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建党年
提起云周西,一定会想到刘胡兰。这里是抗战时期晋中平川的“小延安”,是晋绥边区对敌斗争的前沿哨所和坚强堡垒,也是“胡兰精神”培育成长的地方。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胡兰精神”,我们从革命先辈亲述的回忆中选取一些片段,从中了解刘胡兰成长的背景和环境,进一步感受云周西,认识云周西,以此激励我们把这块鲜血染红的英雄土地建设的更加美好。
刘五一收集整理
李魁年讲李林
李魁年,太原南郊人。年参加革命,年入党。曾任清、太、徐县长,文汾中心县委秘书(县长),年南下入川。新中国建立后,曾任四川省金堂县县长,绵阳地区副专员,山西省交通厅厅长等职。
年李魁年到文水担任文汾中心县委委员、文水县县长。在当时平川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下,经县委委员、城工部长秦汉山介绍,来到云周西村,结识了石世芳、石三槐,对小姑娘刘胡兰有了深刻印象。
抗战胜利后,年10月县抗联办了几个训练班。在贯家堡妇女训练班,时任县长的李魁年给学员讲课。这一次主要进行革命气节教育。李魁年讲了顾永田、周文彬这些曾在文水浴血奋战的英烈。同时针对妇女学员,重点讲了曾在雁北英勇杀敌的游击队女教导员李林烈士,刘胡兰和几个学员听得很认真,她们被李林事迹深深打动,止不住流了眼泪。据吕雪梅回忆,离开妇训班后,刘胡兰经常给别人讲女英雄李林的事迹。她说,我一定要向李林同志学习,做一名忠于革命、不怕牺牲的英雄战士。
韩汝范坚守平川
韩汝范,文水保贤庄人年1月入党。曾任村党支部书记、五区区委书记、文水县委委员。
抗战时期云周西村所在的五区之所以能够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坚持革命斗争,离不开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区委书记韩汝范。韩汝芳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从小学得木匠手艺,同时还会针灸技术,是当地十里八乡随叫随到,有求必应的精明人。
参加革命后,韩汝范依靠这套技艺走村串巷,秘密活动,赢得群众赞许和尊重。年春季以后,平川环境日益恶化,能在当地坚持斗争的区委书记只剩下韩汝范和一区区委书记。当时由于县委已撤到山区,平川斗争难以与上级组织取得联系。为此韩汝范不辞辛苦地穿梭于平川与山区,使上级指示及时贯彻到平川。
年文水平川环境更加恶劣,党政干部和武装力量几乎难以立锥。韩汝范通过关系深入云周西村,采取支部委员包片负责的办法,与党支部书记陈德照一道做党员和群众思想工作,打开这个村地下斗争的新局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