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的某一天,上午9点,一位74岁的老爷爷因眩晕医院(南京医院)耳鼻咽喉科。老爷爷在4年前首次出现体位改变的眩晕,及时来我科就诊,查出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即耳石症,BPPV),并行耳石复位,复位效果很好。
1个月前,老爷爷再次出现体位改变的眩晕,医生询问病情与病史(高血压,高血脂,心脏支架术后1年)后,开位置性眩晕检查医嘱。我按医嘱,给老爷爷进行检查。在做Dix-Hallpike试验时,无眼震;在做Roll-Test试验时,双侧出现向地眼震,右侧较重。
做完检查5分钟后,老爷爷自述眩晕较重,且身体极度不适。1分钟后,出现一过性昏厥的症状:双眼发黑,面色苍白,意识不清,出冷汗。陈玲、刘丞医生与护士抓紧时间安排推床,一起扶老爷爷上床侧卧。我立即找到老爷爷就诊的李晓璐医生与张立庆医生,丁霞敏护士第一时间给老爷爷测量血压与心率,均在正常范围。休息1-2分钟后,老爷爷慢慢苏醒。李晓璐医生及时询问老爷爷情况,给予合理的解决眩晕的方案及进行心理疏导。在医护人员的观察监护下,休息2个小时后,老爷爷体能与精神状况得到恢复。在家属的陪同下,安全回家。
老爷爷诊断是水平半规管耳石症,此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一般女性较多见。耳石症发病症状为:头位改变(如起床、躺下、低头、抬头、左右转头、床上翻身)诱发的眩晕,伴视物旋转,伴呕吐,伴手脚麻木,伴出冷汗,伴血压的升高,眩晕持续数秒,不超过1分钟。耳石症年患病率约为1.6%,占门诊外周性眩晕中20%-30%。耳石症的处理方式有两种:其一,药物治疗,逐渐改善眩晕症状(耳石症有自愈倾向);其二,耳石复位。耳石症有复发的可能性,其复发率大约每年15%,5年约为37%-50%。
位置性眩晕检查或耳石复位中,需要患者快速地起卧床与翻身,因此检查时与结束时,可能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眩晕、心悸。心脑血管患者,还可能诱发血压升高等心血管意外,值得引起注意。
①严重高血压病
(药物控制后收缩压>mmHg)
②颅内压增高、脑血管畸形等脑血管疾病
③严重颈椎病
④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冠心病等心脏疾病
⑤颅内肿瘤
⑥近期骨折外伤史
⑦近期半年内行手术者
⑧高龄者(>80岁)
⑨视网膜疾病
有上述疾病或情况的患者不建议行位置性眩晕检查及耳石复位,可药物治疗改善眩晕。
眩晕困扰患者心身,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医生认真鉴别诊断中枢性眩晕和外周性眩晕,及时处理中枢性眩晕,对于外周性眩晕患者给予合理治疗方案,耐心指导与疏导患者紧张恐惧的情绪,帮助患者解决眩晕问题,减轻眩晕导致患者心理与生理的痛苦。
睡觉起床发眩晕,天旋地转真难受。医院去看病,排除其他来耳科。检查耳石有风险,进行操作需谨慎。
复位治疗效果好,
家人陪伴更安全。
相关阅读:
扼住耳石症的咽喉
眩晕为何要看耳鼻喉科?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者系世界卫生组织(WHO)预防聋和听力减退合作中心/江苏省耳科疾病与听力障碍诊治中心/南京医院(医院)耳鼻咽喉科助理实验师,理学学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