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修表匠人姜焕文的故事

文/王肖玉

近年来,从《大国工匠》《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意外走红带给我们的感叹与感动,到国人在海外排队抢购奶粉、马桶盖带给我们的自省与反思,再到“工匠精神”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带给我们的欣喜与振奋,工匠精神如涓流入海,渐渐在各行各业形成共鸣,在全社会汇成共识。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热切地呼唤工匠精神。这是“中国制造”向新高地冲锋时高高举起的旗帜,是中国工商业文明向新境界进发时必不可少的引擎。呼唤并弘扬工匠精神,首先就要向那些在平凡中铸就伟大的优秀劳动者致敬。为此,萱萱特开辟专栏“指尖上的文水”,推介一批文水的“工匠”,让大家一起来感受文水人的工匠精神。

“人的一生,有很多事都是不能急的。就好比上了发条的钟表,表针始终不慢不快地走着。对我而言,修表就好像修行,每个人总要有自己终生信守的东西吧,这种东西可能就是老祖宗说的匠心精神。——姜焕文

一块手表,曾是几代人的奢侈品。

记得爸爸说过,他小时候家里生活水平没现在高,很多时候想要的东西未必买得起。例如,儿时的他一直希望自己拥有一块手表,所以经常用圆珠笔在自己的手腕上画一个,虽然是假的,但也能欣喜好一阵

钟表是谁发明的呢?

年,宋朝科学家苏颂和韩工廉等人制造了水运仪象台,它把浑仪、浑象和机械计时器组合起来。虽然几十年后毁于战乱,但它在世界钟表史上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钟表王国瑞士,号称世界顶级的国际著名厂商百达翡丽说:“作为钟表和计时器区分标志的擒纵器是中国人发明的。”据此,中国著名的钟表大师、古钟表收藏家矫大羽先生提出了“中国人开创钟表史”的观点。

水运仪象台

钟表早期进入中国大多是统治阶层的奢侈品,而大量进入中国作为民用是在清朝开埠之后,在那个年代,戴表的人大都是社会中上层人士。那时的手表多是机械表,每天都要上链条,拧多了总会出现问题,这时就要找修表匠了。

慈禧太后与她钟爱的西洋钟表

“我的修表手艺乃是祖传,到我已经是第三代了。爷爷姜庭俊于光绪六年去北京打工,学习修表,学成回来后,就在县城开了一家修表铺。那时侯,手表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技艺高超的修表师傅是非常吃香的,所以一家人日子过得还算宽裕。”说这话的,是一位叫姜焕文的老师傅。

姜师傅祖籍文水马西,今年已经84岁高龄了,一生钟情于修理钟表,一修就是60多年。当年他在县城市楼底坐店修表,一说起修表的姜师傅,老一辈人都知道。

“受爷爷的影响,我和父亲一直对修表有非常大的兴趣,平日里没事,便是在家里鼓捣钟表。修表如练拳,要天天练手练眼;又如行医,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在有些人看来,修表就是拆拆装装、换换零件。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其实修表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手工活,要熟悉钟表的每一个细小的结构,才能准确判断出表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姜师傅娓娓道来。

姜焕文(右一)和他的学徒正在研究钟表

听姜师傅说,抗日战争爆发后,社会动荡,手工业凋敝,爷爷就关掉铺子,回到马西老家,一边务农,一边帮人们修修表补贴家用。后来,手艺传给了父亲姜兴周,又传给了他。

姜师傅16岁开始学艺,因为悟性高、肯钻研,没几年就青出于蓝胜于蓝了。年,县里公私合营,成立了手工业联社,从社会上网罗各种人才,那时候文水南街(后迁至市楼底)有容照相馆分为照相、修表、镶牙三个小组,政府慕名致函聘请姜师傅的父亲和他出山。

“刚上班每月工资19块,第二年22块,后来慢慢涨成34块。”聊起往事,姜老谈兴十足。“我还记得第一天上岗时,就被人家来了个下马威!”姜师傅乐呵呵地说。

当时姜师傅才22岁,人家看他一个毛头小子,心里直犯嘀咕。于是就把好几年都没人能修好的一架日本座钟递给他。“......人家那是考量我的本事。那时我年轻气盛,极其好强,心想咱凭手艺吃饭,一定不能让人看不起。就卯足了劲,琢磨了两天两夜,愣是修好了。因此也当上了修表组组长。”姜师傅得意地说。

第二年,姜师傅和妻子武翠香喜结连理。老伴当初在棉麻公司上班,“62压”失业,就跟上姜师傅也修起了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被称为“三大件”。到了八十年代,几乎每个人都戴手表,就像现在每个人都用手机一样。所以,那时候修表行业很热门。

“当时最为常见的是上海表、五一表、鹿牌手表、钻石怀表,日本、美国、苏联、瑞士、德国的进口表也不少,几十年过去了,如今都成了收藏家的藏品了。要是放在三、四十年前,你戴着一块“上海牌”或“梅花王”手表,足足可以在亲朋好友面前高调地炫耀一把。”姜师傅回忆起他修过的各种钟表是如数家珍。

手表惹人艳羡,可修表却是个苦差事。小小一块手表,有一百多个零件,这很考验师傅的耐心和细心。“手上的功夫哄不了人,因为钟表是非常精密的仪器,一丁点的差错都会导致时间误差。马虎不得啊!”姜师傅感叹道。

听姜师傅说,过去,没有什么工具设备,钟表零件也十分匮乏,所以,修表所用的工具、零件几乎全靠他自己手工磨制,只凭人眼人手,居然能钻头发粗细的钻孔,能挫制极小的齿轮,能修整微细的游丝。有一次,一个客户的发条坏了,细如发丝的配件,他花了5个小时做出了个一模一样的。

“修表形同微雕篆刻,又像耍杂技,钉、补、锡、焊......不能有丝毫闪失,要屏气静心、手眼并用,以极大的耐心,用最微小准确的动作来操作,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地在拼人体技能的极限。”

听姜师傅说,机械表修起来最麻烦,比如断了一个齿,必须重新镶一个,由于齿太细,所以要在放大镜下小心翼翼地做。稍有不慎,把齿轮弄断了,又得重新修理。不像现在的石英表、电子表,换个电池就完事。由于经常要戴着放大镜,长期皱眉眯眼,时间久了,他的左眼比右眼要小一些。

修表易懂难精,姜师傅对这行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就算是再复杂的钟表在他的眼里都不是难题,无数钟表在他手上“起死回生”。某年,一位老先生拿着一块上世纪50年代出产的劳力士表找到他。这块表是传家宝,进过水,零件生锈了,表的损坏程度也比较严重,难以分辨原状,客户希望修好了留作纪念。这种表早已无原装配件,老先生找了很多地方没有人修得了,姜师傅却接下了这活。他将零件拆下来一个个修复,不能修复的,他就凭精湛的技术重新制作,最终把整块手表内外翻新修好了!

“我们这一行,不仅比谁修得好、修的快,还比谁的返修率低,要是自己修过的表不长时间就让客户找回来,那可就丢人丢大发了!”姜师傅“呵呵”地说,“修了一辈子的表,在行业里,我的返修率是最低的。”

年退休后,姜师傅又在县城东街凤城旅馆商店开了一家“姜氏修表”。姜老没有专家证书,也没有获奖经历,却有着近至街坊远至其他周边城市的老客户,大部分顾客还是慕名而来。常年操作,已经让他的右手食指磨出了一层又一层的老茧,“这老茧就是我的勋章”姜师傅得意地说。

然而行业的兴衰是任何人都预测不来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电子表、传呼机、手机的兴起,戴手表的人越来越少,修表业很快惨淡下来,修表这门手艺也日渐衰微。过去修表收入不错,也有不少人拜姜师傅为师,但随着时代变迁,同行们洗手不干了,徒弟们也相继另谋生计,就连儿子也放弃祖传技艺,改行当了司机。

面对行业的没落,姜师傅是无奈的,旁人无法体会他心底的那份哀伤。“......不是没有遗憾,但换个角度想,这是时代的进步。我爷爷那会,我们国家落后,修的都是进口表,到了我这里,新中国成立,逐渐有了国产表,天津的“五一”手表、上海的“”手表......我修得时候也挺自豪!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强盛了,群众富足了,现在,手机都普及了,想到这里,我也很高兴。虽然失业了,但我见证了改革开放带给国家和人民的巨大进步。”姜师傅深情地说。

话虽如此,但姜师傅始终舍不下自己的手艺。他说:“修了一辈子的表,对表有了感情。只要身体还行,我会一直把修表这行干下去!”

如今,姜师傅把修表摊搬回家里,当年他开店是为了生计,现在有了退休金,儿女们也都个个出色,经济上老人家根本不用愁,所以修表往往是义务的。姜师傅笑眯眯地说:“......其实现在一年也接不到几块表,我现在修表不是为挣钱,修表让我心情好,心情一好身体就健康,闲着不动,反而容易生病哟......”

走进姜师傅的工作间,一张旧木桌,一盏小台灯,打开抽屉,满满躺着各种工具和各种配件,窗台上、书柜中摆放着很多各个年代的钟表,有的实属罕见。听姜师傅说,他的好身体源于工作性质,由于修表时精神要高度集中,沉心静气,因而练就了一身坐如钟的本领。

“最重要是保持视力,整体的身体状况也得保持好,不然你可能连放大镜都夹不住,因为这个全凭眼皮的力气夹住。”说话间,他已经带上了放大镜,左手拿起一块手表,右手拿着磨得发亮的镊子,借助灯光,夹起一颗微不可见的零件放入表盘,定位、表盖复位、对时,所有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墙上的挂钟摇着钟摆,“滴答”“滴答”地响着,显得那么的悦耳动听......这个画面应该是最经典的修表情景吧!

欣赏姜师傅的修表过程,才真正意识到修表是一门精湛的工艺。就连修表工具都很精巧,还带有几分小可爱。这些曾经是他谋生的工具,沾满了岁月的痕迹。仔细观察一番,还莫名感受到一丝丝魅力。

60多年磨一剑,姜师傅随便抄起一块老得无法动弹的表,都能在片刻间准确判断出手表存在的问题。从机械表到石英表,从钟摆到表盘;拆卸、清洗、渍油、更换零件、装回去......无论是哪种表,只要“生病”,他都能“妙手回春”。

姜师傅将一生的心血融进一块块钟表里,他让凝固的时间行走,而他仿佛又停留在时光之外,在方寸间的工作台上,在寂寞的坚守中,与钟表对话,与自己对话,可以说是物我两忘。“人的一生,有很多事都是不能急的。就好比上了发条的钟表,表针始终不慢不快地走着。对我而言,修表就好像修行,每个人总要有自己终生信守的东西吧,这种东西可能就是老祖宗说的匠心精神。”

来源:文水宣传

王肖玉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治好吗
北京怎么样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xw/4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