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巍巍吕梁山,承载着这方水土的厚重与辉煌;悠悠汾河水,述说着这方儿女的勤劳与智慧。
余年的沧桑岁月,孕育了灿烂的文明;平方公里的版图里,山川兼备,地肥水美。
这里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里,这里是女英雄刘胡兰的家乡。
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赋予了文水人热忱质朴的秉性;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造就了文水县享誉八方的辉煌。
牛肉、沙棘、白酒、果脯等美味驰名中外。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女皇贡梨”。
女皇贡梨盛产于文水县南安镇。该镇北接交城、清徐,东临汾河与祁县相望,素有“鸡鸣闻三县”之称。下辖22个行政村、余人,耕地余亩,属于典型的农业经济区。
这里气候宜人,民风淳朴。电影《咱们的退伍兵》的作者、人民艺术家孙谦就出生在这里。
南安人世世代代以农耕为生,种梨的历史源远流长。
相传,公元年,武则天登基称帝,家乡的百姓将南安梨果献上。女皇品尝后,龙颜大悦,赞不绝口,命岁贡以入,并赐名“女皇贡梨”。
女皇贡梨体大、皮薄、汁多、味美。南北朝大文学家庾信曾有《奉梨诗》盛赞其美:“接枝秋转翠,含情落更香。擎置仙人掌,应添瑞露浆。”
历史的车轮驶入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南安人用勤劳的双手谱写了一曲曲创业的诗篇,女皇贡梨这棵古老的“摇钱树”焕发出了新的勃勃生机。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女皇贡梨,这个昔日的皇家贡品,如今成了千家万户的可口美味。
亩的种植面积,南安成了华北最大的优质酥梨生产区,也成了文水最美的风景区。
每当春风吹绿了汾河沿岸,千树万树的梨花便竞相开放。
一棵棵梨树琼枝玉叶,素裹银妆。洁白的梨花似塞北的雪,像高天的云。花气袭人,暗香浮动。
整个南安如同人间仙境,被祥云围绕着,被花香笼罩着。
一个个婀娜多姿的南安少女就像一只只勤劳的小蜜蜂,穿梭在果林中,飞舞在花丛中,为一朵朵梨花授粉。
她们传递着春的信息,她们播撒着秋的希望。粉红的笑脸映着雪白的梨花,微风拂过,落英缤纷,多么富有诗情画意!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黄澄澄的女皇贡梨“千颗万颗压枝低”,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果农们全家老小一齐上阵,摘、挑、装、运,一丝不苟,有条不紊。渴了,啃一口酥梨,满嘴的甜蜜,满脸的喜悦。
整个果园都是欢乐的海洋!整个南安都是幸福的天堂!
然而,收获的只是过去,并不能代表现在和将来。勤劳智慧的南安人并没有陶醉于已有的成就,而是在奋力谱写历史的新篇章。
招商引资,做大做强,是南安人的不懈追求,更是文水科学发展的英明决策。
近年来,特别是县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文水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坚定不移地实施“一核三位五区”战略,咬定“深度创业、再造辉煌”的核心目标,坚持“统揽全局、高端筹划”的发展理念,构建“特色鲜明、业态丰富”的产业格局,为塑造文水美好形象、实现文水振兴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县委、县政府召开“请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招商引资恳谈会营造了亲商、重商、扶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开放透明的政策环境,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赢得了广大投资者的赞许和好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水正以她包容的态度、奔放的性格、开阔的胸襟、创新的理念,来书写再造辉煌的伟业。
站在历史新的起点,南安人也在用山一样的沉静和水一样的纯洁,涤荡着前进的尘埃,谋划着新的发展,寻求着新的机遇。
一个大展宏图的希望在这片热土上升腾。
大美文水,魅力南安,世界的目光正在向这里聚焦。
基地加农户加库存,种、贮、销多环节联动,诠释了协调发展可持续的真谛。
夏汾高速公路、大运高速公路、太中银铁路为南安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璀璨的梦想在这里流光溢彩,时代的骄子在这里纵情高歌,无限的商机在这里翘首等待!
摄影:贾建忠韩建武小石
制作:马红梅
编辑:张宏飞
责编:郝宏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