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文水人宁金阳ldquo北京探

“这是一条无尽长路它没有终点,天地之间我在寻找美好的明天。人生这条路总会有挫折,当太阳升起未来就在我眼前。多少次喜怒哀乐,多少次我想要哭,我对自己说,我决不认输!汗水和泪水全部抛在脑后,希望和荣耀把它藏心头......”这是宁金阳最喜欢的一首歌,也是他二十多年商旅人生的座右铭。

宁金阳,男,年2月生,文水县下曲村人,北京文水企业商会会员,北京晋善晋美油脂贸易公司总经理。

宁金阳出生于一个勤劳致富的农民家庭,父亲曾经营着一家豆腐坊,虽然规模不大,倒也家道殷实。年,宁金阳高中毕业辍学回家,虽然高考落榜,但他丝毫没有气馁。他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天生我材必有用。正在他思索着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时,父亲却在积极地为他张罗着娶媳妇,老人家打算等他成家后将生意交给儿子打理,不求买卖做大做强,只想早日抱上孙子。但是,宁金阳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他不愿窝在家庭式的小作坊里小打小闹,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的想法早就像一团烈火在他的心里熊熊燃烧,他想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于是,不顾家人的反对,撇下心爱的未婚妻,背着自信的行囊,他和几个老乡跑到北京闯荡,怀里,揣着偷偷借来的一万元高利贷,还有他年轻的梦想。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年轻时不知深浅,以为北京遍地是黄金,只要弯弯腰,就能发大财,结果......”回忆当年,宁金阳感慨着连连摇头。“记得那是年的春天,我们一伙年轻人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兴冲冲地来到北京,不顾长途跋涉的劳顿,一路打听找到八一剧场建筑工地,经朋友介绍,当了一天小工。没想到累死累活一天下来才挣15块钱,刚够伙食费,晚上连地下室都住不起!带的钱又不敢乱花,没办法,大家只好挤在菜市场的屋檐下凑乎了一夜。”当时的窘境宁金阳至今记忆犹新。

北京仲春的夜晚寒气逼人,再加上半夜里又下起了雨,他和伙伴们一个个淋得好像落汤鸡,冻得瑟瑟发抖。好不容易熬到天明,其他人说什么也不干了,纷纷打道回府,只有宁金阳选择了留下。

“因为我是和家里人吵翻了出来的,发誓不混出个人样绝不再见江东父老!天无绝人之路,我就不相信,我一个堂堂五尺高的汉子干不出一番事业!”

一场冰雨并没有浇灭宁金阳的创业热情,但却使他发热的大脑清醒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独自踯躅在春寒料峭的北京街头,远处隐隐传来阵阵歌声。宁金阳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打工不如自主创业。可是,干什么呢?望着苍茫天地,他一无头绪。

敢问路在何方?

循着歌声,宁金阳走进一家小店,也许是老天眷顾,店主竟然是文水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热茶热饭热被窝,驱散了他漂泊异乡的凄凉,更令他振奋的是,老乡提供的信息,使他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现在北京的粮油市场已经放开。民以食为天,买粮油虽然利润不大,但不愁销路...”这位老乡没想到,他不经意间的一招“仙人指路”,竟然成就了宁金阳的商业辉煌。

说干就干,就这样,宁金阳在老乡的指点、帮助下,很快就在华威桥农贸市场租了一间40平米的门面,开了一家“便民粮油店”,总算是在偌大的北京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处立锥之地。

可是,当宁金阳交了房租,买了一辆必需的平板三轮车后,傻眼了,带来的一万元已所剩无几。没钱进货怎么办?

“当初也是急中生智,连夜回家和对象偷偷一商量,立马结婚,目的就是筹款。”看到记者疑惑的目光,宁金阳狡黠而又不无得意地笑了笑,故意卖了个关子。“两家大人正巴望不得,赶紧筹办婚礼。按照当时的习俗,男家要给女家一万元彩礼钱。我们也算是闪婚。蜜月第九天,我就带着老婆陪嫁过来的一万元回到北京。”

“新娘子没意见?”记者忍俊不禁地问。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猴子满山走。老婆和我始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宁金阳自豪地说。

年3月份,又是一个春天,宁金阳的便民粮油店正式开张。“出门在外独自打拼,个中辛酸一言难尽啊!”宁金阳长吁短叹。“40平米的铁皮房,既是店铺,又是库房,吃喝拉撒睡全在里头。一块木板,白天搬到门口就是柜台,晚上铺上行李就是卧床。......条件艰苦倒是不怕,愁的是生意不起色。”

开张三个月,买卖冷冷清清,入不敷出,宁金阳有点沉不住气了。经过一番调研,他发现,阵地战不如运动战,守株待兔只会坐以待毙,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占领市场。于是,他改变了经营策略,变坐商为行商,每天主动往各家饭店送货上门,果然,生意日渐兴隆。

“俗话说:钱难挣,屎难吃。现在回想当初,我都不知道是怎么一步步熬过来的!当年我体重来斤,一三轮车我就拉30袋面,斤,15公里一口气送到,每天风雨无阻。人力三轮车啊!整整三年,我用坏了5辆车!”宁金阳大为感叹。

从年到年,宁金阳三年如一日,白天,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推销粮油,陪着笑脸,说着好话,看惯了世态炎凉,尝尽了人情冷暖;深夜,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租赁的蜗居,守着孤灯,咽着残羹,思念着远方的家人,舔舐着心灵创伤;清晨,他总是比太阳起得都早,擦干眼泪,重抖精神,奔波在首都街头,追寻着美好未来。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奋斗,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拼搏,就这样一步一个台阶地攀登,终于,宁金阳靠着自己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出类拔萃的经商才干,捞到了他商业人生的第一桶金——30万元。接着,他一鼓作气,批发面粉,倒卖大米...随着资本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宁金阳的雄心壮志也像苏醒了的火山一样酝酿着更大的爆发。

终于,年,经过几年的筹备,宁金阳注册资金万元,成立了“北京晋善晋美油脂贸易公司”,专营食用油批发。寒来暑往10年间,公司以质量谋生存,以诚信求发展,如今已成为中储粮指定单位,常年油脂储备达0吨,年销售量占到北京市场60%的份额,代理着“鲁花”、“绿宝”、“中粮”、“汇福”、“金龙鱼”等国内外72家的品牌,面对着北京市多家粮油散户,每年纯收入上百万元,连续多年被北京市政府评为知名企业。作为公司的总经理,宁金阳于年被北京市朝阳区粮油协会评为先进人物,还作为朝阳区粮油行业的唯一代表,受到过北京市副市长的亲切接见,央视第七频道曾专题报道过他的创业事迹。

宁金阳成功了。当记者对他点赞时,他却沉痛地说:“也许我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但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称职的父亲!”盯着记者诧异的目光,宁金阳平息了一下心情,继续说道:“当初光顾着做生意,老婆生孩子没及时送医,结果难产,母子的性命虽然保住了,但儿子因为缺氧,脑瘫了...如果老天爷给我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我情愿拿今天的成就换回儿子的健康...”说着说着,这个在苦难面前流血不流泪的硬汉眼睛湿润了。

记者有意岔开话题,询问他今后的发展蓝图。宁金阳渐渐从悲痛的情绪中缓了过来。“这几年河北人和东北人杀入北京粮油市场,对我们的冲击很大。有人悲观地说:文水粮油人要被淘汰了。可我不这么看。我通过参加北京科技大学的企业家培训,增长了不少见识。我认为北京的文水粮油人一直是一盘散沙,容易被人各个击破。面对竞争,需要整合,只有集团军式的作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说起生意经来,宁金阳侃侃而谈。“应对市场的挑战,我联合了二十几家文水粮油大户,成立了一个商业性组织叫‘北京探路者’,就是想打造一艘粮油行业的“航空母舰”,不仅能经受住狂风巨浪的考验,还可以为北京4万文水粮油人去开辟新航线,寻找新大陆!”宁金阳的两眼熠熠生辉。

这就是宁金阳——一个风霜雪雨勇搏激流的弄潮儿,一位踏平坎坷不停跋涉的健行者。采访最后,他意气风发地说:“创业没有终点,我永远在路上!”

编辑:马红梅冉艳娜责编:郝宏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ys/68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