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是一个典型资源型城市,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上个世纪末煤炭市场的火爆带给了吕梁发展的机会,在当地,煤焦企业成为主要的经济产业,也因此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作者:张燕吕梁最近空气不错。比起省会太原时不时会出现的灰霾色,吕梁的环境看起来似乎没那么糟。除了春季时偶尔会出现的沙尘天气,在大部分居民的印象中,吕梁的天空大都是一片纯粹的蔚蓝。今年5月,因环境污染严重,环保部约谈吕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要求对小企业乱排和大型企业停运环保设施等问题进行整改。吕梁市也成为新环保法施行以来山西省唯一被约谈的城市。10月中旬,《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吕梁市环保局了解到,被约谈后几个月来,吕梁市对全市范围内的重点工业企业采取了限产整顿的方式,关停取缔了县区范围的“土小”企业(污染重、规模小、使用土方法生产的企业),同时加大了生活污水处理管网建设。目前,吕梁市环保综合整治工作已完成了近70%。两名市委常委带队进京“被约谈”约谈前,今年4月,环保部华北环保督查中心在吕梁市各县区进行了突击检查,尤其是几家大型企业。此次在约谈中因停运环保设施而被点名的中阳钢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回忆称,环保部华北环保督查中心来得十分突然,而当时的几个脱硫塔“正好因故障暂停作业”,被抓了个正着。5月12日,环保部华北环保督查中心主任刘长根在北京约见了吕梁市相关负责人,包括吕梁市委常委马文革、常书铭,吕梁市副市长李润林,吕梁市环保局等12个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书记、县长和环保局长等。约谈中,刘长根指出了督查中发现的多个问题,包括部分区域面源污染严重,“土小”企业问题突出,工业企业污染触目惊心等。其中,刘长根还对一些擅自停运环保设施或环保设施运行不正常的工业企业污染点名批评,包括山西省交城县华岳玻璃有限公司、文水县振兴化肥有限公司、晋阳煤焦(集团)公司、中阳钢铁有限公司等。环保部要求吕梁市政府在15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整改方案上报环保部。在距离期限截止还有一天的时候,吕梁市副市长李润林、吕梁市环保局局长刘玉云带着整改方案再次来到北京。但是这份耗时两周的整改方案被环保部直接驳回了。吕梁市环保局文教中心主任李兵兵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第一份整改方案被驳回的主要原因是环保部认为该方案没有落实到具体问题,整改任务没有“拉条挂账”,要求吕梁市重新修改整改方案,将具体问题落实到各县(市、区)、各部门,明确整改要求与时限,明确责任人。今年6月,端午节后,刘玉云再次带着修改后的整改方案上京。这次的整改方案花去了近三周时间,其间,吕梁市环保局多次与辖区内各县市区环保负责人面谈沟通,并责令分别上报整改方案。这一次,刘玉云终于可以“轻松”回家了。第一份“整改方案”为何被驳回?第二份“方案”为何能通过在吕梁市环保局,《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见到了前后两次分别提交的《吕梁市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相比上百页的第二份整治方案,第一份整治方案只有薄薄几页纸,上面列出了环保部华北环保督查中心发现的主要问题,要求各县市区结合自身问题开展整治行动,并成立了由市长亲自带队的行动小组,但对于具体环境问题并没有分类,也没有责任划分。而在第二份整治方案中,不仅列出了环保部华北环保督查中心提出的51项环境问题,而且“举一反三”排查梳理出了涉及面源污染整治、污染减排项目建设、工业企业环境问题8个方面共个问题。这些问题分类明确,大到脱硫除硝设备建设,小到建筑工地轮胎冲洗装置的安装都罗列清楚,对各县市区对各自问题整改的任务、要求、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也有具体要求;个别复杂的环境问题不仅涉及到了当地环保局,城建、水利部门也都有责任要求。之所以会出现前后两份截然不同的整治方案,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被环保部约谈,一开始也没有引起各县市区环保部门的重视。大多企业的污染情况,各县市区环保局都“心中有数”,但是一来并没有像过去一样污染严重;二来对当地支柱型大企业,环保局也无能为力。尽管年年都有节能减排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几家大型企业一起想办法“凑数”达标。因此一开始面对约谈,各县市区还未曾认识到事情的严峻性。此外,政府的方案、公文都有一定的版本参照,第一份整改方案只是遵循了历年类似文件的“规律”。直到方案被否,这次约谈才真正引起了各县市区的重视。
整改冲刺:“哪怕有天大的困难,也得先完成了任务再说”据了解,在第二份方案通过之后,吕梁市政府连续下达了《吕梁市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等5份文件。在被点名的重点县市区及重点企业,市长董岩亲自到现场进行了调研和督促指导。根据下达的“两方案三通知”,各县(市区)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县(市区)长为直接责任人,11个市直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则负督促督办的直接责任。一名县级环保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样的严令下,“哪怕有天大的困难,也得先完成了任务再说。”在吕梁市下属的几个县(市区)环保局,记者分别看到了针对各自问题的整治实施方案。这份摆在各县(市区)环保局长案头的方案中,清楚地标记着哪些企业已经于哪一日关停取缔、整改进度以及验收时间。据中阳县环保局副局长任建伟介绍,自从环境问题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关于整治行动完成情况基本上是“每月一报”,吕梁市环保局督察人员也会定期到各县市区督查验收完成情况。据吕梁市环保局统计,截至7月底,该市范围内个环境问题已完成整改个。其中,环保部督查提出的51个问题已完成39个。此外,吕梁市还关停取缔“土小”企业62户,整治重点工业企业个,将8座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率由不到60%提高到平均70%以上。在重拳治理后,吕梁市的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根据山西省环保厅提供的数据,1—7月份,吕梁市区二氧化硫、PM10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比1—5月份下降了24%。在山西省环保厅9月22日发布的山西省1—8月份空气质量排名中,吕梁以环境质量综合指数6.21的成绩名列前三。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走访了吕梁的离石区、岚县、兴县、中阳县及文水县、孝义市。在石料厂居多的中阳县,由于国道穿过中阳县,多数厂房都是沿道而建,再加上过往拉煤的大车多数也经过这一路段,道路扬尘问题一直很严重。据了解,6月以后,由于多数沿路厂房都修建起了防沙抑尘网,目前扬尘问题已得到很大改善。在岚县和兴县,两家非法“土小”企业——兰羊珍制胶厂和乔家沟储煤厂都已经人去厂空。据当地民众介绍,这两家企业早在7月就已经被当地政府取缔,尽管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是当地乡镇仍然会有督查人员巡视,以防“死灰复燃”。“土小”企业情况最为严重的县区,是这次被环保部点名批评的文水县。吕梁市环保局排查的个环境问题中,共有82个涉及非法排污的“土小”企业,其中,仅文水县就有45个。据当地环保部门介绍,6月初文水县对所有的“土小”企业采取了全部断电的方法。记者走访中发现,当地的“土小”企业多为私人榨油坊、土石灰窑和土砖窑。现场仍然可以看到污水渠,但是坊内明显已经很久没人作业了。此外,文水县的其他环境问题比起吕梁市其他县区也格外严重,仅文水县就排查出个环境问题;除“土小”企业外,在此次整治活动中榜上有名的重点工业企业也有家之多。自6月开始,当地玛钢企业炉型小于5吨的,全部按政策要求关停;50多家非法储存运输煤焦油的小企业全部取缔。文水县环保局一名李姓督察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整个吕梁市,文水的经济情况排在末尾,过去为了鼓励生产,很多企业都是默认‘先生孩子后上户’,手续不全也在当地投产了。这次停产整顿以后,一律按照要求,没有环评手续不能复产。”
吕梁被约谈背后:市及区县均现GDP和财政收入负增长
以前,因为企业发展好而污染;现在,因为企业不景气而污染吕梁市是一个典型资源型城市,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上个世纪末煤炭市场的火爆带给了吕梁发展的机会,在当地,煤焦企业成为主要的经济产业,也因此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孝义市为例,该市的焦化年产能达到万吨,占山西省焦化产能的1/10,占全国焦化产能的1/20。山西省环保局数据显示,年,孝义有47个焦化项目,但只有9个有环保手续。孝义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焦化产业无序发展区域、最重的焦化项目环境违法区域。据当地人回忆,当时驾车进入孝义,隔着车窗都能闻到浓重的臭鸡蛋味,天空中烟囱低空飘舞着滚滚黑烟,地面上煤尘比黄土都多。糟糕的环境现状换来了严重的惩罚措施。年8月,山西省环保局下达命令,暂停对孝义市建设项目的环境审批。年1月,国家环保总局对吕梁实施区域限批。在此背景下,年,吕梁开展了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环境整改行动,仅离石区,就有3家上亿规模的焦化厂被强令关停。此后,吕梁的环境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数据显示,与年相比,年孝义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由78天增长为天,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吕梁当年的环境问题是因为企业迅猛发展,如今“卷土重来”,却是因为企业经营不景气。记者在当地走访得知,由于近两年来煤焦市场不景气,孝义市辖区范围内的焦化厂、洗煤厂停业率高达90%,故而此次并不在整治名单之中。离石区也遭遇同样的情况。在整治方案中,除被环保部点名的大土河煤焦集团存在脱硫设备老化和乱倒垃圾的问题外,离石区大多数环境问题都属于面源污染,即无序堆放物料、非法洗沙及路面扬尘。煤焦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吕梁市的支撑型产业。面对目前煤焦、钢材市场的持续低迷,吕梁的经济情况并不乐观。年1—4月份,吕梁市财政收入负增长43.83%,13个县(市区)中有8个GDP呈负增长。面对糟糕的经济形势,老化环保设施无力更替、问题环保设施维修困难和关停环保设施,是整治前吕梁市工业企业的普遍现状。部分县(市区)大气污染随经济下行而严重反弹。此次在整治行动中由于脱硫设备不合格而被点名的一名焦化厂老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随着焦炭排污新标准的推出,原有设备与新标准要求差距较大,又正好赶上经济不景气,“不是企业不愿意更换维修,而是根本换不起”。而对一些环保设施达标的企业来说,在生产中偷关环保设施已经成为这两年来不得不“养成的习惯”。在孝义市一家煤焦集团,据厂内工人介绍,年前耗资千万新建的脱硫塔实际很少运行。“现在一吨焦炭毛利润也就几十元,脱硫设备一旦运行起来,一吨焦炭成本立马就上涨了60元。本来就已经白菜价了,开起来我们只能赔本了。”经济不景气与环保整治的“恶性循环”怪圈面对此次环境整治,吕梁市各县(市区)环保部门一方面积极应对和落实,同时内心也是“有苦说不出”。经济下行,官场塌方式腐败,主要企业负责人被带走调查,吕梁市这两年来可谓风雨飘摇。面对全市据不完全统计近80%的停产率,财政收入一再减少,部分县(市区)有传言称已出现依靠借款来发放工资的情况。一些受访者表达了对经济不景气、环保整治背景下企业“恶性循环”的担心:一方面企业不得不全面整治来获得继续生产的资格;另一方面,企业又面临着资金匮乏,无力整改及整改后利润空间所剩无几的困境。此次约谈被点名批评“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中阳钢铁有限公司,曾是去年吕梁官场塌方式腐败的中心之一。董事长袁玉珠被带走调查后,这家曾经闻名山西的“十里钢城”出现了担保借贷塌方、银行抽贷和经营困难等情况。在整治方案中,中阳钢铁被要求建设新的脱硫设施,而仅两座脱硫塔的建设就需要上亿资金。在中阳钢铁厂内,记者看到两座已经有10层楼高的脱硫塔在建。据中阳县环保局介绍,6月初开始,中阳县环保局便派了专职人员在中阳钢铁驻厂监督。为了完成脱硫塔改建,中阳钢铁紧急筹集了近2亿元资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中阳钢铁了解到,目前正在抢修的两座脱硫塔项目原本就在中阳钢铁的建设项目规划中,前年就已经完成了招标工作,由于董事长被带走调查,再加上之后中阳钢铁出现了财政困难而搁置。这次抽调的2亿元资金,原本打算用来修建热源厂和开发品种钢。中阳钢铁环保节能部门一名负责人坦承,目前中阳钢铁的经济环境并不乐观,自去年起中阳钢铁管理层人员全部降薪,目前的钢价仅仅能够保持收支平衡,“这座脱硫塔建好运行以后,一吨钢材的成本要增加近30元,全厂的环保设施如果都开动起来成本基本要增加多元,肯定是赔本的。”中阳县环保局副局长任建伟表示,即使赔本也得先把脱硫塔修起来。“如果12月底前中阳钢铁的环保整治不过关,可能就要被严令停产了。”面对中阳县已经有90%的企业处于停产状态的现状,任建伟无法想象一旦中阳钢铁停产中阳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在这个人口仅有13万的小县城,中阳钢铁就有1万多名工人。中阳县另一家被环保部点名的玉洁污水处理厂,目前也因资金困难无法顺利在整改期限内完成生化池扩容工作。任建伟表示,企业的困难他们都能理解,但是环境问题也一定要解决。面对资金困境,政府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靠企业自己筹集资金。不仅企业如此,当地一些政府机关也同样面临着财政紧张的问题。《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到,由于大部分企业运营困难,目前部分县区财政收入困难,办公预算一再缩水。公车整治以后,县环保局只有一辆公车的配备,环保局督察人员大部分都是“私车公用”。县环保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的任务是努力完成眼下的环保整治工作,至于以后企业的运营情况,只能“靠运气了”。
山西资本圈ID:shanxizibnquan本圈立足山西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