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Googl涂鸦主题为“芦笋季开始了”。
(图片截自网络)
每年的4月起至6月24日,是白芦笋的收获期。
(图片源自网络)
与羽毛白(戳:德国
转眼入秋,羽毛白又来了!)一样,又是一道期间限定的美食,是被全世界的美食家惦记了一整年的心头好。
在这两个月间,芦笋季拉开序幕。欧洲各大超市在醒目的位置摆满芦笋及荷兰酱,一些传统德国餐厅也会隆重推出专门定制的各式芦笋菜单及套餐。
摄于.4.25
EDEKA超市摄于.4.30
慕尼黑Viktualinmarkt摄于.4.23
慕尼黑IKEA餐厅(图片截自ika.d)
今年德国IKEA的芦笋季已经开始,至.6.21。
摄于.5.11
斯图加特,WMF门口在卖芦笋,也是难理解。芦笋
Asparagus/Spargl
(图片源自网络)
芦笋通常分白/绿两种(紫芦笋为另外一个品种,见后文),由种植方法不同所致。绿色芦笋长在地面上,可以得到阳光的照射进行光合作用;白色芦笋则埋在土里生长。因此绿色芦笋香味十足,而白色芦笋则更加细腻。
(图片源自网络)
因为白芦笋只有4-6月两个月的产期,加上需要悉心培育,并只能人工采摘,所以十分娇贵,价格比绿芦笋高,也被称为“白色金子”。
采收工人往往需要从黎明到黄昏都待在种植场,因为芦笋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每小时可以增长1cm。太长或太短都会被视为次极品而卖不出好价钱。有些农场主甚至给芦笋搭建了地暖产房,通过地下管道将热水源源不断地引入土壤中的植物根部,以让芦笋在合适的温度下生长。
而且前两年种出来的芦笋都不成形,剪掉后要等它再长新的出来,要到第三年才像样,可以拿去卖,但这种情形只能维持到第四、五年,再种又不行了,一块地等于只有一半的收成。
(图片截自纪录片《Uprootd》第7集)
(图片截自纪录片《城市之胃》第5集德国弗赖堡)
关于白芦笋的出现,传说当年一场大冰雹毁掉了芦笋田,农民被迫只能吃埋在地下部分的芦笋,然而人们却发现这部分芦笋口感更鲜嫩清甜,随后人们才开始通过各种办法让芦笋不受到太阳照射,培育白芦笋。
白芦笋的魅力不仅在于它鲜美清新的味道和丝滑的口感,还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叶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及低卡路里,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清热利尿,是全面的抗癌蔬菜,被誉为“蔬菜之王”及“十大名菜之一”,获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尤其是德国人。
(图片源自网络)
王室酷爱白芦笋,从前也只有王室吃得起,所以在德国白芦笋被称作皇家餐食。白芦笋在欧洲的扩散与“太阳王”路易十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传芦笋原产于地中海中东部及西亚和北非,为罗马人所熟知。到18世纪,路易十四将其发扬光大。他为了全年都能吃到白芦笋,曾命园丁在暖棚中种植白芦笋,以做到全年供应。
另一位热衷白芦笋的君王便是普法尔茨选帝侯卡尔·特奥多尔。这位君王为了吃到新鲜的白芦笋,甚至在自己位于Schwtzingn的避暑行宫花园中也栽种了这种“王室蔬菜”,现如今Schwtzingn成为了“世界芦笋之都”。
(图片源自网络)
AdrianCoort年作品《白芦笋静物》,藏于荷兰RijksMusum。
现在全球有超过10个白芦笋产区:意大利、德国、法国、秘鲁、日本及中国等。品质最好的产区仍是在欧洲,包括德国的黑森林州、意大利的维尼托地区、法国的阿尔萨斯省等,这些产区的土地肥沃且含有丰富矿物,加上和缓湿润的海风。形成绝佳的白芦笋生长环境,所出产的白芦笋以鲜甜细腻见称,只需以简单的食材配搭,便能凸显其天然的鲜甜味道。
德国传教士在约年前将芦笋引入中国山东种植。因为价格关系和海外需求,我国芦笋一直是出口定位的。
(图片截自网络)
曾经国内只有最高级的饭店,才会有龙须菜这种原料和相关的几个菜式,那还只是白芦笋罐头。梁实秋曾写过一篇《龙须菜》大谈其美味,尤以当年致美斋的糟鸭泥烩龙须为人间至味,“龙须菜”即芦笋在清朝时京城中的旧称。大约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绿芦笋进入中国国内市场。
梁实秋《雅舍谈吃》(图片截自网络)
(图片源自网络)
紫芦笋也偶有见到,若削掉外皮,会发现其内里是淡绿色的。紫芦笋起源于意大利,如今多产自美国。由于其含糖量高于白绿两种芦笋,而粗纤维含量是最少的,故而比较清脆可口,在欧洲饮食中通常被用作“餐后水果”,是唯一可以生吃的芦笋品种。
“上等芦笋有阵幽香,细嚼后才感觉得出。提供一个办法让你试试,那就是生吃芦笋了!只吃它最柔软细腻的尖端,点一点酱油,就那么送进口,是天下美味之一。”
——蔡澜《食材笔记》
芦笋之路
在芦笋季的这两个月间,除了超市与餐厅,德国很多地区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期间将会有庆典、美食节及售卖亭,并选出每年的“芦笋女王”。德国人甚至开辟了两条以芦笋为主题的度假之路和博物馆。
Badisch-Sparglstrab这条路线始于年,长约km,从世界著名的芦笋之城Schwtzingn开始,经过Rilingn、Karlsruh、Rastatt一直延伸到Schrrzhim。
下萨克森州的芦笋种植历史悠久,这里每5名德国人就有一人在种植芦笋,Burgdorf、Ninburg、Braunschwig、Gifhorn等芦笋种植城镇都是这条线路上具有代表性的路标。
图为“世界芦笋之都”Schwtzingn市中心的铜像。
(图片源自网络)
今年5月5日Schwtzingn将庆祝其周年的芦笋种植历史,就是前文提到的当年普法尔茨选帝侯因酷爱芦笋,命人在这里——自己的避暑行宫花园栽种这种“王室蔬菜”,芦笋从此美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