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说
“大宅门杯?放歌曹妃甸”全国征文大赛作品展示(12)目录
刘小丽:爱上曹妃甸
周士毅:向往热土曹妃甸
李君:诗词二首
赵军:大宅门二首
散文
爱上曹妃甸
◎刘小丽(河北遵化)
母亲一直想到曹妃甸去看看。花甲的母亲,不知道什么曹妃的故事,也不知道什么是首钢大企。在她眼中,曹妃甸的存在,是因为她的小女儿和小姑爷,以及她的小外孙女在那个她陌生的地方生活。
妹夫是为了生计去的曹妃甸。其实,最初是在丰南。后来,又在曹妃甸开了家店。他的手艺是修车。小妹不放心他干这活,便带着几个月大的闺女去那里长住。因为妹妹回来总会提到曹妃甸。于是,家里的老母亲便记住了这个地方。
我第一次去看望妹妹一家,医院给儿子配眼镜。因为是临时的主意,所以提前并没有和母亲说。到了小妹家,妹夫便提议去曹妃甸挖蛤。那一次,在曹妃甸,让我看到的是壮观的大海,领略到了什么是波澜壮阔,什么是吞吐日月。我站在海边,任海风吹起我的头发。飘飘然之间,我觉得自己仿佛化身为美人鱼,享受着大海的惬意。
海潮退了,我们便开始挖蛤。虽然收获不多,儿子却陶醉之中。所以,当我们回去顺路给母亲送些蛤的时候,儿子极力跟姥姥炫耀曹妃甸如何如何好。于是,母亲就和她的外孙一起爱上了曹妃甸。
我们又一次去曹妃甸是要去接小妹一家回家。因为人多了,返程的车就装不下。然后,母亲就说:“我不去了,那么远,我坐车发愁。”我们信了母亲的话。因为母亲多年来,腰疼、腿疼,已经让她蜷缩地越来越矮。一路的颠簸,不用说是她,就是我,要不是担心孩儿爸爸,也不会随行。
我们又一次在妹夫的邀请下,去了曹妃甸。妹夫说:“既然来了,就得去看看海。”这一次,我们除了挖蛤,还用手机拍了照片。
当我们回去后,母亲拿着我的手机,看个不停。我不知道,她是在看她的孩子,还是在看曹妃甸。
我说:“妈,半路上,我就后悔了。你去,我不去,不就行了。”母亲一边看着照片,一边说:“以后,有的是机会。”
后来,我们又去过几次曹妃甸。可是,不是因为家里要来客人,就是别的什么事,母亲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机会。直到,小妹因为有了二胎,举家搬回,母亲竟然一次也没去过曹妃甸。
我拍着外甥女的肩膀,说:“去时几个月,回家就十一了。”外甥女眼圈红红的,说:“那里还有我的好朋友鑫磊呢!”鑫磊是外甥女儿时的玩伴。同样的打工父母,同样的孤独,让两个孩子成为了好朋友。为了安慰她,我说:“这里有你的姥姥姥爷,大姨二姨,大哥二哥,很多很多亲人啊!”外甥女终于忍不住,抽噎起来。
我看看母亲。母亲倒是欢喜,说:“在家多好,在家多好!”
夏季,炽热炎炎。孩儿爸爸又想到了曹妃甸,想到了那一望无际的大海,便提议再去一趟曹妃甸。
这一次,我和两个妹妹,三家商量好了,都去,并且带上父亲和母亲。
父亲那里,母亲一再说:“姑娘们的好意,去吧!再说了,你腿脚还行,跟着玩玩去,有啥不好?”可是,母亲那里的工作就成了问题。一向对母亲言听计从的父亲,一句话不说。我们极力相劝,却也不好使。最后,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出发那天的早晨,母亲竟然说:“我也跟你们去看看曹妃甸吧!”
就这样,母亲终于实现了多年来的梦想——去曹妃甸看看。
两个小时后,曹妃甸到了。海风吹起母亲的头发,她笑得异常灿烂。踩过松软的海沙,母亲挽起裤管,把自己沉浸到大海里。父亲尾随着母亲,也慢慢地走着。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和母亲一同的游玩,这是仅有的一次。
小妹介绍了怎么挖蛤,并试着往水里的海沙里摸。果然,还有蛤。小妹高兴地告诉大家,大家便都开始在海沙里摸索。
母亲越摸越起劲,竟然脱掉了长裤和大背心。原来,母亲早有准备,里面穿着大裤衩和小背心。父亲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做。母亲就是细心,父亲里面也是同样的打扮。
看着父亲和母亲高兴的样子,我才知道,母亲所说的这个原因,那个原因不能出行,只不过是借口罢了!也许,他们是不愿意给儿女找麻烦。他们觉得,在家里才是最让儿女们放心的。
父亲和母亲玩得挺开心。我们是边玩边挖,而他们则把挖蛤当成了此行的目的,不停地挖着。当然,他们偶尔也会炫耀一下,说自己挖到大个的啦!
随去的孩子们都乏了,母亲便提议回家。半路上,母亲说:“曹妃甸真的很好!要不是想你们,你们一直在那干也挺好。”母亲说着说着,就睡着了。我悄悄看了看她,她的脸上竟荡漾着笑容。
作者简介:刘小丽,笔名蓝雪冰儿。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小小说沙龙常务理事。在《微型小说选刊》《读者》《山东文学》等刊物上发表小小说作品四百余篇。在——年均有作品入选权威选本,小小说作品在全国征文中多次获奖。年出版作品集《因为有爱,生命充满阳光》。小小说《细水长流》被用作年广东省中考试题。
诗歌
向往热土曹妃甸
◎周士毅(河北唐山)
那儿已经不是传说
那儿的海水已经退步荒滩换了容颜
那儿的蓝色梦正在一步一步地实现
那儿已经不是传说
那儿的海港已与世界相连
那儿的风景如画就像一个绿色的家园
我呀,真想去那儿居住
天天携妻,看海天一线
那儿已经不是传说
那儿的绚丽风姿正在向世人展现
那儿的建设者们啊正携手相拥笑谈明天
我呀,真想去那儿居住
天天为那儿,表达我真诚的祝愿
啊!那儿是那么神奇而美丽
我向往已久的海中小岛
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渤海闪现
我呀,我要奔向那儿
奔向那儿,不仅仅为了居住
我,还要立志为那儿的蓝色梦流血流汗
作者简介:周士毅,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北京晚报》《天津日报》《河北经济日报》《文学月刊》《文学百花苑》等中央、省市级报刊(电台),著有诗集《无题恋歌》《钢城诗艸》。诗词
诗词二首
◎李君(河北曹妃甸)
大宅门饭店
生财有道和乡邻,文化餐家底蕴深。
未必宅门无故事,中天一月照初心。
曹妃甸红海滩
超然一物远尘埃,犹似精灵逐日开。
放眼云根红帐里,秋风起处若潮来。
作者简介:李君,河北唐山曹妃甸人。喜欢文学、诗词、绘画,深爱旗袍情有独钟。喜欢用诗词表达美好人生,用旗袍演示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追求诗意优雅的生活。大宅门二首
◎赵军(山西文水)
梦回大宅门
梦回大宅门饕餮,追底店名倾老杨。
路遥难阻重游意,人品胜于菜品香。
重逢增才联友于曹妃甸席上奉赠(今韵)
欢宴大宅门,酌而聊逸闻。
点头夸赤蟹,咂嘴赞银鳞。
杨老情如海,曹妃义破云。
刘郎亦奇士,拂我洛京尘。
说明:一、题目中的“重逢”,实是第二次见,前一次见于增才联友来晋;增才联友,姓刘,名增才,滦南人。二、前三联大意:主人设宴于大宅门为客人洗尘,席间主宾边饮边聊,相谈甚欢;客人盛赞菜之丰美,主人讲了“杨老生生”卖宅救义弟和“曹娴”扶助唐军的义举。三、尾联“刘郎”,即刘增才联友;“洛京尘”即“京洛尘”,意指“功名利禄等尘俗之事”;上次他来晋,我俩第一次见面即如故人;君子之交,非关功名利禄,唯惺惺相惜耳。此联大意:赠才联友、杨老先生以及曹娴的侠肝义胆,令我省察到自身存在的不洁之处。作者简介:赵军,男,年生,山西省文水县人。现供职于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教育培训部附一
“大宅门杯?放歌曹妃甸”
全国征文大赛活动启事
曾经,曹妃甸是渤海湾中一座飘零孤寂的带状小岛,因了唐王李世民与爱妃曹娴的爱情故事而闻名天下;如今,曹妃甸又因了如画的湿地风光、旖旎的滨海风情、宏盛的大港气象、高端的滨海新城、蒸蒸日上的经济建设而引世人瞩目。这里,已成为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三个努力建设”的示范区、“三个走在前列”的排头兵、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圈的重要发展引擎……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曹妃甸、聚焦曹妃甸、热爱曹妃甸、歌颂曹妃甸,京津冀文学微刊与曹妃甸大宅门饭店、曹妃甸旅游行业协会联手,面向全国举办“大宅门杯?放歌曹妃甸”主题征文大赛。具体事宜如下:一、主办单位:曹妃甸大宅门饭店二、承办单位:京津冀文学微刊、曹妃甸旅游行业协会三、赞助单位: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大宅门饭店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四、征文时间:年11月25日至年1月25日,历时两个月。五、征文内容:1.回顾曹妃甸的历史文化,讴歌曹妃甸的发展变化,赞美曹妃甸的旖旎风光,展示曹妃甸的丰饶物产。可以是曹妃甸区域内的一地一景、一园一企、一村一街,也可以一物一品、一草一木、一鸟一鱼,怀古叙旧、写人记事、描景状物均可;2.歌颂赞美曹妃甸大宅门饭店或融入其元素的各类作品。六、征稿体裁:主要以散文、游记、报告文学、诗歌、诗词为主。七、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奖金元;二等奖3名,奖金各元;三等奖10名,奖金各元;优秀奖15名,奖金各元;等级奖同时颁发荣誉证书。写大宅门饭店的五绝、七绝作品择优另有薄奖。八、评比表彰:征文期间,《京津冀文学》微刊将选择刊发征文作品(与评奖无关);同时,“冀云新媒体平台”、“曹妃甸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