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文水伯鱼村鲁椒红辣椒

有一种味道,叫“妈妈的味道”;有一种情怀,叫“故乡的情怀”。民以食为天,无论岁月如何更替,都改变不了永存心中的那份家的“味道”。这种味道一直被封存在记忆深处,历久弥香,一生牵挂。

继《舌尖上的中国》亮相之后,美食已成为全民   “心病”如何除?如何带领伯鱼村村民脱贫致富?这成了年走马上任的“80后”村党支部书记梁建钢心中的牵挂。通过多方打听,梁建钢得知种植辣椒成本低、劳动强度小、周期短、效益高。于是,带着满腔热血和强烈的责任感,他开始到重庆、成都、山东、江苏、深圳等地实地考察,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察学习,最终决定与四川广安春叶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引进重庆红99火锅底料“鲁椒红系列”辣椒品种。

  新引进的“鲁椒红”辣椒在梁建钢看来是个“宝贝”,但对辣椒毫不了解的村民却犯起了嘀咕,都不愿冒这个风险。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切实帮助村民们发财致富,梁建钢不怕吃闭门羹,不怕碰软钉子,不怕看冷脸子,开始挨家挨户地发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最终有一百多户村民拿出自家的部分耕地“试水”。

  “以前种植玉米,每亩地毛收入只有元左右,除去种子、农药、人工投入等开支,纯收入不到元。今年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改种了辣椒,每亩最少能收6~7斤,一斤8毛收购,每亩收入就有0多元,现在的收入相当于过去的四五倍,我们当然愿意种辣椒。”在地里摘辣椒的伯鱼村村民李光明给笔者算了笔账,看着一筐筐鲜红的辣椒,李光明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收购处负责人介绍道,为了将辣椒产业做大做强,他们采取订单收购模式,一年的订单都和四川公司订好了,种出来的辣椒直接卖到公司,销路不用愁,还有保护价。签订了订单协议,我们就等于吃下“定心丸”,不用自己跑销路,只管安心种辣椒。今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已发展辣椒种植余亩,辐射带动伯鱼村及周边村00多户参与种植,预计将为农户创收万元。如今,辣椒的成熟采收,更是让农户致富奔小康有了盼头。

  今年54岁的村民梁国胜,儿子、儿媳都在外务工,一个人在家中照顾孙子读书,有空就会到收购处做工,每天有80元的工资。他说:“以前村里面没有种辣椒的时候,就只能种点玉米来卖,价格起不来。现在好了,自从今年发展辣椒种植以来,村里像我这个年纪的人都可以来做工。我今年的收入最少也有两万块钱,这样我不仅能照顾好孙子,还能给儿子减轻负担。”像梁国胜这样的村民,在伯鱼村还有很多。“产业带动,走农业供给侧改革之路,让更多的农民收入有了新来源。同时,还解决了因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的土地荒废问题,更主要的是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这也是国家设立丰收节的初衷吧。”刘胡兰镇镇长宋国刚的话自有道理。

  如今,特色辣椒为伯鱼村“红”出一条致富路,“辣”出一片小康天,成为伯鱼人的优势特色产业。“今年国家把每年的秋分日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农民丰收节就是要帮农民创造价值、提升价值。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辣椒种植规模,争取明年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帮助更多的农民实现增收致富,让全村人都享受到丰收的喜悦。”作为村里的“领头雁”梁建钢信心满满。

中国农民丰收节

中国农民丰收节,于年设立(国函〔〕80号),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第一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日期为公历年9月23日,农历戊戌年八月十四。

文字:文水县新闻办刘越图片:冯增清刘越

编辑:冉艳娜

责编:王肖玉

主编:郝宏勇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诊疗康复
白癜风诊疗康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zx/4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