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先驱
张琴秋
红军惟一女师长
张琴秋,学名张悟,张琴秋是著名的红军女将领,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长征期间,曾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等重要职务。
建国后,张琴秋担任了纺织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在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解放军将领传》中,专门介绍了张琴秋,视她为没有军衔的红军将领;《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中,认定张琴秋为红军唯一的女将领;“文革”爆发后的年,因受残酷迫害,这位杰出的女性毅然以死抗争;年平反昭雪,徐向前元帅亲自主持了她的追悼会。
刘胡兰
14岁躺在铡刀上
刘胡兰,别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4岁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5岁英勇就义,毛泽东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英雄。
江竹筠
老少都称她江姐
江竹筠,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人,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共产党追认的女烈士。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年,彭咏梧在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任上战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
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位于重庆的国民政府军统渣滓洞集中营,遭酷刑仍拒屈、拒不交出军统所要的中共地下党情报;年11月14日,重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重重包围之际,被国民政府军统于渣滓洞监狱所杀并毁尸。
年9月江竹筠入选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
赵一曼
红枪白马女政委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年8月被捕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年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