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传说三十九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关于

文水:让天下女人扬眉吐气的地方

“女皇故里无双地,文水南徐第一村”。武则天的祖先于北魏太初年迁居文水。武氏家族在文水繁衍了十三代后,武则天出世。无论《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还是其他相关典籍,都清清楚楚写着武则天是“并州文水人”。父亲武士彟出身世代官宦之家,青年时期曾被汉王、并州牧杨谅举荐入仕,后杨谅谋反事发,武士彟受牵连逃回家乡,不得已进吕梁山做木材生意,因此大富。但他并不是一味图利的商人,而是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他痛感目不识丁的不便,便一边经商,一边在一位科举不第老先生的指导下精读经史。一次,李渊的部队路经文水,武士彟慷慨解囊给予资助,并在李渊父子部下谋得七品小文官,协助太原起事,在李率军向长安进发时,武士彟参加了先头部队,作战勇猛,屡建战功,被封为唐朝开国功臣。在李渊撮合下,武士彟续妻杨氏生有三女,次女即武则天。太宗即位后,武士彟即任工部尚书,后荣升利州都督。

据史记载,武则天一生两次回过故乡文水。第一次是12岁,随母回乡葬父。她在守孝期间,为家乡人民打了一口井,后来乡民习称武后井,一朝井水涨溢,形成“泌水河”,后来人称“神福泉”。这些遗址至今仍在。第二次是37岁,以皇后的身份同唐高宗回到故乡,拜扫了先祖坟茔,召见武氏亲族、故旧、邻人,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并为妇人赐物,为全县人免税,将8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封为“郡君”(正四品),“郡君”相当于是进士的级别,文水民间有句俗语“八十的老儿赛进士”,便是由此得来。武则天称帝建立大周王朝后,改文水县为武兴县,其意不言自明,她给文水百姓免除赋税,可见对家乡的一片深情。

至今,在文水县城北5公里的南徐村东还保留着一处古建筑群,就是全国唯一的女皇祠庙——武则天庙,它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则天庙始建于唐代,现存的建筑属于金代皇统五年重建,有正殿、东西配殿、东楼、钟鼓楼,以正殿、东楼为中轴线,对称布局。正殿在建筑艺术上采用了典型的宋代减柱法,用材简洁,结构精炼。正殿内只有两根柱子,又巧妙地用在神龛后侧,使殿内宽敞舒适,宏伟壮观。神龛上悬塑走龙保留着唐代风格,象征着武则天以女性称帝的特定意义。

另外,文水还流传着许多与武则天有关的民间谚语、民风民俗、民间故事。在文化局编辑出版的《文水民间故事集》中,与武则天有关的传说、故事有多个。

文水,就是女皇家族的发迹之地,也是中国女性文化的发祥之地。正是这块土地孕育了武氏家族“刚健有为,敢为人先,审时度势,通时达变”的独特文化,也正是这种融入血液的武氏家族文化,才塑造了武则天兼容并蓄、刚柔相济的伟大性格,才成就了她震古烁今、名垂青史的文治武功。她“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开创了“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大周气象,折射了大唐帝国的盛世威严,浓缩了女性文化的空前绝后。她的政治贡献影响甚广,她的艺术才能非同凡响……

作?者?简?介

王潇,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班学生。

指导老师:高忠严

审核校对:杨嘉昕

图文编辑:关志燕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作者或网络。

山西师大民俗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ys/6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