐志摩诗歌节银柳叶诗歌终身成就奖。创办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青海国际诗人帐篷圆桌会议、成都国际诗歌周以及凉山西昌邛海国际诗歌周。

耶路撒冷的鸽子◎吉狄马加

在黎明的时候,我听见

在耶路撒冷我居住的旅馆的窗户外

一只鸽子在咕咕地轻哼……

我听着这只鸽子的叫声

如同是另一种陌生的语言

然而它的声音,却显得忽近忽远

我甚至无法判断它的距离

那声音仿佛来自地底的深处

又好像是从高空的云端传来

这鸽子的叫声,苍凉而古老

或许它同死亡的时间一样久远

就在离它不远的地方,在通往

哭墙和阿克萨清真寺的石板上

不同信徒的血迹,从未被擦拭干净

如果这仅仅是为了信仰,我怀疑

上帝和真主是否真的爱过我们

我听着这只鸽子咕咕的叫声

一声比一声更高,哭吧!开始哭!

原谅我,人类!此刻我只有长久的沉默……

“经典福建创意闽南”——闽派诗歌走进漳州系列活动·南帆

南帆

  本名张帆,福建省福州人。现任民进中央副主席、福建省主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省文联主席,福建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散文集《辛亥年的枪声》获第四届鲁迅文学散文奖,评论《五种形象》获第五届鲁迅文学评论奖。

◎南帆

  福建一直是传说之中的诗歌省份,曾经出现过很多重要的诗人。漳州的深秋是一个非常富有诗意的季节,正是举行诗歌活动的大好时光,今天我们大家相聚一堂,共同参加“经典福建创意闽南——闽派诗歌走进漳州”系列活动,我代表福建省文联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本次诗会的吉狄马加主席和来自各地的诗人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漳州。

  福建省诗人是文学界极为活跃的一支队伍,二十世纪以来,郑振铎、冰心、林徽因、蔡其矫一大批诗人在福建省乃至当代华语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朦胧诗的兴起是新时期文学的一件大事,其中的杰出代表舒婷就是福建诗人的领军人物之一。漳州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自古以来文学昌盛。明代的黄道周被称之为闽海才子,是八闽文人的一个代表,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涌现出林语堂、杨骚、许地山一大批文学大家,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福建的诗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群落,比如闽东诗群、三明诗群、漳州诗群等等,他们构成一个庞大的梯队,不断地展示出新的风貌,共同构建出福建诗坛的繁荣景象。

(摘自“经典福建创意闽南”——闽派诗歌走进漳州开幕式发言记录)

第三届漳浦诗人节·孙绍振

孙绍振

  祖籍福建长乐。现为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年开始发表作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山海情》(合作),散文集《面对陌生人》,论文集《美的结构》《孙绍振如是说》《文学创作论》《孙绍振幽默文集》(三卷)、《论变异》《幽默五十法》《美女危险论——孙绍振幽默散文选》等。《文学创作论》获福建省10年优秀成果奖、台湾祁枫文学奖、全国写作学会一等奖,《美的结构》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当前新诗的命运问题(节选)◎孙绍振

  新诗诞生至今已近百年,直到今日还有相当大的群体拒绝新诗,而把精神投入古典诗词。据有关统计,专门刊登古典诗歌杂志的发行量和新诗的王牌《诗刊》相去并不遥远。新诗在某种意义上并没有如五四先驱想象的那样战胜了古典诗歌。相反,某些人士却发出了新诗危机的呼声。一个评论家说得比较折衷:“现代诗不会消亡,但也活不好。”

  产生这种怪异现象不完全是自发的,而是有理论原因的。

  年5月出现了一种极端的理论。诗不应该与社会发生关系。根据一种西方的语言文化学说(后来为非非派所接受),自我的—切,从话语到感觉都是被集体的文化、话语的无意识所歪曲了的。因而,诗人应该和没有被话语歪曲过的原生的自我生命直接对话。其实,这完全是空想。在脑科学取得重大突破之前,一切与原生生命的对话都不过是聋子与哑巴的对话,对话者不过让他残缺不全的感觉在表现他们自己的悲壮的雄心而已。正是因为这样,“后新潮”诗终究不过是在试探,他们是在前辈诗人遗忘了的、遗弃了的、想象所不及的世界探索,而试探不管是科学的,还是艺术的,都要付出代价的。一次成功必有百次的失败为先导。也许,他们的失败还没有达到百次,因而我们至今仍然没有看到他们真正能够称得上是艺术上的成功。

  从文艺思潮史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创作的新潮流,都是为克服前一种创作主流的危机应运而生的。前一种创作主流形态之所以产生危机,是因为它在艺术上的历史片面性,新的潮流,去冲击这种片面性(权威的、顽固的,僵化的)的时候,常常以一种绝对全面的(自觉是完美的)姿态出现,这就不可避免地带着另一种艺术的片面性。艺术的历史就是在这样曲折的道路上前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次艺术上巨大的跃进,不但要在初期付出艺术上降低水平的代价,而且在后期要面临新的危机。所有在艺术上革新的流派都有一个走向反面的问题,也就是从生气勃勃到奄奄一息,从鲜花遍地到通向坟场,这是任何流派很难避免的命运。

  由于诗歌本身所要求的高度想象性、假定性,诗歌比小说和散文,对于假是最缺乏天然的免疫力的。对于诗歌的生命来说,最具杀伤力的就是虚伪。不可不论的现象是,到处都是“塑料诗歌”。

  用外国文化哲学理论廉价包装起来的假冒伪劣诗歌占领了很大一部分诗坛。许多批评家在此时表现了胆怯的沉默。

闽南百年新诗研讨会·何言宏

何言宏

  江苏淮阴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有《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坚持与抵抗》(上海人民出版社,)、《介入的写作》(上海三联书店,)、《精神的证词》(吉林出版集团,)、《知识人的精神事务》(昆仑出版社,)和《介入与超越》(中国书籍出版社,)等专著与论文集,另有论文多篇。

◎何言宏

  与道辉、阳子神交已久,这是第一次见面。在中国诗坛,他们俩是非常特别的诗歌夫妻、诗歌家庭,陈老师和舒婷老师他们也是,但陈老师主要是诗歌评论,而道辉和阳子两个都写长诗,都同属一个诗歌流派——新死亡诗派,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也很高兴见到了刘先生,他和我的老师洪老师合作过编著作品集,我经常读到他的著作,得到很多滋养。还有叶老师,以及很多经常读到作品的朋友,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这是非常高兴的事。

  今天还让我高兴的是,我第一次来到在中国民间诗刊和中国民间诗歌很重要的一个诗歌流派——新死亡诗派的大本营、出发点、根据地,到这里来,从专业角度来说对我非常有意义。我最近想稍微多   年出生于厦门。年入厦门职大中文系学习,后留校任教。先后开设《文学理论》《文学写作》《口才学》《人生哲学》《诗歌研究》等8门课程。曾任中文系秘书、系主任。现执教厦门城市学院人文学部。三次破格晋升讲师、副教授、教授。福建省优秀教师。出版现代诗学专著10部:《诗的哗变》《中国朦胧诗人论》《中国前沿诗歌聚焦》《现代诗:语言张力论》等。发表现代诗学论文多篇。发表与出版万字。

◎陈仲义

  关于新死亡诗派我已经说了很多了。年出现新死亡诗派的这个冠名,以当时的语境来考察是一件惊悚的事情,在92年谈论死亡太不容易。我想起年,我在高校开设人生哲学,把死亡作为其中的一个专节,在课堂上大讲死亡,这在98年的中国高校不说绝无仅有,也是非常罕见的。就是说,我在98年已经很超前了,而道辉的新死亡比我还早六年,而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伦理学的、人生哲学层面的死亡,而是完全进入到诗学的艺术层面,我觉得这个举动是太惊悚了,他的先锋性由此可以看出来,是非常超前的。这个前卫和超前,不要说意识形态方面的压制,或者是一般老百姓的不理解,包括在学术界、诗歌界也是基本采取闭关政策。那么它的开拓性在什么地方呢?我现在再说得客观一点,它可能是可以作为生命诗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是我的定位。这跟我早期的观点可能不太一样,稍微有点差别。整个诗歌可以说是生命诗学,而新死亡诗派可以作为一个重要分支,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因为死亡是人生存在的一个最基础、最基本的底色,所有的、包括你的,有关的命运的、有关生存的,包括遗传,包括经济上的遗产,任何的人际关系都紧紧扣住这个底盘,所以这个底盘是牵一而动百的。那么,道辉在那么早的时候就紧紧抓住这么一个重大的命题,然后把它推进,我觉得这对中国诗学的贡献很大。他的开拓性表现在这里。

  第二点,我觉得道辉在开拓这个分支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书写方式,我把它命名为“半自动书写的语词暴力”。这关键词体现在半自动,还有书写幻象。半自动、幻象、语词、暴力,这个诗写暴力由这四个要素组成。我自己凭直觉感觉到他基本上是超现实主义的写法,然而他的超现实写法又不是全自动的,而是半自动。在半自动的统摄下,把他的潜意识、无意识、意识流,包括他的发展得更为令人匪夷所思的种种意念、种种变异糅合在一起,然后这个幻象由一种强大的语词暴力在进行分割、组合、播撒,组成了一个跟很多人不一样的诗写方式。我们在肯定新死亡诗派的历史贡献也好,开拓性也好,创新性也好,最后我们还是要退回到语言,最近三年我一直在研究语言,研究语言的张力,包括用纵聚合、横组合的坐标轴,来分析衡量诗歌语言,所以借此机会,在今天这样的公开场合,我还是要劝一劝新死亡诗派,尤其是道辉,还是要保持一点清醒。我觉得道辉在《死亡,再见》以前,在保持语词和语词之间的关系、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前后左右的关系,保持一种强大的语词辐射性的张力的同时,已经开始有点走火入魔了。到了高峰期,三万行的《大呢喃颂》,道辉差不多已经走到了介于混沌的状态,甚至比混沌走得更远。这是可以讨论和商榷的。混沌已经是到了边界的边界了,你还在继续往前走。几年前我曾经说过,道辉不是天才就是魔鬼。几个月前我还说过,道辉是语言的朱元璋,他对语言不断起义,不断地毁灭,不断地攻城拔寨,不断地折腾,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语言强大混沌到没有一个节制,完全过头了,走向哪里呢?我倒是建议道辉在语言实验的道路上能不能往回走?这也是我多年以来一直和道辉探讨的问题,我估计道辉还是一直要坚持他的这个方向。

(摘自新死亡诗派20年暨中国先锋诗歌十大流派诗歌研讨会发言记录)

第七届漳浦诗人节·周伦佑

周伦佑

  著名先锋诗人、文艺理论家。年出生,籍贯重庆荣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文学写作,年为首创立非非主义,主编《非非》、《非非评论》两刊。自年起,与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王宁、王岳川等合作,策划并主编“当代潮流:后现代主义经典丛书”(已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三辑共15种)。作品入选北京大学谢冕教授主编的《中国百年文学经典》、《百年中国文学经典文库》,著名学者林贤治主编的《自由诗篇》、《旷野/(-)中国作家的精神还乡史·诗歌卷》等国内外数十种重要选本,并被翻译成英、日、德等多种文字在国外介绍、出版。其理论和创作在新时期文学理论界和海外汉学界有较大影响。文学成就被写入张炯、洪子诚、金汉、孟繁华等众多知名学者撰写、主编的数十部现当代中国文学史。已出版有:《反价值时代》(诗学理论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年)、《变构诗学》(文艺理论专著,人民美术出版社,年)、《艺术人本论》(文艺理论专著,与周伦佐合著,人民美术出版社,年)、《悬空的圣殿》(文学史著,西藏人民出版社,6年)、《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诗集,唐山出版社,年)、《周伦佑诗选》(诗集,花城出版社,6年)、《后中国六部诗》(长诗集,天读民居书院,年)等多部汉语文学及学术专著。此外,还编选出版有多种当代前沿文学思潮选集。4年聘任西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9年获首届中国当代文学学院奖。

阿尔的太阳——梵高组诗之二◎周伦佑

  那种光芒灼痛了你。

  你张开嘴,吐出一双手,一双痉挛的手,任意抓扯着你的欲望,调制成颜料,往餐巾上抹,往餐桌上抹,往墙壁上抹,往岩石上抹,往一切可以着色的地方抹。天空因你而腾起金属的火焰。

  这是生命的舞蹈,领舞者把鞭子悬在手中,从高处抽打着你,疯狂的向日葵泼你一头滚烫的油彩。一万条火蛇在你头顶飞窜,拔光了你的头发,抽空了你的欲望,吸干了你的血。你像一棵神秘树,在阿尔的原野上燃烧着,舞蹈着,于自焚中喷吐着你的果实。

  在最需要水的季节,你的瓦罐打碎了;

  在最需要面包的季节,你的面包烤焦了。

  阿尔给你一个空空的餐盘,你匍匐在上面,舔食着焦黄的面包屑,然后跪立起来,把双手绝望地伸向天空——就这样伸着。

  在蒸腾的日浪中,你的形体消失了,你的面部消失了,只剩下一张饥渴的嘴,圆圆地张着,像一个镀金的铜环,在阿尔的原野上旋转着,滚动着……

  等等,让我把我的嘴放出去,和你一起狂奔!

新死亡诗派20年暨中国先锋诗歌十大流派诗歌研讨会·沈奇

沈奇

  文艺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新文学学会会员,陕西作家协会理事,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西安财经学院文艺系教授,陕西美术博物馆学术委员。陕西勉县人,年开始现代诗创作和文学活动,年后分力于现代诗学及文艺评论,已出版诗与诗学著作6种,编选6种。有《淡季》诗集和《沈奇诗学论集》(三卷)、诗与诗论合集《生命之旅》等行世。

诗颂◎沈奇

这个世界

连上帝也疲倦了——

把本该他干的活

交给了诗神

上帝说要有光

于是就有了光

——自然的上帝

诗是光的使者

祖先说要有诗

于是就有了诗

——汉语的祖先

诗是汉语的灵魂

我看不见上帝

可我认识诗

我便和上帝的心

在一起跳动

我没见过祖先

可我认识诗

我便和祖先拥有

共同的灵魂

此刻,谁没有经过洗礼

谁就没有归宿

——诗的洗礼

自由

孤独

还有……爱

诗意如灯

天心回家

第七届漳浦诗人节·黄亚洲

黄亚洲

  诗人,影视剧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影视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浙江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曾任第8届全国人大代表、第6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共十六大代表。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诗集《无病呻吟》《磕磕绊绊经纬线》《父亲,父亲》、小说集《交叉口》、剧本集《老房子新房子》等文学专著九部。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日出东方》获国家图书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诗集《行吟长征路》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诗歌奖。电影文学剧本《R4之谜》《开天辟地》等13部作品搬上银幕,电影《开天辟地》获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特别奖,电影《红杜鹃白手套》《邓小平·》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电影《灯塔世家》获中国电影华表奖,电影《落河镇的兄弟》获第12届美国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联合国宣言奖”、第20届德国法兰克福国际儿童电影节大奖、评委会奖、第5届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铜开罗奖”。电视文学剧本《老房子新房子》《野姑娘茉莉花》《张治中》《上海沧桑》等计余集搬上荧屏,多次获中国电视飞天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金鹰奖等奖项。

赵家堡◎黄亚洲

他们处心积虑隐蔽自己改姓了我的姓

我的黄姓掩护了他们

尽管城堡外面布满了元兵的铁蹄,野草一般汹涌

他们用坚固的石墙和箭垛

把赵姓紧紧包裹起来

现在他们姓黄,一出堡子就把我的姓顶在头上

占地一百七十三亩,有水塘,有河流

有数不清的乔木灌木和砖瓦

他们在元人的铁蹄下偷偷制造了一个中国

尽管他们的皇帝,已在广东崖山跳海

在中堂秘密挂起宋太祖与宋太宗的画像

城堡外山河破碎

城堡内朝纲依旧

他们办起的学堂,采用中华教材

坚守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是一份洁癖

尽管一出城堡就须低眉顺眼,甚至闭眼

不去看遍地野草

只看见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我也希望有所洁癖

希望我的小小的心脏,忽然占地一百七十三亩

有顽固的石墙,还有箭垛

甚至,到时候

也可以用人家的赵姓,顶着我的黄姓

“经典福建创意闽南”——闽派诗歌走进漳州系列活动·罗振亚

罗振亚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为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出版专著九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文章近三百篇。

◎罗振亚

  福建是中国新诗的重镇,这里走出许多优秀的诗人,首先向福建、漳州和所有和诗歌有关的人们表达我的敬意!我是前天接到阳子女士发来的诗群的作品,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昨天一边阅读一边把印象打在这个纸上。我以前对福建诗歌是这样的印象,觉得它和这个杏花春雨连在一块的,是一种灵性和细腻、绵软的诗歌,并且是在传统的圈内寻找变化,但是,这次读了这个诗群的作品之后,有些感受还是超出了我头脑当中的一些已有的看法。我想至少有三点印象。一个就是漳州诗群以对诗歌艺术可能性的寻找扩展开了诗歌本体观的内涵,以往我们对诗歌有很多的论述,比如诗之现实、诗之情感等等,这些论述我觉得在漳州诗歌面前已经泛出了它的无力性、无效性。诗歌和哲学并不是水火难容的两个概念。如果说自动化这种追求已经冲击或者挑战了传统的诗歌观念,那么,道辉的探索好像就更具有前卫性,在他看来,诗歌的本体是有关思维和语言哲学,他相信语言会自动整合那些思维碎片,所以他的诗歌已经成为语言和思维的一种博弈,而思维当中的很多东西是没法确定的,所以他的很多诗歌就倾向于难懂意味,甚至是艰涩的,比如那首《无盲人日的节拍》,我觉得差不多是每一段一个诗意,不同语境的跳跃所造成这样那样的语言秩序,他的意识形态似乎能让读者感觉又似乎感觉不到什么,跳跃的频繁,联想方面的随意转换令人生畏,个中的蕴涵也把握不到,体现了现代诗的一种品质。现代诗我觉得它有一种不可完全解读性,你可以说不喜欢它,但不能不承认它,它是另外的一种存在。诗歌中并没有存在谁低谁高的问题,每一种诗歌观念都能有上好的诗歌出现。诗歌本体的多向打开,实际上是拓展了诗歌的多向价值。第二个印象是我觉得漳州诗歌达成了一种日常性和诗性的平衡。就是诗人都在践行一种日常化的写作方式,同时又增添了一种艺术品位的打造,就是我发现漳州诗群不乏   最后,我想说,一个区域有一个区域的文化品牌,一个区域有一个区域的诗歌名片,像漳州这样一个风景优美、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理应具有兼具人生深度和哲学深度的那种大的手笔、大的诗人出现,但现在我没有看到,这是我在阅读的时候的一种不满足感。

(摘自“经典福建创意闽南”——闽派诗歌走进漳州诗歌研讨会发言记录)

第四届漳浦诗人节·大解

大解

  年生,河北青龙县人,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现居石家庄。主要作品有长诗《悲歌》,诗集《岁月》,小说集《长歌》、寓言集《傻子寓言》等,作品曾获《人民文学》《芳草》《诗刊》《星星》《十月》《都市》年度奖,首届苏曼殊诗歌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低头◎大解

在众多选择中我只向命运低头

那不可把握的密码

和疲倦的黄昏都在路口

等待我承认

而我是这样的执迷在慢下来的

松散的岁月里我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jj/9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