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建成的岭北水带坞底文化礼堂里,
有一个独具一格的特色馆
▼
岭北美食文化展陈馆
岭北世代传承的美食文化,在这里一一展陈。
口口留香的豆腐包
香气四溢的玉米饼
红红火火的杨梅果
醇厚清香的高山茶
……
仿佛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你能见到最传统的岭北美食制作工具;
这里俨然已成为制作、展示岭北美食的最佳场所。
下面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些美食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一、手工制茶
在海拔米的寺基坪山上,有数百亩茶园。勤劳的岭北人民素有手工制作高山茶的传统,用自制的制茶工具,辅以精细的手工和高超的技巧,制作出来的茶叶口感淳厚,值得一品。
使用工具:茶叉、茶笠、茶熜
制茶步骤:
1、将鲜茶叶放在锅里炒,炒时用茶叉拨动鲜叶,茶叉为一对,双手各持一支,互相配合,像跳探戈一样一进一退,使鲜叶受热均匀。待到茶叶梗也软化,鲜叶便炒熟了。
2、将炒熟的鲜叶放在茶笠上,茶笠为长方形圆弧状竹器,两人分坐茶笠两头(单人亦可),开始揉茶叶,多揉几次,直至茶叶起丝就代表茶汁出来了。
3、将揉好的茶叶倒入茶熜,茶熜为圆形竹器,中间高四周低,茶熜下放炭火,用炭火烘干的茶叶恰到好处,不会焦糊。
成品茶
二、玉米饼制作
岭北地少山多,山地适合种植玉米。每年玉米成熟时,黄灿灿的晒场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如何将玉米制作成可口的食物,岭北人民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使用工具:石磨或牛磨、石臼、圆孔缽头、面叉、桶盘、饼篮
制作步骤:
1、玉米粉用岭北本土的玉米磨制,可用石磨、牛磨研磨,也可用石臼椿。将玉米粉不加水放在容器里,隔水在锅里蒸熟。
2、蒸熟的玉米粉放在圆孔缽头里,放热开水,用面叉调匀,揉成面团。
3、取一小团玉米面团,放在桶盘上,用水沿桶盘摊开成薄饼,摊成薄饼非常考验手艺。摊好的薄饼贴在锅里烘烤至金黄,放在饼篮中上桌,配以豆腐咸菜,味道非常地道。
玉米饼
三、杨梅果制作
每逢佳节或喜庆,象征着红红火火的杨梅果必是一道不可缺少的美食。
使用工具:石磨、牛磨、石臼、圆孔缽头、面叉、蒸角笠
制作步骤:
1、糯米粉用糯米磨制,可用石磨、牛磨碾磨,也可用石臼椿。将糯米粉不加水放在容器里,隔水在锅里蒸熟。
2、蒸熟的糯米粉放在圆孔缽头里,放热开水,用面叉调匀,揉成面团。
3、取一小团糯米团,揉成小饼,内放芝麻糖水馅,揉成圆形,粘上红色糯米。
4、蒸角笠上放纱布,将上色的杨梅果放在上面,蒸熟即可。
杨梅果
四、豆腐包制作
岭北豆腐包制作工艺与其他地方的豆腐包大相径庭,简单的食材,却制作出了不一样的美味。
使用工具:石磨、豆腐桶、豆腐枷圈、豆腐枷盖、豆腐帘
制作步骤:
1、将浸好的黄豆放在石磨上研磨,豆浆流入豆腐桶中。
2、开水倒入豆浆,沥出豆腐渣。
3、将豆浆烧开,慢慢分多次放入卤水,豆浆开始凝固。
4、将逐渐凝固的豆浆倒入放了纱布的豆腐枷圈中,包好成方块,用豆腐枷盖压实,待水沥干后即制成了豆腐。
5、将豆腐打碎,揉成饼,包上咸菜豆腐干,揉成团,放入油中煎炸,即做成了金黄的豆腐包。
豆腐包
五、瓦罐鸡制作
瓦罐鸡又称土鸡缽,传承的是妈妈的味道。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山村中哪家在烹饪瓦罐鸡,那香气能弥漫整个村庄。
使用工具:圆孔缽头瓦罐缽头三片瓦片
制作步骤:
1、把杀好洗净的鸡切成块,加一斤左右的猪条肉,放入瓦罐缽头内,放适量姜、盐、料酒、酱油等配料。
2、锅底垫三片瓦片成三角形,瓦罐缽头放在瓦片上,盖上圆孔缽头,贴合密封。
3、文火烧一小时(老鸡一个半小时)。做好后打开圆孔缽头,香气扑鼻。
瓦罐鸡
如果你想了解岭北美食文化,不妨抽空去水带村坞底文化礼堂一游,一定会让你不虚此行!
吃货们已经蠢蠢欲动了吧~
来源:岭北镇
供稿:周大江
审核:朱松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