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来临之际
文水县图书馆特举办“年俗文化展”系列
线上活动
欢迎广大读者朋友收听观看
今天就先来听一听关于我们文水的“年俗”
“年”是什么?
在中国人的心中,“年”就是“家”
是家人期盼的日子
是故人重逢的日子
是一年团圆的日子…
人们向神明祈求平安
在生活中创造圆满
年是浓情蜜意里
迎接春天的节日
它预兆着生活永远向前!
了解了山西人的过年习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来话一话咱老家文水的年俗!
除夕|人间最美是今宵进入腊月以后
文水人就开始张罗过年了
买新衣服,购年货
做丸子,蒸花馍……
一直到大年三十儿
而到了除夕这一天
外地工作的人们基本上都回乡了
家家户户迎来了最忙碌
也最热闹的日子
这一天
大家要贴对联,贴福字
家里挂上红灯笼
门上插上据说有驱邪之用的柏叶
到下午的时候
很多人家已经传出包饺子剁馅儿的声音
一家人围着桌子开始包饺子
有的人家还会包一些红糖,钢镚在里边
到第二天大年初一的时候
谁吃到就是福气,很是有趣
到了除夕晚上
大人带着小孩子们要放鞭炮
所谓爆竹声声辞旧岁
也意味着“接神”下凡
孩子们拿着焰火棒
在街上嬉笑玩耍
文水人有着浓厚的恋乡情结
这一天,无论是在外打工一年的上班族
还是在外求学的游子
都要赶在除夕的夜晚回家
一年中最重要的年夜饭
绝不会缺席
除夕夜是一场精神的仪式
有着深邃的守望意味
团圆,是辛苦了一年的文水人
最简单和幸福的期盼
初一|大吉大利拜大年大年初一
各家各户在鞭炮声声中迎来新的一年
孩子们穿上新衣服
饭前,晚辈给长辈拜年
长辈要给压岁钱
新娶来的媳妇,由婶子、大娘引上
到本族长辈家拜年
春节这天早晨均吃饺子
吃出包钱币的饺子
被认为最有福气
初二|欢天喜地回娘家大年初二
是回娘家的日子
这一天,
文水出嫁的女儿们
要和夫婿一起回娘家~~
按传统礼俗的说法
嫁出去的女儿
大年初一要在夫家过
回门就会把娘家吃穷
所以只能在初二时回娘家
这样双方家庭也能得享团圆
初三、初四|出门走亲戚从正月初二开始
文水人就开始走亲戚,互相拜访
初二女婿回娘家
初三走姨家、姑家、舅舅家
孩子们可以从长辈那里领到压岁钱
一大家子欢乐团聚
初五|招财进宝接财神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在文水年俗中
过年要把五穷赶走
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
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
也扫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
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
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
但到了初五,就要大扫除了
人们拿起扫帚把垃圾清扫出门
意指把脏东西都赶出去
寄托了文水人民一种
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以前这天忌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
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
但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恪守
老人们传下来的习俗了
初五这天
很多人之前已经拜访完毕亲友
大家会选择这天来参加同学聚会
见见老友,把酒言欢~
大年初五
还是恭迎财神的日子
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
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
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很多商家会在初五初六开市
人们会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
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
虔诚恭敬迎
东、西、南、北、中五路财神
这一天
人们心中充满愿景
祈求在新的一年里
大发大富
这一天
向亲朋好友道一声
“恭喜发财”
再为自己点一个响亮的鞭炮
妥妥地招财进宝!
正月十五|红红火火闹元宵元宵节
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也是文水人除了春节最重要的节日
在往年的这天,来自文水各个农村的
秧歌队、舞蹈队、锣鼓队等等
都穿着艳丽的服装来到文水县城
进行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
扭秧歌、打鼓等民俗表演
孩子们啃着甜甜的甘蔗
手里拿着风车等玩具
在街上观看表演
当天晚上吃过元宵后
文水人几乎家家出门
赏月观灯、猜灯谜
看烟花,放飞许愿灯
在一片灯海中
寄遇最美好的新年愿望
正月二十五|五谷丰登粮满仓正月二十五
是文水民间正月里最后一个节日了
这一天俗称填仓节
是仓王爷的生日
这是汉族民间一个象征新年
五谷丰登的节日
"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
亦称为"天仓节"
民间有老天仓与小天仓之分
农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
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
是民间的传统节日
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寓意来年五谷丰登
文水的老百姓这一天
还会做一种添仓饼饼
这一天吃添仓饼
寓意来年衣食无缺,粮食满仓
文水人祖祖辈辈的年俗
一直传到今天
无论古今,都寄托着人们
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希望
过年是一种仪式
是期许着年年有今日
岁岁人平安
在新的一年里
每一个勤劳善良的文水人
都点亮希望,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