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黄金周,青山湖绿道游者塞途,8天共接待游客7.71万人次,同比增长.86%,与一些景区尚处于“元气”恢复期形成鲜明对照。
青山湖绿道的超高人气,与临安近两年在青山湖持续开展水岸同治密不可分,使青山湖成功创建美丽河湖。截至目前,临安境内共有五条美丽河湖,除了青山湖,还有昌南溪、南溪、昌化溪和沈溪。
△昌南溪△
△昌化溪△
△南溪△
△沈溪△
此外,锦溪、马溪和天目溪的美丽河湖创建工作也进入最后验收阶段。“八朵金花”齐辉映,是对临安匠心治水的最好关照。
△锦溪△
△天目溪△
近年来,临安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大花园”战略,以项目建设、生态修复、智能管护为抓手,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稳步推进“美丽河湖”创建工作,着力建设山水相融、人水相亲、独具吴越风韵的美丽河湖。
匠心治水,溪湖尽美今年,临安在青山湖成功创建美丽河湖的基础上,又把“一区一品”的创建项目加持到青山湖:围绕“四建四联”,大力推进库区综合整治,在湖畔建设横溪湿地公园,湖区垂钓实行“八个严禁”,新建鸟类观察站,开展水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宣传保护,打造全省最美环湖绿道……多措并举,全力营造“两城拥一湖”的大美河湖新形象。
△青山湖△青山湖只是临安美丽河湖的门面和前厅,在她的身后,临安的美丽河湖纵横交错,编织成了秀丽山川的靓丽底色。
昌化镇通过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景观打造、文化提升等多项举措,全面深化昌化溪“美丽河湖”创建。结合美丽城镇创建等工作,成立“美丽河湖”创建领导小组,全面推行区、镇、村三级“河长制”。在重点河段安装视频监控和自动化监控设备,构建了昌化溪精细化、智能化的河道管理与服务创新体系。通过修建南屏塔、市溪桥、久安桥、南门弄等历史文化古迹,彰显昌化“母亲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昌化溪△於潜镇投资余万元强力推进天目溪沿岸企业、农户截污纳管,使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河道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沿溪精心打造环山沿溪绿道,通过保留河道古树、植物护坡、生态砌块护坡等措施,辅以古树名木,把南宋耕织元素融入其中,在溪边建设耕织图文化广场,沿天目溪两侧积极培育美丽农业景观旅游带,营造出自然野趣、佳木葱茏、文水相融、河景互动的美丽河景。
△天目溪△锦北街道秉持“以人为本、水岸同治、还溪于民”的理念,全面实施马溪疏浚工程,加强截污纳管,严格控制城市和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入河湖水质。围绕“一轴三段八点十桥”,结合潘山八百里彭祖养生、集贤十八进士历史文化遗产,打造龙泉映月、马溪迎客、花溪鱼乐、生态湿地公园、亲水挑台等滨水景观节点,使马溪成为观碧波、赏繁花、聚人气的休闲魅力水岸。
锦溪在创建美丽河湖过程中,玲珑街道和锦南街道合力协同,结合“污水零直排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小区”等项目创建,整改企业家,小区27个,发现并整改问题余个。并沿溪打造总长13.1公里的绿道,使锦溪成为一条水清鱼跃、岸绿景美、流光溢彩、青山环绕的网红溪。
“三大”供水,饮者无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临安“四溪一湖”成功“创美”,离不开源头的一泓清泉。这清泉明澈且甘冽,滋养着万千百姓。
临安“九山半水半分田”,区域狭长,地形地势陡峭,东西落差近米。囿于各种客观因素,临安的农村饮用水一度存在工程覆盖面不广、建设标准不高、维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年以来,临安连续3年将农饮水达标提标列入政府实事工程,以“坚持城乡同质标准,落实县级统管责任”为目标,着力破解地域面积广、资金投入大、建设难度大等三大难题,累计提升农业饮水人口28.4万人,使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成效显著。
△告岭联村水厂△
在资金保障方面,除财政保障建设资金外,由农村水务公司牵头,进行经营性融资,按照“谁投资谁收费”的原则,确保偿债来源。为落实县级统管责任,区级财政每年安排万元农饮维养专项预算资金,补助标准位列全省前列。针对区域地势地貌,临安设计了管网扩网、联村供水、单点工程三种供水模式,通过规模化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建设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项目个,埋设管道总长度余公里,逐渐建成“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的供水新格局。同时,切实抓好项目长效运行管理,督考一体,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岛石联村水厂△
△指南单村供水站△
管网扩网工程充分利用现有5座城镇水厂供水能力和新建(扩容)城镇自来水厂,做到应扩尽扩,最大限度向农村进行管网扩网。累计建成乡镇水厂1座,完成管网扩网供水工程33个,惠及人口15.8万人。联村供水工程以已建的水库(山塘)为供水水源,合理确定供水范围,打破地域界限,新建跨镇村的规模化供水工程。累计建成联村水厂12个,惠及人口7.81万人。对地处偏远、人居分散、水源条件有限的行政村或自然村,采取单村单点集中供水模式,因地制宜推进标准化提升改造。累计完成单点供水工程55个,惠及人口4.8万人。
△水厂净水设备建设△
△一体化净水设备△
成立区农村水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对全区18个镇街余个行政村44万农村人口的生活用水进行管理。设立临安、於潜、昌化、昌北4个营运分公司,按照城市水厂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开展专业化服务。基于GIS、GPS技术,打造“智慧管理系统”,充分集成水厂、供水站及关键压力点数据,实现可视化且量化的巡检、养护、维修等业务操作和监管,做到位置偏远的供水站“无人操作、有人值守”,从根本上做到提供给用户24小时“放心水”。所有农饮工程安装一户一表,抄表到户,按量收费。通过推广刷卡用水、水费预存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