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人的心中,故乡是最美妙的落点,这里存放着我们孩提时代的记忆,这里记录着我们蜕变成长的印记,这里的一点一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山西
17高护12班王琴
山西又称“三晋”,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风俗
添仓节,每年农历正月廿五,添仓就是预祝农家粮仓里添满粮食。这个节日放在正月廿五,实际含意是要往粮仓添添东西,是指望当年增产、增收,寄托了人们希望当年有个好收成的意思。到了添仓节这一天,山西民俗的讲究是喜进厌出;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门口放些煤炭以镇宅,甚至一些上了年纪的城市居民,还习惯在添仓日购米买面,以兆全年丰衣足食,吉祥如意。
山西有在炕周围墙上作画的习俗。这些画用来装饰房间和保护粉刷的墙壁。炕画内容丰富,从风景,花鸟,野兽到历史和传说故事。在原平发掘的宋代古墓中发现了与现代炕画相似的壁画,证明了炕画这种民间艺术至少已有年的历史了。
美景
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因此,后人习称晋祠。
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部,由东、南、西、北、中五座台顶环护而列,故而得名。其中有“华北屋脊”之称的北台叶斗峰,海拔最高,为米。五台山规划总面积平方公里,是集佛教圣地、避暑胜地、革命圣地和地质科普基地于一身的世界遗产地、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旅游景区,是山西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晋中市平遥县境内,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遥古城处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年)扩建,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壶口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吉县城西45公里,距临汾市公里处的晋陕峡谷黄河河床中,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因其气势雄浑而享誉中外。此地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黄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主瀑难以接近,但远远望去,烟波浩淼,威武雄壮;大浪卷着水泡,奔腾咆哮,以翻江倒海之势,飞流而下。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陈展有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陈列有农俗、人生仪礼、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间工艺;还设立有乔家史料、乔家珍宝、影视专题等的陈列。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是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艺术典范,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现已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崇宁堡三大建筑群皆为黄土高坡上全封闭城堡式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座,房屋间。主体院落为前堂后寝式布局,不同身份人的居所和不同功能的院落均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巧妙布设在有限的空间中,不仅体现了功能齐全、成龙配套的实用性,而且形成了院内套院、门内有门、层楼叠院、错落有致的艺术构架。
王家大院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的紫禁城”。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石窟依山开凿,规模恢弘、气势雄浑。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个,雕刻面积达10余平方米。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多个,大小造像余尊。云冈石窟距今已有年的历史,是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
美食
山西是面食之乡,面食种类繁多,其中以刀削面最为有名,可谓“面食之王”。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
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一些本地游子,在回到家乡之后,都要先赶去削面店,去吃一碗刀削面,来解日夜思念之情。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
其中忻州的做法最典型:将莜面加一倍开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一个,食指卷一个,做成如“猫耳朵”似的筒状形,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做好后,挨个站立并排在笼内酷似蜂窝。然后像蒸馒头一样蒸熟,熟时即香味扑鼻,吃时再配以羊肉或蘑菇汤调和,使人闻之垂涎,胃口顿开,食之香醇异常,回味无穷。
剔尖又称拨鱼、剔拨股,是流行于晋中一带的传统经典面食,以其方便快捷、口感香滑,利于消化而受到广大百姓的青睐,是山西面食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
拨烂子,山西特产,流行于晋中地区,是一种粗粮食品。种类较多,有土豆、豆角、圆白菜等等。多经油炒后食用,也可以加西红柿辣酱搅拌后食用。
名人
武则天(——年),并州文水人,唐初工部尚书武士huo的女儿,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代女政治家。性巧慧,多权术。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年)客死于柳州。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白居易(-),祖籍太原,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16岁时写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名句。
罗贯中(约-约),太原清徐人。元末明初杰出的古典小说家,撰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演义》、《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
汾酒
说到山西的特产就不得不提山西的汾酒,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历史上,汾酒曾经过了三次辉煌:汾酒有着年左右的悠久历史,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廿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晚唐时期,大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诗吟出千古绝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汾酒的二次成名: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为国争光,成为中国酿酒行业的佼佼者。
醋
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它的生产至今已有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山西老陈醋山西老陈醋选用优质高粱、大麦、豌豆等五谷经蒸、酵、熏、淋、晒的过程酿就而成,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和盐等。山西老陈醋色泽呈酱红色,食之绵、酸、香、甜、鲜。以老陈醋为基质的保健醋有软化血管、降低甘油三酯等独特功效。
方言
山西方言听起来很像唱歌
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叠词多”
“山沟沟,水池池,仡佬佬”
不仅表达喜爱之情
还自带买萌效果
叠词除了自动卖萌外
连着念听起来还像儿歌
“排排坐,吃果果
握溜溜,疙搓搓”
山西方言还保留大量的上古及近代汉语特征被誉为古代语言的“活化石”
坐标
注:投稿文章出自于线下小编群编辑:王琴
排版:尹季辉王博畅
责任编辑:刘东臣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