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龙泉的娇子时代青年的榜样龙泉村

电炮频迎喜事宣,鸟欢云护返龙泉。

念春甘度辛劳月,接夏携回凉爽天。

干部筹邀群舞妇,村民拥贺两青年。

奖台受匾兼花捧,侧畔亲陪露笑妍。

5月4日上午,文水县凤城镇龙泉村“两委”举行特有的欢迎仪式——组织村民、党员、青年等,敲起喜庆的锣鼓,跳着欢快的舞蹈,用家乡人最大的热情夹道欢迎本村籍李呈龙和韩英2名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回家。网名为“清泉润泽”的本村人士即兴作七律诗一首,记下了这温馨一幕。

李呈龙年出生在龙泉村,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2月14日,他作为我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毅然奔赴抗疫一线。3月19日,他随大家回晋时,正是武汉的第一个宣布“新增病例”清零的日子。韩英年出生于龙泉村,医院头颈外科的一名护士。2月16日,她作为我省第九批援鄂医疗队的队医院,开始执行防疫救治任务。

在武汉的日日夜夜里,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工作,和参战的4万多战友一样奉献出了各自的才华和技能,也带去了家乡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英雄刘胡兰精神,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新风采。

骄英归家,呈龙凯旋。家乡人有太多的话要问。韩英说:“谢谢父老乡亲,我回咱村的最想干的事就是第一眼见见我妈妈,让妈妈看到我好好的回来就行了,放心了。”没有豪言壮语,真情表达让在场的父亲韩双宁和母亲马转青及广大乡亲们默默落泪。

韩英分享了一些工作纪实:工作好几天了,还是不太适应,防护工作服笨重导致呼吸困难但对穿脱要求丝毫不能有一点马虎;护目镜会勒的头生疼,压的脸疼……所有的动作都会放慢,缓解缺氧状态,直到病房工作全部完成。“我们一块的同志都是这个状态。一腔满满的热情。每个人都顾不得想家,我也顾不上想我的妈妈……”

李呈龙回忆道:走的时候漫天飞雪,天寒地冻……刚到驻地,中央空调不能开启,一向以暖气过冬的北方人得先适应南方的驱寒模式。饮食上暂别家乡面条,以米饭主导。我们去时,医院内部的物资设备不足,一周后在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全部到位。“脑海中想的就是既然来了,就要干到底,总得有人去扛,有人去冲先锋,所有的一切只是源于内心的那份心潮澎湃涌动的激情。”说是上班六小时的模式实际上前后时间加起来有10多小时,早已无暇顾及想念家人,医院张床位之间的来回奔波就是每天的工作……令我最兴奋的是在我们19日准备返程山西时确诊人数由来时的例下降到例,并且当天新增确诊为0!

李呈龙妻子郭艳娥也是同单位的消化内镜中心大夫,同行人员更能理解作为医职人员的使命和责任感。夫妻二人有一个两岁的宝宝,丈夫去武汉后,最大的心理活动就是担心,经常会在凌晨三四点通话后才会入睡。她说:“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非常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呈龙的父亲李马林和母亲张春莲的话更朴素:我们不求别的,就盼我儿平安回家,今天看到儿子健健康康站在我们面前,心里太高兴了。

村党支部书记马良国和村委主任韩福文说:“在五四这个特殊的日子,欢迎我们龙泉村的好儿女、优秀青年精英二位骄子回家,就是要弘扬‘五四’精神,激励全村的党员和青年向他们学习。”凤城镇干部樊旭强,县市场监管局李建平,市场监管局驻龙泉村工作队干部冀文明,凤城镇派出所所长张俊斌、副所长刘水源等参与策划和参加了欢迎活动,他们表示:“最大的收获就是从李呈龙、韩英两位80后90后勇士身上看到了真实真情和正能量,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实实在在感动人心,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而龙泉村的青年、医院工作的王丽静代表更多年轻人表达了心声:我们一定把龙泉村青年的风采展示出来,像他们一样用实际行动弘扬五四精神,传承五四火炬,在新的长征路上奋勇搏击,彰显青年担当!

(文/马智勇梁国荣图/成新安梁国荣)

|来源:文水县新闻办

你在看就戳这里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yw/8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