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烈酒白兰地与威士忌的由来

葡萄酒因唐代这句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而广被人熟知,但如果说中国人发明了白兰地,你一定会大为惊奇。更为惊奇的是他们用蒸馏葡萄酒的方法来制作白兰地。据史料证实,在中国,最晚于公元前2世纪便有人饮用葡萄酒。公元前年,汉代使者、旅行家张骞从巴克特利亚带回了优良的酿酒原料一一紫红色葡萄。不过,在此之间,《神龙本草经》中就已经有了用野葡萄和山葡萄酿酒的记载。

从冰冻的葡萄酒中可提取烈性酒最先是在中亚部落中被发现的。这些生活在极端寒冷条件下的人们注意到葡萄酒及另一些发酵饮料(如发酵马奶)被冷冻后,其间有少量的不冻液体,这液体就是酒精,它在饮料中的水冰冻后仍保持液态。张华在公元年所著《博物物志》卷五中提到:“西域有葡萄酒,积年不败,被俗云:可十年饮之,醉弥月乃解。”

新疆吐鲁翻高昌部落从公元52G年开始不止一次地把从“冰冻葡葡萄酒”中提取的酒作为贡品进献给中国(梁代)皇帝,用冰冻法提取酒精的技术后来逐渐被作为检验蒸馏酒精纯度的方法之一。公元年,叶子奇在《草木子》中叙述道:“每岁于冀宁等路造葡萄酒,八月至太行山中,辨其真伪,真者不冰,倾之则流注:伪者杂水即冰凌而腹坚矣”(《草木子》卷三下)。

冰冻葡萄酒的方法是由帕拉赛尔苏斯在《阿西多克西斯》一书中介绍到欧洲去的。此书书写于公元年,但到公元年才得以出版,并引引起欧洲人的轰动。他所描述的现象是如此奇异,此至于弗朗西斯.培根将信将疑地写道(于公元年):“据帕拉赛尔苏斯称,如把一杯葡萄酒放到严寒的窗外,杯子中间会留有一些质量较馏酒要纯的液体(当时用蒸馏提取酒精的方法已问世)。”

蒸馏酒或白兰地,在中国被称为“烧酒”。英文“白兰地”一词源于荷文“brandewijn”,德文称白兰地、酒精为“Branntweln”(烧酒),蒸馏器则被称为“ranntweinbrenner”(烧酒器)。上述词汇可能是由荷兰海员从中文“烧酒”一词直译而来。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烧酒”白兰地的酿制作了如下记载“用浓酒和酒糟混合起来放在蒸馏器中。加热后,蒸汽上升,用一容器放在下面接取凝集的滴液。凡是变酸之酒,都可用于蒸馏。现今一般是将糯米或粳米、或小米、或粘小米、或大麦先蒸熟,然后与酒曲混合起来放在瓮中酿造七天,再进行蒸馏。所产生出的液体像水一样清,其味极其浓烈。这就是蒸馏的酒精(酒露)。”

从这里,我们所看到的不仅是对如何酿造白兰地而且还是对酿制威土忌的描述。李时珍这段叙述发表于公元年,它是介绍有关酿酒最为详实的记录之一。中国从公元7世纪开始生产蒸馏酒,由于政府征收酒税,使得很多记载都相当朦胧隐晦。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非法私营酿酒业的国家。新朝皇帝王莽(公元9年至公元23年在位)将发酵业和酿酒业国有化。北魏(~)时期,政府对私营性酿酒业实行重税和严禁等手段限制私营性生产,甚至对私营者判以极刑。人们为遮掩官方耳目,不得不以假名来代称白兰地和威士忌,正如如现代兴起的“私酿劣酒”、“白色闪电”、“月光”一类代称一样,当时一类酒称“圣人”,另一类称之为“名人”。公元11世纪时,如果用自酿的“月光”款待客人时,你应该说:“请喝一口智慧酒!

西方首次发现酒精蒸馏法是在公元12世纪的意大利。当时酒被称为“燃烧之水”或“生命之水”。公元13世纪,有少数人提及酒精蒸馏,谈到了白兰地被蒸馏10多次可使酒精纯度达到90%的过程。从阿拉伯文派生出来的“酒精”一词是公元16世纪由帕拉赛尔苏斯引进的。康拉德?格斯纳在公元年以我们很熟悉的词句来赞美“生命之水”:“是的,它改变了我的爱它带走了我的悲痛与烦恼,它给人们带来了欢乐、理智和胆量。”这种能増进胆量、理智和欢乐的东西,中国人比欧洲人早饮用年。

《中医药膳食疗》这本著作:

1.重点将药食同源药物和保健品类药物在书中重点罗列出来,并记载了药食同源药物的常用药膳,药食同源药物在书中用*号标出。

2.按照执业药师的标准将临床常见病罗列出来,并对每种常见病进行辨证施膳,体现了施膳的常见性和实用性。

3.本书书后附有药食同源药物的彩图。

团队几年的辛苦奋斗,首次将种药食同源药物进行整理并加上常用药膳,希望能为大家合理施膳提供参考,为大健康发展尽一份力。这本书也是首次将药食同源进行整理,市场到目前为止还没见到这样的书籍。

中医药膳食疗

提供药膳养生指南

商务合作或咨询其他事宜请联系: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哪家医院好
中医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ys/3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