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日报文水县概况

文水县位于山西省中部,西倚吕梁山,东临汾河水,总面积.4平方公里,距离太原76公里。全县管辖12个乡镇,个行政村,总人口为43.07万人。文水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开始在西峪口一带狩猎采集、繁衍生息。春秋时期,境内设立了平陵邑。到了隋朝时,取文谷水(文峪河)流经境域之意,更名为文水县。自秦灭赵后设立大陵邑以来,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历经了几多沧桑巨变,使文水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文水人民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的优秀品格。文水县自古就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古有子夏、武则天、狄青等重要历史人物,今有刘胡兰、张稼夫、周拉奴等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他们都为文水的人文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建置历史

文水县历史悠久,据从本县上贤村和西峪口出土的石斧、石刀、陶器、穴居房屋等实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代,本县的先民就已开始在这里定居、生息和繁衍。春秋时期,本县为晋国宗室祁氏之田。周敬王六年(公元前年),魏献子当政,将祁氏之田分为七县,本县称为平陵邑,司马乌为平陵大夫。战国时,周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年),本县属赵国,称大陵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年),置大陵县,属太原郡。西汉时,名为大陵县,属太原郡.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建立新朝,将大陵县改名为大宁县。东汉时,建武元年(公元25年)改大宁县为大陵县,属太原郡。三国时,名为大陵县,黄初元年(公元年)改太原郡为太原国,本县仍归其管辖。两晋及十六国时期,先是属晋;晋建武元年(公元年),属前赵;大兴二年(公元年),属后赵;光寿二年(公元年),属前燕;建元六年(公元年),属前秦;建兴九年(公元年),属后燕。北魏初,仍名为大陵县,属太原郡。太平真君九年(公元年),从寿阳县迁移过来三千户人口,定居于大陵城西南十里处,改大陵县为受阳县。因本县在寿阳县的西面,故又称西寿阳县,属太原郡。北齐、北周时,名为受阳县,属太原郡。隋朝初期,名为受阳县。开皇元年(公元年),改太原郡为并州,本县属并州。开皇十年时,因境内有文谷水(文峪河),其水波多纹,故更名为文水县,仍属并州管辖。唐朝武德三年(公元年),本县由并州划归汾州;武德六年又划归并州;武德七年又归汾州;贞观元年(公元年),复归并州。武则天称帝后,于天授元年(公元年)将并州置为北都,改并州为太原府,将本县改名为武兴县,与晋阳并立为京县。神龙元年(公元年),复名文水县,属太原府。五代十国时期,本县先后归后唐、后晋、后汉及北汉管辖。宋朝太平兴国四年(公元年),本县属并州。嘉祐七年(公元年),改并州为太原府,属太原府管辖。金国天会六年(公元年),属河东北路太原府管辖。元太祖十三年(公元年),废太原府,置太原路,本县属太原路。大德八年(公元1年),改太原路为冀宁路,又属冀宁路。明朝洪武元年(公元年),废冀宁路,置太原府,本县属太原府.清朝时,本县一直属太原府管辖。民国元年(年),废府治,由省直辖。民国3年,省下设道,本县属冀宁道。民国16年,废道制,归省直辖。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翌年4月,抗日民主县政府在交城县米家庄成立,属山西省第二行政公署。年12月,晋西事变后,本县完全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区,属晋西区第八专员公署。年10月,文水县和汾阳县对内合并为文汾联合县,对外时两个县的名称仍存在,属晋绥边区行政公署第八专员公署。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撤销文汾联合县,本县先后属晋绥边区行政公署第八专员公署、吕梁行政公署第八专员公署、晋中行政公署第二专员公署管辖。年5月,撤销晋中行政公署第二专员公署,划归太原市政府管辖。年9月,省下设专员公署,本县属汾阳专员公署。年4月,撤消了汾阳专员公署,归属榆次专员公署(后改称晋中专员公署)。年11月,汾阳、文水、交城三县合并为汾阳县,文水县改称文水镇,设有汾阳县文水镇办事处。年9月三县分置,恢复了文水县建制,归属晋中行政专员公署。年5月,成立了吕梁地区革命委员会(现称吕梁市政府),文水县归其管辖至今。

地理环境

本县西高东低,可分平原、丘陵和山地,东部平原,海拔在米以下,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方便,人口密集,为该县主要的粮棉产区,中部黄土丘陵区,面积较小,这里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海拔在米左右。西部山区山高坡陡,多呈东西走向,大部分生长有松树和混合林,主要山峰有五龙庙、百花崖、闻则峪山、大东沟垴、大肚崖等,海拔在至来之间,其中县境西北的五龙庙为最高,海拔米。境内主要河流有汾河、文峪河、磁窑河、三道川河等。汾河流经县境东部,是本县与祁县、平遥县的边界河。文峪河发源于关帝山,由北峪口入境流至开栅镇,再向南流入汾阳市。磁窑河在本县境内汾河与文峪河之间,与汾河平行流入平遥西北部。三道川河则系文峪河支流。

气候及农业

文水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10度,一月均温--6度,七月均温22度,年均降雨量毫米,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下旬,无霜期至天。本县气候因受地形影响,区域差异较大,以大陵山为界,西部山区冬长夏短,冬寒夏凉,空气湿润,雪雨较多,属中温带湿润区;东部平原四季分明,春季温差较大,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多雨多涝,降温较快,冬季寒冷干燥,风多雪少,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区。境内的文峪河、磁窑河、汾河三条河流纵贯南北,河渠纵横,灌溉条件便利,灌溉面积达56万余亩,占耕地面积的92%,适宜于粮棉等作物生长。从历史上看,本县粮棉除自给外还销往境外,被列为全省粮棉十强县之一。

自然资源

目前发现的矿藏有煤矿、石灰岩、铅、银、铁、石膏等,现已开发利用的有煤、铅、石灰三种,煤储量约5.2亿吨,石灰储量约70多亿吨。森林:境内的林地总面积为亩,其中归本县所有的为亩,天然经济林木有6万多亩,其余为灌丛林地。野生植物和乔木有:山桃、山杏、木瓜、山核桃、山梨等。菌类植物有:猴头、木耳、蘑菇、羊肚菌等。另外还有沙棘及各种中药材,其中沙棘年产量达1万吨以上;西部山区则蕴藏着优质的天然矿泉水。

各乡镇管辖的行政村

凤城镇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南关村、北关村、私评村、土堂村、岳村、冀周村、韩村、章多村、龙泉村、堡子村、桑村、桑村营、南徐村、南峪口、宜儿村、方园村、武午村、大城南、里洪村、东旧村、西旧村、旧城庄、沟口村、北武家坡、集灵源、靛头村、大圪堆、半峪村、泉泉寺、任家坡、马家庄、沿磨村、吕家山、前周村、后周村、前庄村、河底村、贾家山、成家山、曹家山、牛家沟、苏家岩、庄头村。开栅镇开栅村、北徐村、中舍村、文倚村、武陵村、宋家庄、樊家庄、北峪口、西峪口、苍儿会、温家庄、下庄村、程家庄、林海村、李家庄、上王家庄、麻峪口、陈家庄、李家会、崖底村、寨子沟、岳家庄、下庄村、龙兴村、海岸村、陷家沟、大村、贺家塔、付家庄、李家嶂、崖头村。孝义镇孝义村、东夏祠、西夏祠、北夏祠、桥头村、乐村、马东村、马村、上贤村、平陶村、南武度、北武度。马西乡马西村、神堂村、穆家寨、河西村、牛家垣、康家堡、孝子渠、赤峪村、中渠村、南武家坡、大南峪、小南峪。西城乡西城村、东城村、杭城村、武良村、东石候、新庄村、新立村。南武乡南武村、东庄村、西庄村、南明阳、北明阳、西明阳、麻家寨、武家寨、杨家寨。南庄镇南庄村、韩弓村、麻家堡、信贤村、洪曲村、洪义村、吴村、温云村、温云营、横沟村。南安镇南安村、小南安、北白村、谢家寨、孟家庄、北胡村、榆林村、东北安、西北安、北安庄、南白村、高车村、西社村、杨乐堡、王川堡、东郭村、西郭村、于家堡、郝家堡、闫家堡、西南社、西韩村。刘胡兰镇刘胡兰村、新崖底、保贤村、保贤庄、贯家堡、邢家堡、云周村、南胡村、王家堡、城子村、大象村、东堡村、北贤村、赵村、索家堡、上曲村、上段村、水寨村、伯鱼村、门世村、炮守堡村、新堡村、段城村。下曲镇下曲村、下曲庄、梁家堡、南贤村、青高村、朱家堡、寄谷庄、武家庄、石永村、永乐村、苏家庄、田家堡、忠义村、南齐村、北齐村、南辛店、北辛店、徐家镇、石家堡、杜村、杜村庄。北张乡北张村、南张村、上河头、武村、东宜亭、西宜亭、南武涝、北武涝、苏家堡、郑家庄。西槽头乡西槽头、东槽头、百金堡、裴家会、王家社、尹家社、狄家社、闫家社。

文章版权?独家报道不得转载









































白癜风专业医院
白癜风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xw/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