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中他驾驶轰6被歼6撞断垂尾,对方跳伞

(本文共字,阅读完成约需3分钟)

前言:年,他驾驶轰炸机与友军歼击机进行合练,轰炸机垂直机尾被歼击机撞断,方向舵失灵,升降舵受到严重损害,对外通讯联络中断。歼击机空中解体,飞行员跳伞获救。

他带领机组成员控制严重受损的轰炸机在空中飞行近70分钟寻找机场迫降,前两个机场均不具备迫降条件,终于在第三个机场成功降落,创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迹。

年,已升为中校团检查主任的他在一次训练中,由于地面指挥失误,飞机冲出跑道撞上障碍物爆炸,不幸牺牲。

他就是空军优秀飞行员孙鄂军。

孙鄂军

一、轰炸机与歼击机进行战术合练,轰炸机不幸被撞断尾翼

孙鄂军,年出生,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县人,为原空8师24团飞行中队长。

年11月2日上午,驻山西省文水县汾阳机场原空8师24团的一架轰-6飞机起飞,前往河北省承德市一带执行训练任务。机组成员共有6人,机长孙鄂军,副驾驶上官伟宏,领航主任杨镜秋,领航员李永山,通信长郭宝兴,射击员马海鹏。

空军轰-6型飞机

按照“歼轰合练”计划,由驻河北省承德市平泉机场的原空24师71团对轰炸机进行攻击,轰炸机实施摆脱和自卫。此训练计划早已下达,时任24师的马晓天副师长安排71团和平泉指挥所所长赵元金认真准备,团指挥所组织领航员和飞行员进行了多次协同训练并做好了预案。

因航线气象原因,训练计划一直没有实施,直到11月1日下午通知第二天正式合练。71团安排顾金康和公维宝两名飞行员执行该训练。11月2日早晨,71团指挥所所长赵元金、副所长赵永春及领航、通信、作战、标图、记时等各岗位人员全部就位,雷达、电台有条不紊运行,训练开始。

10:30,中队长孙鄂军机组驾驶的轰炸机准时进入训练空域,歼击机71团长机顾金康和僚机公维宝驾驶2架歼-6飞机升空,领航参谋李永平及时、准确引导歼击机进入有利攻击位置。距离轰炸机60公里时,长机顾金康发现轰炸机,双方接近开始合练。

空军歼-6型飞机

长机高速攻击,僚机掩护,轰炸机摆脱并进行自卫。双方攻防了几个来回,71团指挥所无线电台突然传来一声“不好”的叫喊,指挥人员赶紧问情况,回答是:顾金康驾驶的长机撞上了轰炸机!

指挥所马上乱作一团,领航参谋大声呼叫歼击机飞行员,标图员让雷达赶快搜索目标,所长赵元金从作战室飞奔到主室,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此时僚机传来消息:长机已在空中爆炸解体!飞行员顾金康被自动弹射出来,生死不明!轰炸机垂尾被撞断,正在下坠!

紧张的赵所长小声说道:千万别把大飞机(轰炸机)给摔了!

大飞机轰炸机没有摔。驾驶员孙鄂军和机组成员被撞得面面相觑,巨大的撞击之后他们迅速明白发生了什么。此时机身正呈45度角倾斜下坠,下降速度30米/秒。正驾驶孙鄂军赶紧往后拉操纵杆控制飞机,副驾驶上官伟宏和领航主任杨镜秋在一旁协助,但此时操纵杆只能推、拉到正常范围的1/3处,左右方向舵已完全失灵,通讯设备损坏,无法对外联络,发动机、副翼等仍正常。

孙鄂军

机组人员互相支持,紧张配合,靠着升降舵仅存的一点功能,机头慢慢向上抬起,从万米高空下降到距地面米处,飞机终于被改平了!

二、通讯设备损坏无法对外联络,轰炸机组只能自行寻找机场迫降,一口气跑了三个机场

远在山西省文水县的8师24团指挥所也一头雾水,对空联络突然中断,呼叫再无应答,怀疑发生了紧急情况,指挥所空气骤然紧张。作战参谋立即与空24师联系,才知道轰本团派去的轰炸机被对方歼击机撞了,立即上报大同空10军军部、北空。此时雷达显示目标在正常移动,判断他们一定在就近寻找机场迫降。但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根据航迹判断他们计划飞向哪个机场,与对方机场联系。

被撞断垂尾的轰-6

飞机暂时平稳了,油料还够,机组决定寻找机场紧急迫降。领航主任杨镜秋提供了最近的一个军用机场。6分钟后,孙鄂军驾驶飞机接近机场,由于无法与机场塔台取得联系,只能凭机组人员肉眼观察地面情况。下降到米,发现低空有云,视野不佳,又没有地面引导,无法降落,机组只得放弃,盘旋上升找下一个机场。

杨镜秋和领航员提供了第二个备选机场,这个机场距离当前位置最近,是个民航机场,飞行时间约需半小时,机组人员遂驾机赶去,能否在第二个机场降落没有一点把握,只能试。

孙鄂军

一路上,孙鄂军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这架没有“尾巴”的飞机“孤独”地穿越天空,无线电全程静默,没有地面指挥,没有空中呼叫,其他成员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同时祈盼这架飞机千万别再出任何差错,更希望下一个机场没有任何障碍,飞机能平安降落。

但第二个机场又让他们失望了。

第二个机场到了,飞机下降到米高度时,他们傻眼了!粗略数下跑道上及附近机坪上已有5架飞机待起飞或正滑向跑道,因为无法跟机场取得联系提前准备或净空,该机场此时不具备降落的条件。机组只能再次选择拉起无奈离去。

轰-6机型英姿

他们不停寻找目标机场,北空也在帮助他们联系机场提前准备,但是他们连续到达两个机场又迅即离开,两边打不到一块去,没有交合点,北空通讯指挥系统仍没有放弃努力,试图判断出他们的目标,提前通知机场。

机组此时上不沾天,下不沾地,象失群的大雁一样焦急地奔赴第三个机场——沧县机场。这个机场能不能迫降,只能看运气了。所有成员的心都在悬着,眼睛一眨也不敢眨地瞄向地面,生怕再错过这个机场。15分钟后飞机接近沧县姚官屯机场所在区域,开始下降高度。

今日沧县姚官屯机场

苦心人,天不负。所有人的眼睛都在搜索这个机场的地面情况,谢天谢地,云层、地面都适合迫降!领航主任杨镜秋打出四发信号弹,提请机场方面注意。机场也接到了北空的紧急通知,启动紧急情况预案,迎接这架飞机降落。

三、最后一刻,升降舵拉不动,机组再次面临严峻考验

这台命运多舛的轰炸机准备降落了。陌生的环境,没有指挥,没有地面引导,全靠一双肉眼搜索,迫降成不成功,全靠机组的本事了。对正跑道,飞机以俯冲姿态缓缓下降,起落架顺利放下,离地面几百米时,升降舵突然拉不动,机头抬不起来了!

这意味着飞机机头和前起落架将先着地,可以预见到的危险更可怕。副驾驶上官伟宏帮着拉,两人使出所有力量拉。没有选择,只有拉起机头一条路。谢天谢地!最后时刻终于拉起来了,飞机平安落地!

落地的那一刻,机组所有人的心落地了,压在他们心上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扔掉了。孙鄂军的心理突然放松了,稳稳地控制着这架多难的飞机在跑道尽头缓缓停下。

直到这时,机组所有人才敢放声庆贺。他们紧紧相拥在一起,激动的眼泪哗哗流了下来。

机场救援人员快速赶过来,看到这架“秃鹰”,个个惊得张大了嘴巴,难以置信这个样子还能飞回来。当得知他们一路颠簸,在前2个机场还折腾过时,向这个英雄机组发出无尽的感慨!

四、事件调查结果及相关人员后来情况

1、歼击机飞行员顾金康:获救。事件发生后,空军、北空、空8师和24师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和搜救组,歼击机飞行员顾金康跳伞后获救,降落在一个山沟里,去医院检查后无大碍,停飞休养。

2、本次事件责任:歼击机飞行员顾金康错误操作。调查两个团指挥所当日各种飞行记录,确定地面指挥没有问题,责任完全在于歼击机飞行员顾金康错误操作。顾金康自己也承认,当时自己立功心切,模拟俯冲攻击后没有及时拉起、脱离轰炸机,直接撞断其垂尾,并损坏飞机天线和部分升降舵。

3、英雄机组:荣立集体一等功。核心岗位的正、副驾驶和领航主任三人都记一等功;非核心岗位的三人都记三等功。

机组成员()

4、两名飞行员后续情况:顾金康一年后复飞,再次飞上蓝天;孙鄂军7年后不幸遇难。

年7月7日,已担任飞行团检查主任的孙鄂军任机长驾机出行执行任务。飞机起飞后,因尾喷管冒出较大黑烟,当日值班的地面指挥某副参谋长命令飞机停止飞行,此时飞机满载航油和炸弹,即将进入起飞离场的第二阶段,但机组还是执行了塔台的命令停车,飞机冲出跑道,撞上障碍物起火爆炸,前舱的三名人员机长孙鄂军、副驾驶马世民和领航主任江爱林牺牲,后三人侥幸离舱生还。

孙鄂军

结语: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一批批优秀飞行员砥砺前行。对于他们来说,牺牲不只在战场,也在训练场。

——全文终,谢谢您的阅读——

作者简介:我是“家在潢川”,一名喜欢军事、文史的70后。忠于史实,深耕10年对越作战历史和当代优秀军人事迹,文风质朴简练,喜欢阅读、写作、摄影、平面设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yw/115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