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文水神雕大侠翟起康

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jdsb/190423/7082970.html

近年来,从《大国工匠》《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意外走红带给我们的感叹与感动,到国人在海外排队抢购奶粉、马桶盖带给我们的自省与反思,再到“工匠精神”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带给我们的欣喜与振奋,工匠精神如涓流入海,渐渐在各行各业形成共鸣,在全社会汇成共识。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热切地呼唤工匠精神。这是“中国制造”向新高地冲锋时高高举起的旗帜,是中国工商业文明向新境界进发时必不可少的引擎。呼唤并弘扬工匠精神,首先就要向那些在平凡中铸就伟大的优秀劳动者致敬。为此,萱萱特开辟专栏“指尖上的文水”,推介一批文水的“工匠”,让大家一起来感受文水人的工匠精神。

本期人物:翟起康

与翟起康相识已经很多年了,他鹤发童颜,神情飘逸,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格外引人注目。翟起康自幼习武,身板柔韧健壮,用“站如松,坐如钟,走路一阵风”来形容他最贴切不过了。他经常着红色的唐装或白色的道服,眉宇间慈和友善,一副优雅自得,飘飘然于物外的姿态。很有江湖侠客的风采。

来到翟起康的工作室“品珍堂”,还未进门,他就笑哈哈地迎上来,双手自然张开搂我的肩膀,顺势拍拍我的背。猛然间我想起妈妈,她曾经常用这个动作表示对我的呵护,霎那间我泪眼模糊。无奈母亲与我已天人永隔,就连梦中也很少相见了。

看着屋子里琳琅满目的雕件挂图,我的眼睛醉了。她们如芙蓉出水自然天成,或雄健,或飘逸,或狂放,或冷峻,个个昂首挺胸,自信而超然。那气宇那风度像极了她们的主人。看着满脸和气与包容的翟师傅,我的心醉了。他是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他是一个“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人,我由衷的敬佩——

年,翟起康出生于文水县南齐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幼聪明好学,练得一身家传武功。年,他光荣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炮某部服役。凭着自己敏捷的思维和矫健的身手,翟起康很快从众多士兵中脱颖而出。他先是通讯员,后到侦察连,再后做事务长管理后勤。他以诚为本,乐于奉献永不止步,甘于平凡默默坚守。

与此同时,翟起康业务素质大大提高,武术比赛获得全军第一,万米长跑、跳高、跳远也取得好成绩。六年的军营生活,燃烧了翟起康的青春也磨炼了他的意志。他深深懂得:人之道,为而不争;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年,复员回乡的翟起康在南齐中学当了一名体育民办教师,教武术,练书法,是他生活的主旋律。武术和书法,一文一武两项技艺在翟起康这里融会贯通,边悟边学,边学边得,他讲究心手双畅,一气呵成。

年进了县城的翟起康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流,有模有样地做起了烟酒副食专卖,营业地点选择在流动人口多的文水县汽车站门口,当时老百姓抽的芒果烟、大前门烟,他每盒只挣2分钱。他和嫂子夫唱妇随,同甘共苦,这不正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所歌颂的美德吗?辛苦了几年后,他终于在县城买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房,总算真正在城里立住了脚。

看着新房雪白的墙壁,躺在舒服的大床上,翟起康感慨万千,他的眼眶湿润了。想想以前租房住的情景:一家三口挤在一张小床上,动一动吱吱呀呀响半天,每逢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床单被罩总是泪涟涟的,心酸呀!“感谢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啊!”时至今日,翟起康还是那么地由衷感叹。

幸福的日子总是充满希望。

年,一部讲述改革开放的热播剧《修竹湖的故事》深深吸引了翟起康,剧中主人公用灵巧的双手雕刻竹片、树根,将自己的创意与实物完美结合起来的思路使他脑洞大开。他想:我也有一双灵巧的双手,也能雕刻,雕出意象派的作品,利润可比卖烟多多了。说干就干,翟起康背起行囊,上山下乡寻找原材料,挖掘树根。回家后,精心观察,细致打磨,一块朽木不日就变成一件光芒四射的艺术品。心灵手巧的翟起康辛苦着、收获着,累着、快乐着!他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了契合点,愉快地享受着。

改革开放导致经济发达,大众的消费观念随之转变,生活情调日益丰富,艺术品投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xw/62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