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九州青州之ldquo弥河rdqu

  4月28日,青州文化艺术节暨中国(青州)国际文化艺术品博览会在当地开幕。除文房四宝、油画等展区,中国农民画精品展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搁在几年前,马秀花还是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画画对她而言,只是小时候的一个爱好。年弥河镇组织开办农民画创作培训班,旨在挖掘本地农民画的历史传统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马秀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了班,却越学越有兴致。“政府请老师来培训,才知道以前自己画的画都没有层次感,多是比着别人的画。”马秀花说,几次培训下来,感觉脑子里多了不少东西。她试着将儿时农村生活的场景画在纸上,没想到外面的人对这个特别感兴趣。

  同样在年,弥河镇高标准建设了乡镇综合文化中心,设立专门的农民画创作室。马秀花每周到创作室6天,农忙时可以干完活再过来。她平均每周创作两幅画,一幅画可以卖到元左右。

  作为纯手工的绘画作品,弥河镇的农民画坚持原汁原味,题材多为农村人的日常生活场景。画师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来画,作品完成后在镇文化站开的网店销售,也可通过当地的画廊售卖。

  通过全面考察和多次调研,弥河镇在年成立了农民画工作领导小组和镇文联,并设立农民画协会,编制了《弥河镇—年农民画产业发展规划》。为提高民众对农民画的认知度,弥河镇还组织人手逐户印发了《弥河镇农民画明白纸》,召开农民画推进动员会,组织多场农民画进村入户宣传活动,鼓励和吸引具有创作热情和绘画功底的农民参与到农民画创作中来。同时,依托人文和地理优势,弥河镇高标准建成了九龙峪农民画培训中心、农民画创作室等3处培训创作机构和弥河镇农民画院、农民画展览室两处农民画活动中心。

  为夯实农民画发展基础,弥河镇还将农民画发展情况列入年度村级考核内容,提高各村发展农民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镇财政累计投入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发展农民画产业,从鲁西书画院聘请5名专业绘画老师,对学员进行为期一年的免费培训。截至目前,弥河镇已累计培训学员余名。

  “通过培训,绝大多数学员能够独立进行农民画创作,其中有不少学员的作品已对外出售,《银瓜香》、《摘樱桃》、《罗门笺》等多幅作品成功售出,每幅作品平均价格在元左右。”弥河镇文化站站长魏春涛说。

  在发展农民画过程中,弥河镇深刻认识到品牌效应的重要性。为此,当地坚持在农民画发展中“树品牌、做项目”,发挥村“两委”在发展农民画产业中的带头作用和各村书画爱好者的引导作用。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弥河镇先后壮大了桐峪沟、大涧堡、赵疃等11个农民画专业村,培育了“风景农民画”“民俗农民画”等四大类农民画特色品牌项目。魏春涛说,通过农民画专业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了大批农民画爱好者加入到创作队伍中来,极大地开拓了农民画产业的发展前景。

  青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郑玉章介绍,经过半年多的发展和探索,弥河镇农民画产业已经从起步逐渐走向成熟,探索出了一条“免费培训、独立创作、成熟销售”的发展路子,形成了“政府运作、市场买单、群众受益”的发展格局。

  魏春涛介绍,当地下一步将探索“订单式”的农民画发展模式,逐步建立农民画销售“订单为主、辅以直销”的市场化运作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民画市场化程度。同时探索建立农民画电子商务销售渠道,利用“淘宝”“京东”等平台,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

  目前弥河镇正在探索成立农民画研究组织,以期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魏春涛说,在创作题材上,之前我们已充分挖掘镇上的民俗风情和地域特色,把弥河银瓜、水沟黄桃、赤涧草莓等弥河镇标志性产物融入到农民画的创作中,精心创作出能够表现弥河镇民俗民风、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在创作技法上,弥河镇鼓励创作者凭着自己对农村生活的感受、体验以及炽热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用真挚泼辣的表现手法、夸张的造型、浓厚绚丽的色彩,表现农村生产生活的景象。

  有专家认为,目前弥河镇农民画的发展重点在于扩大民众受益面。魏春涛说,今年镇上将继续抓好培训工作,加强宣传发动,强力培养一支农民画创作队伍,带动农民发家致富。同时将桐峪沟村、刘家村等打造成农民画专业村,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发展家庭作坊式的农民画产业链,形成农民画“块状”发展格局,让群众“就地创作、就地增收”。此外,弥河镇还打算将农民画发展与旅游产业深度结合,探索以农民画参观、体验创作、购物消费为一体的农家休闲旅游模式。

弥河镇乡村旅游

(一)九龙峪景区

九龙峪山群位于博山城区正西方向,距中心路西首两公里处,因有九道山岭宛如九条苍龙俯冲直下聚首在伊家楼村而得“九龙”之名,气势非凡。远观似一道天然屏障,屹立于博山城西,保一方风平浪静,又如九条威严巨龙,俯卧博山之巅,镇守西部群山。九条山脊相夹形成8条山峪,自南向北为伊家峪、刘家峪、封山、包公峪、大桃峪、小桃峪、叉峪、直峪。其中以封山最为出名,因清同治年间官府封山造林立碑于此而得名,山势磅礴,植被茂盛,景色怡人,峪中山顶更深藏百年古刹“吕祖庙”一座,香火鼎盛,且此峪为九龙峪群山进山门户,经后人口口相传,此峪由封山改名为九龙峪,故提及九龙峪泛指九岭相连而成的山群,具体指的是此封山一峪。

九龙峪植被资源丰富,佳木葱茏,满目苍翠。乔木以刺槐、山榆、桧柏、黄栌为主,树下又有杂木丛生,植被丰厚,不见山肤。山葡萄长势尤为旺盛。如臂葡藤,攀援于林木之上,又间或垂挂于此,俯仰交错,编织而成天然篱阵,形成独特的森林景观。春来花香遍野,夏至绿树成荫,秋观红叶漫漫,冬赏翠绿点点,站在山顶往东博山城区尽收眼底,往西群山绵延一望无际,是名副其实的西部山群入口门户,当地人自古倡导封山护林。现存有清同治13年封山石碑,可见一斑。近年以来,当地村居着眼长远之计号召广大百姓造林育苗,保护生态,整体生态环境更加和谐。

有山城“茶马古道”之称的博莱古道自此起联通莱芜章丘等地,在古代交通尚未发达的情况下,依靠人力,马,驴等运输方式完成了各种商贸交易,曾经的山城繁茂一时,现这条古道依旧保存完整,部分遗迹也清晰可见。因独特传统文化风味和便利的地理交通位置,博莱古道也以成为户外徒步穿越履行爱好者的必选之地,粗略统计仅周六周天,从九龙峪出发经博莱古道进行徒步穿越的“驴友”就达千人之多,来自东营、滨州、张店、高青、桓台等不同地市区县。

九龙峪山顶下方有一天然石洞,相传当年八仙之一吕洞宾在此修炼得道,后人依洞建有吕祖庙供奉香火。吕祖庙始建于乾隆39年,后历经嘉庆15年,道光19年,宣统2年3次重修,规模日渐完善,一度香火鼎盛。但由于战火和历史原因,惨遭摧毁,只得见残垣断壁,破败不堪。幸于年,由伊家楼村村民委员会牵头,经多方善人捐助重修吕祖庙,恢复香火,时逢重大祭祀,好不热闹。

关于九龙峪吕祖庙的传说很多,《博山县志》载"西冶街某,因岁暮债务丛集,避居于九龙峪吕祖庙中,擎一壶酒而往,家人不期也,四出踪迹,月余始得之,因共还。然月余不食,人咸异之。某日自居庙中,即昏昏不辨晨夕,每饥渴即饮酒,月余以来,惟恃此耳。言己,视其壶则空空矣。危而能安,知为神佑,由此奉吕祖益虔。"民间也有类似吕祖显灵的传说。

(二)圣水峪森林公园

圣水峪森林公园位于山东省青州市南郊弥河镇境内,距青州市区12公里,距临朐县城7公里,该公园是青州市生态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公园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历史遗迹较多,近几十年的封山育林使得森林茂密,动植物物种繁多,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处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森林公园,极具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

圣水峪森林公园------潍坊市级森林公园。位于青州古城南10公里处的弥河镇上院村,是集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因宋朝开国黄帝赵匡胤在此养过病,而赐名养老园,后称养老院。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积淀丰厚,自然风光与人文资源相得益彰,各种景点多达30多处。自然景观主要有:紫阳洞、玄武洞、三叠泉、金女湖、阎王鼻子、龟背石等;人文景观主要有:修真宫、千年古槐、衡高唐王墓、清凉老母庙、白衣观音庵、天主教堂、翰林院等。风光秀丽,天然雕饰。

(三)黑虎山水库

控制流域面积为K㎡总库容为万立方米,副坝坐落于二阶台地上,坝体按均质坝填充,边坡1:2.25~1:3,坝顶高24m。坝下是厚的黄土亚粘土坝基,亚粘土至基岩是4—6米的砾卵石层。坝基防渗利用坝钱60-米处的自然沟,开挖至基岩回填亚粘土作为截渗墙,与坝前天然沟亚粘土铺盖联合组成坝前防渗体系。黑虎山水库自年以来运行了42年。期间最高水位达.38米,在防洪灌溉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青州市的经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弥河镇地方特产

(一)弥河银瓜

弥河银瓜,又称为贡品银瓜,是甜瓜类中最为优良的品种。产于弥河两岸沙滩,瓜皮银白。品种有大银瓜、小银瓜、火银瓜、二性子等,其中以大银瓜为最佳,是国内稀有白皮甜瓜品种。弥河银瓜,亮如银,甜如蜜,既脆又香,以其优异的品质闻名于世。

简介

弥河镇位于青州东13.5公里处,弥河沿西境由南向北流经10公里。在弥河滩种植银瓜,昼夜温差大,糖份积累快,含糖量高,生产的银瓜具有香、脆、甜的特点。早在清乾隆年间已成为朝廷贡品。近年来,该镇依靠瓜农的努力:仔细挑选瓜种,认真晾晒选好的瓜种等多种方法,不断提高银瓜产品质量。先后通过了省级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注册了“弥银”牌商标。年在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又获得名牌产品奖。

弥河银瓜是甜瓜的一个优良品种,皮白,味香,其主要产区在青州市弥河河滩。最适宜种银瓜的地段为南起石沟河、北至谭坊镇吕家庄,共20公里长。瓜田是弥河沙滩和白河地,这里地下水位仅1.5~2米,光照极强,水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因此,银瓜逐渐形成了表皮洁白、个大、肉脆、味甜、香气浓郁等特点。

瓜中佳品

弥河银瓜是甜瓜的一个品种,有“瓜中佳品”的美称,因皮色银白而得名。青州银瓜呈长圆筒形,柄部稍长,长六寸左右,果面有纵沟,中部凸起成棱,脐部稍大。成熟时瓜皮略呈乳黄色,瓜肉白嫩,含糖量一般在8-15%。

青州市弥河镇恰好处在泰沂山脉和渤海冲积平原的交接部位上,境内“半山半洼”,河渠纵横,几十里的弥河两岸,有大面积的白沙滩。由于光照强、水源足、昼夜温差大的自然环境,能促进瓜叶的光合作用,创造较多的养分;晚上气温低,瓜叶呼吸减慢,又便于积蓄养分。银瓜逐渐形成了表皮洁白、个大、肉脆、味甜、香气浓郁的鲜明特点。弥河银瓜果实呈现短筒形,顶端稍大,果脐突出,白皮、白肉,肉质细而脆。经化验,一般可溶性固形物8-13%,每百克瓜中含总糖6.75克,其中含蔗糖3.75克,果糖1.75克,葡萄糖1.25克,含维生素18.6克,含总酸0.克。优质银瓜成熟后,香气扑鼻,清脆甘甜,一米高落地,碎如鸡卵。从而形成了青州银瓜一甜、二香、三脆的独特风味。同时也是青州弥河银瓜含糖量高的主要原因。

历史传说

相传,在清朝初期,有一次弥河涨大水,有人从河水里捞出一个白皮甜瓜,食之味美可口,便留种精心栽培,逐渐成此优良品种。此瓜盛名已久,在清朝乾隆年间,就被列为进奉皇帝的“贡品”。

种植区域

主要种植区域是流经青州的弥河的河滩。巨弥、西沙营、小官庄村、大关营、大张计、姜家楼、小张计、冢子庄、东南营等村庄,其中大关营所产的银瓜是正宗的弥河银瓜。年在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又获得名牌产品奖。不过要想再创名牌,更上一层楼,必须加大对外宣传克服存储难的瓶颈。

(二)弥河镇曾氏中医

小章庄“曾氏中医”黑虎山水库东不远处,即为小章庄村。立村于路北向阳处,石河自水库而下,一水环抱,曲送有情,村内自古至今,人才辈出。章庄村虽小,却有一位大中医。在村内东西干道上,有一处曾氏中医门诊远近驰名。多年以来凭望闻问切的扎实功夫,专治疑难杂症,无不药到病除。附近乡邻皆尊称其为活神仙,一位大娘热情的跟我说,哪里不舒服了就到这给拾掇拾掇,一拾掇就好。因其疗效好,花钱少,药材地道,口口相传的好口碑,也常有外地患者慕名前来,亦常常应邀前往外地坐诊,远到江苏,省内的日照,威海等地。曾氏中医系祖传技艺,家族行医百年,七岁起即跟随父亲学习,十三岁已能替人开药。医院校学习毕业,对中医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多年以来又四处求学,广泛交流,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辩证扎实,药到病除。望闻问切辨寒热虚实丹膏丸散调杂症疑难: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妇科病,男科病,不孕不育,皮肤病,及各种慢性病疑难杂症,及亚健康的调理。

扫描下面







































北京治白癜风花多少钱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ys/28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