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文水县 >> 文水新闻 >> 山西美食上贤饼

山西美食上贤饼

上贤饼

传承古法饼行天下

在三晋食谱中,人们永远记得,一种叫上贤饼的食品。它以香甜可口的地方风味,讲诉着流传千年的动人故事。

在吕梁山东麓,太原盆地西缘,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叫上贤。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先民耕作安居,繁衍生息。上贤村有一座始建于北魏时期的梵安寺,寺内的无基砖塔——上贤塔,属于国家级保护文物。上贤村流传的千年传统美食——上贤饼,是文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传,上贤饼起源于唐朝。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北征凯旋,内地经商的吐鲁番人献饼祝捷。高祖李渊笑指明月,说出了“应将胡饼邀蟾蜍”的佳句。

女皇武则天登基后,太子李显一度出家避难,在梵安寺隐居。当地张家献饼,太子尝后赞不绝口。后李显即位,常派人到上贤村取之,赐名上贤饼。

千百年来,上贤饼一直在上贤村一带流传。逢年过节,家家架烤炉制作,将上贤饼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

张宝亮,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多年在外经商,年成立山西晋鹏商贸有限公司,年回上贤村成立文水晋鹏食品有限公司。他继承祖传秘方,成功注册了“上贤”商标。

文水晋鹏食品有限公司遵循古法,倡导绿色,是一家立足原生态的集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民营企业。公司的主打产品上贤饼,通过严格的生产管理和创新的技术研发,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绿色时尚食品。上贤饼推向市场后,屡获消费者好评。

在这里,上贤饼的每一道工艺都遵循着古老的手工传统。

上贤饼以小麦粉、核桃仁、花生仁、白芝麻、红白糖、菜籽油、大豆油等为原料,经纯手工制作和传统方法烤制,成品色泽金黄,鲜亮诱人,松软酥脆,香甜可口,风味独特。

上贤饼的制作可分为选料、调粉、拌馅、成型、烤制五大步骤,20多道工序。

第一步,选料。精选的上等小麦粉,色白筋道,无添加剂。选用的核桃仁、花生仁,颗粒饱满,衣正仁白。挑选的芝麻饱满干净,无杂质、无霉变,脱皮处理。红白糖味纯色正。菜籽油色鲜色清。

第二步,调粉。按精准比例,将一部分白面发酵,加进碱面和苏打,调好品味,再将一部分面加进菜籽油、大豆油拌成油面,二面合一揉匀成为包皮面。

第三部,拌馅。按比例将炒白面、红白糖、碎核桃仁、碎花生仁、菜籽油、大豆油放在一起,拌匀成馅。

第四步,成型。以纯手工制作,将包皮面捏成小碗状,加进一定比例的馅料,包口后擀压成圆形饼状,表皮涂上蜂蜜,撒上芝麻即成,也可以根据要求捏成各种形状的工艺饼。

第五步,烤制。在火炉上放一个砂鏊,砂鏊上放一个铁鏊,铁鏊上再扣一个砂鏊。待下面砂鏊烤到半红时,翻扣到铁鏊上边,上面的砂鏊挪到下面继续加温。饼在中间的铁鏊上受烤,分上下火烤制,并辅助针扎饼面放气。砂鏊上下翻动,反复几次,目测饼子熟透便可出炉。新出炉的饼,松软香甜,放置一段时间后酥脆可口,常温下可保存三个月左右。

上贤饼分精品礼盒、桶装礼盒、中端礼盒、塑料袋装、牛皮纸袋装等系列包装。它不仅是餐桌上令人难忘的一道美食,更是敬老贻少、馈赠亲友的一份精致手礼。

上贤饼技艺已流传千年,因其动人的历史传说和独有的地域特色成为中华传统食品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上贤饼与梵安寺景点的有机结合,丰富了这一传统美食的文化内涵。不可复制的区域优势,源远流长的美食文化,赋予了上贤饼强大的生命力。

张宝亮先生和他的晋鹏食品公司传承上贤饼传统工艺,致力于挖掘整理、弘扬推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让流传千年不衰的上贤饼走出吕梁,走向山西,走向全国。

赞赏

长按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
身上有得了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xw/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