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师倒计时:77天
1、3个月小儿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易惊、夜啼、多汗、枕秃。最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哪一期
A、激期B、初期C、维生素D治疗中D、恢复期E、后遗症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根据维生素D缺乏性佝倭病的病程进展可分为以下三期:1.初期:神经兴奋性增高(烦躁,睡眠不安,易惊,夜啼,多汗等症,并可致枕部脱发而见枕秃);2.激期:骨骼——①头部:乒乓球感,方颅,臀形颅,囟门较大且闭合延迟,乳牙萌出迟;②胸部:软骨串珠状,肋软沟,肋下缘外翻,鸡胸,漏斗胸;③四肢:“手镯”及“脚镯”,开始行走后,(“O”型)或(“X”型)腿,长骨可发生青枝骨折;④脊柱:脊柱后凸或侧弯畸形,骨盆畸形,肌肉改变——坐、立、行等运动功能发育落后,腹部膨隆如蛙腹;⑤神经系统——发育落后;3.恢复期:体征改善;根据题干中患儿的临床表现可判断,该期是初期(B对ACDE错)。
2、足月儿,生后9天黄疸加重,体温不升,拒奶,呕吐,精神萎靡,前囟平,面色发灰,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脐带已脱落,脐窝有少许脓性分泌物,肝肋下2cm,质软,脾肋下1cm,为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血型B、血常规C、尿常规D、血培养E、血清胆红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患儿除了黄疸加重,精神状态差之外,其它各系统未见异常情况,根据该患儿的临床表现,最可能的诊断应该是病理性黄疸,可通过血清胆红素水平的高低来确诊,凡血清胆红素足月儿达μmol/L(12mg/dl)应警惕发生小儿胆红素脑病的危险(E对ABCD错)。
3、患儿,4岁。高热8小时、呕吐4次、惊厥2次于8月中旬入院。查体:T40℃,BP46/18mmHg,昏睡,皮肤呈花纹状,肢端冷,面色苍白,腮腺不大,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腱反射亢进,为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脑脊液检查B、血气分析C、血常规及培养D、大便常规及培养E、大便培养找原虫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可总结出该患儿现有的问题有:发热,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休克体征;结合临床和患儿年龄,初步推断患儿可能是发生了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中毒型痢疾多见于2-7岁的儿童,常突然发病,开始时只有高热,体温可达40℃,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口唇指甲青紫,皮肤常出现花纹,呼吸浅而弱,可反复出现惊厥,多数孩子没有腹痛,腹泻和呕吐,少数孩子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无脓血,除上述症状外,若出现休克症状的叫休克型,表现为脉膊细弱,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少尿或无尿;诊断是通过肛门取标本或以盐水灌肠取材作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D对ABCE错)。
患儿,女,14岁。近半月出现全身水肿,血压/70mmHg。检查:尿蛋白(+++),透明管型2-3个/HP,血红蛋白g/L,24小时尿蛋白3.5g。
4、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肾炎B、慢性肾衰C、慢性肾炎D、肾盂肾炎E、肾病综合征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该患者水肿,大量蛋白尿,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3.5g(正常人每天尿中蛋白质一般为40~80mg,常规尿常规检查不出),血红蛋白正常(青少年正常值~g/L),尿中透明管型,应考虑患者是肾病综合征(E对);急性肾炎的典型病变是于咽峡部、皮肤等处链球菌感染后发生水肿,血尿,蛋白尿等症状,本题题干中未提及前驱感染(A错);慢性肾衰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B错);慢性肾炎是由多种不同病因、不同病理类型组成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为病程长、发展缓慢,症状可轻可重,多有一个无症状尿检异常期,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蛋白尿、镜下血尿,可伴高血压和(或)氮质血症,及进行性加重的肾功能损害(C错);肾盂肾炎大都由细菌感染引起,一般伴下泌尿道炎症(D错)。
患儿,女,14岁。近半月出现全身水肿,血压/70mmHg。检查:尿蛋白(+++),透明管型2-3个/HP,血红蛋白g/L,24小时尿蛋白3.5g。
5、为明确病变类型,应进行的辅助检查为
A、尿液检査B、血液检查C、肾功能检查D、肾活检病理检查E、肾B超检查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临床表现和体征只能给出可能病症的大概范围,如需确诊,必须通过肾组织活检病理检查,肾脏疾病的种类繁多,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许多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的组织学改变并不完全一致,当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不明,考虑是否继发于全身性疾病者需通过病理检查来确诊(D对ABCE错)。
患儿,女,14岁。近半月出现全身水肿,血压/70mmHg。检查:尿蛋白(+++),透明管型2-3个/HP,血红蛋白g/L,24小时尿蛋白3.5g。
6、应用泼尼松和环磷酰胺治疗后,尿蛋白仍为(+++),水肿无减轻。最好采用
A、加大泼尼松(强的松)剂量B、换用地塞米松C、输入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D、加用环孢素AE、加用吲哚美辛(消炎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糖皮质激素用于肾脏疾病,主要是其抗炎作用,可减轻急性炎症时的渗出,稳定溶酶体膜,减少纤维蛋白的沉着,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减少尿蛋白漏出,但当效果不佳时可增加环孢素A一同使用,环孢素属于强效免疫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T辅助细胞及T细胞毒效应细胞,临床上主要用于肝、肾以及心脏移植的抗排异反应,也可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同用,治疗免疫性疾病(D对ABCE错)。
患儿,男,8个月。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4天,呈弛张热。查体:精神萎靡,皮肤可见荨麻疹样皮疹,白细胞明显升高,有核左移,胸片呈现多发性小脓肿样阴影。
7、该患儿最可能的疾病是
A、腺病毒性肺炎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C、真菌性肺炎D、支原体肺炎E、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发热多呈弛张热,咳嗽、呼吸皮肤可见猩红热样皮疹或荨麻疹样皮疹,外周血中白细胞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有核左移并有中毒颗粒,胸部X呈浸润影、小脓肿、肺大疱或胸腔积液等,患儿临床表现说明有肺部感染的发生,白细胞核左移说明有化脓性感染,结合胸片特点,考虑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B对);腺病毒肺炎发热多为稽留热,咳嗽剧烈,肺部X线可见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A错);真菌性肺炎表现为持续发热、咳嗽、咳痰(黏液痰或呈乳白色、棕黄色痰或血痰)、胸痛、消瘦、乏力等,X线检查无特异性变化(C错);支原体肺炎可表现为发热,刺激性干咳,胸部X线可为肺门阴影增浓或支气管肺炎改变或间质性肺炎改变或均一的片状影(D错);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重者可有三凹征出现,X线表现为小点片状、斑片状阴影(E错)。
患儿,男,8个月。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4天,呈弛张热。查体:精神萎靡,皮肤可见荨麻疹样皮疹,白细胞明显升高,有核左移,胸片呈现多发性小脓肿样阴影。
8、该患儿出现了呼吸困难加重,烦躁不安,高热,面色青灰,左肺叩诊实音,可能发生了
A、中毒性脑病B、脑水肿C、肺水肿D、肺脓肿E、脓胸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葡萄球菌性肺炎来势凶猛,个别病程较为缓慢,有时形成慢性肺炎或慢性肺脓肿,临床症状与肺炎球菌性肺炎的临床症状相似,葡萄球菌性肺炎的特点是容易引起反复寒战,组织坏死伴脓肿形成和肺囊肿(大多见于婴幼儿);该患儿病情加重,左肺叩诊为实音,最可能发生的是肺脓肿;本题注意与“脓胸”相区别,脓胸患者查体可见发热面容,有时不能平卧,患侧胸部语颤减弱,叩诊呈浊音并有叩击痛(D对ABCE错)。
患儿,男,8个月。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4天,呈弛张热。查体:精神萎靡,皮肤可见荨麻疹样皮疹,白细胞明显升高,有核左移,胸片呈现多发性小脓肿样阴影。
9、抗感染首选
A、甲硝唑B、利巴韦林C、病毒唑D、新青霉素ⅡE、制霉菌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发热多呈弛张热,咳嗽、呼吸皮肤可见猩红热样皮疹或荨麻疹样皮疹,外周血中白细胞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有核左移并有中毒颗粒,胸部X呈浸润影、小脓肿、肺大疱或胸腔积液等,说明患者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抗感染首选新青霉素Ⅱ(苯唑西林)或氯唑青霉素(氯唑西林)(D对);甲硝唑用于治疗肠道和肠外阿米巴病、阴道滴虫病等,目前还广泛用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A错);利巴韦林(病毒唑)用于病毒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BC错);制霉菌素能抑制真菌和皮藓菌的活性,对细菌无抑制作用(E错)。
A.新生儿肝炎B.母乳性黄疸C.先天性胆道畸形D.新生儿溶血病E.新生儿败血症
10、黄疸1周内出现,黄疸退而复出,并进行性加重,发热伴有全身中毒症状。最可能的诊断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黄疸特点表现为生理性黄疸出现不退或退而复现,且逐渐加重,多于出生后2~3天出现(E对);新生儿肝炎多由病毒引起的宫内感染所致,多由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而就诊,大便由黄转为淡黄,且多于出生后2~3天出现,但无全身感染症状(A错);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出生后3月内仍有黄疸,表现为非溶血性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一般不需治疗停喂母乳3天后,黄疸可明显减轻,多发生于出生后1周(B错);先天性胆道畸形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2周出现黄疸,逐渐加深(C错);新生儿溶血症是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其黄疸在出生24消失内可出现并迅速加重,并伴有贫血及肝脾肿大症状;但无全身感染症状(D错)。
雪狐狸
一个有温度
专业的护考平台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