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委员!又来看进度啊!”“李书记,咱一定要保证施工质量啊!”10月26日,南武乡南明阳村村委大院里正是一派繁忙景象,拉砖、运水泥、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笔者在南武乡组织委员白震的陪同下前来南明阳村采访,村支部书记李玉成正在村级服务中心的工地上忙碌。
“党员们平时没有活动的地方,村里要是开个大会就更转不灵了,而且还影响村里的发展,好不容易招回一家客商,人家一看咱这破破烂烂就没下文了。”提起村委的办公条件,李玉成一肚子的心酸。南明阳村有多人,不算太大,但也不小,村民们七七八八的事情都得找村委会。村委会原有八间瓦房,为上世纪八十年所建,年久失修,遇到阴雨天气,常常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前来办事的群众苦不堪言,既影响干群关系,也影响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李玉成和村委主任成绍商量,“维修一下得花八、九万”,“补丁摞补丁,也实在不是个长久之计”,他们决定狠心把房子推了重盖。有了这个主意,李玉成马上召集村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没想到,大家伙一呼百应,对“拆了重盖”这个事纷纷表示赞同。
现在,村级服务中心的建设是南明阳的“头号工程”,大家都盼望着能早日看到这座拔地而起的崭新小楼。在工地现场,一位老人吸引了笔者的目光,只见他站在工地上,左瞧右看、远望近瞅,对工程的关心溢于言表。李玉成告诉我们,他是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文德宝。“宝叔,您老又来看咱的小楼啦!”“玉成啊,这砖好啊,结实!”“那当然,宝叔您眼力好!马上就有咱们的阵地啦。”不仅如此,李玉成还告诉我们,南明阳还有多位英雄人物:刘胡兰的入党介绍人吕雪梅、抗日女英雄李重英……村级服务中心建成后,将设立一个“红色展览室”,将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李书记,村北的芥菜快收完了,你去看看吧!”“好啊,这就去!”刚刚巡逻回来的村民成培明喊道,闻听此言,笔者和李玉成一同前往菜地。出了村委大院,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干净平整的水泥路延伸至每家院落屋舍,道路两旁的柳树在秋风中摇曳生姿,金黄的柳叶随风舞动,好像在一支庆祝的舞蹈。整齐的农家小院分列两侧,还可听到院内小孩子的打闹欢笑声,好不惬意。李玉成告诉我们,村委引进保洁公司机制,通过签约外包的形式,由一个专业保洁公司统一“一把扫”,招聘本村七、八位妇女与公司签订合同,用先进的管理方式为村民带来干净舒适的环境。在南明阳,保洁人员每周一、周四早上八点就开始全天候地对村里主干道、横街内巷进行大清扫,确保垃圾不落地。在管理上,村委还制定无职党员定岗定责制度,指令一位专门的质量督导员,不间断对村里保洁情况进行检查。
说话间,已经来到了芥菜地,刚收的芥菜像一个个白胖娃娃,挤挤挨挨地躺在一起,好一派丰收的景象。南明阳有耕地多亩,长期以来,村民依靠种植玉米等传统作物,辛劳一年却收入不多。年,村“两委”经过外出考察,吸收85户农民,成立了三森农牧专业合作社,流转本村土地余亩,发展以甜糯玉米为主的种植、加工、冷冻、销售产业。现在,合作社有糯玉米加工生产流水线两条,产品贮藏冷库立方米,急冻低温冷库立方米,大中型配套农业机械5套。经过几年的甜糯玉米开发发展,实现了甜糯玉米发展科技化、集约化、机械化、产业化、高效化,带动农民户,通过种植、加工项目为当地农民创造了余个就业岗位,让农民切切实实尝到了特色种植的“甜头”。
在糯玉米加工车间,几位工人正在检查、装箱,61岁的贫困户文扣明既在这里打工,又是合作社的股东。年,他把自家的8亩地流转给合作社,除了工资,每年年底还能得分红,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这都要感谢支部给我们找的好项目呀!过年我打算换台新电视!”说起现在的生活,文扣明按耐不住地激动。
“传统玉米一亩地大概可以收入0多元,糯玉米则至少收入元,九月份糯玉米收完后,还可以再种一茬芥菜,咱们农民终于通过土地实现了发家致富。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越来越好,咱还不得铆足了劲儿干!”村委主任成绍信心满满。
村庄美了,产业兴了,农民富了,南明阳崭新的面貌让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幸福生活正像五月的花儿一样,越开越灿烂。在南武乡党委书记石凤鸣和乡长武建国的眼里,十九大精神一定能引领南武乡南明阳等村阔步跨进新时代......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