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春风中,文水县闫家社村的田野间仿佛已成为一幅画卷,花朵正艳,麦苗碧绿,村里安顺丰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院内,社员们车轮滚滚,络绎不绝,有的拉肥料,有的运种子,忙得不亦乐乎。乡村振兴号角声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春雷阵阵,新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在闫家社落地生根,农户把土地交给合作社托管,合作社从种到收实行统一管理,从而提高土地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这种模式让合作社当起了土地的“保姆”,农民则不种地照样有收益。改革潮流催动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下海经商齐头并进,新业态、新技术、新经济正在这里悄然兴起。新业态:农业机械取代锄头木犁春耕播种,本应是乡间农户最忙的时节,然而在西槽头乡闫家社村,大部分农户却告别了世代相沿的农耕方式,从艰苦的田间劳作中解放出来。机械化耕作在这里已初步实现。只见一片沃野平畴中,机手们驾驶着播种机稳稳前行,播种机前端的旋耕机械作用下,深翻的土壤向外绽开,玉米种子夹着肥料滚滚而下,迅即深埋进了土层里。这两年来,文水安顺丰种植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托管合同,为农户提供玉米耕、种、防、收等全程“保姆式”服务。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让农田实现机械化,业态得以迅速更新,农民当起了“甩手掌柜”,再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艰苦劳作了。37岁的合作社农户杨秀勇,一大早就开着自己的雷沃播种机来到了邻居家的地头,帮助进行机械化玉米播种。杨秀勇的雷沃属于大型播种机,功率大、马力强,工作效率惊人,十几亩的农田,它十分钟就能全部下种,深受村里农户的欢迎。每到耕作时节,托管助播的电话就频频响起,忙到接都接不过来。“这是我买的一款功能最全的大型播种机,花了十三万元。”播种间隙,杨秀勇这样介绍他的宝贝机械,“前些年分散生产,小农机都派不上用场,揽活实在不容易。自打有了合作社,成片成片的宽广农田需要托管,我的大机器也有了用武之地!”据了解,“土地保姆”推开以来,农业机械取代了传统的犁耧锄耙,闫家社村农业机械不断升级,安顺丰合作社也不断进行机械更新,如今已整合大型耕播机25台、玉米收割机19台,农业机械新业态持续发展,托管服务质量持续提高。新科技:田野里飞起无人机年8月,玉米即将收获的时节,病虫害防治也到了关键期。这天下午,闫家社大片玉米地的上空,突然传出了一阵“嗡嗡嗡”的机械声,注目观看,原来是一架无人机正腾空而起,在玉米田的上空四处翱翔。阳光照耀下,无人机在绿缎子一样的玉米地上空自由游弋,机身携带的喷药筒向作物喷射出一片片白色的药剂。天空蔚蓝,玉米碧绿,银色的机身闪耀着夺目的光辉,分外引人瞩目。这正是安顺丰种植合作社进行无人机喷洒农药的情景。“无人机喷洒农药,我活了大半辈子了还是第一次见到!”回忆当天的情景,年近六十的村民张彪这样说。年适逢大旱,西槽头乡粘虫、玉米螟爆发,安顺丰种植合作社及时开展统防统治,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五天之内全乡害虫得到有效控制。年,合作社又选用植保无人机,对闫家社村玉米基地进行病虫喷药预防。特别是加喷“绿速达”长效缓解氮肥来替代尿素追肥,省时省工又高效,使玉米增产15%以上。由于效果显著,现在合作社购置、使用的无人机已经达到7台之多。安顺丰合作社负责人闫立安介绍,在托管经营的过程中,合作社还为农户提供多种可选择的科技“套餐”,统一提供种子、化肥,统一进行病虫害防治,统一提供科技服务。无人机载着农民的理想在天空自由翱翔,生产科技得到了立体式释放。依靠“土地保姆”的技术支撑,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得到提高,效益得到大幅增长。村里的玉米地,过去亩产多斤,这两年来一直稳定在斤以上。新潮流:种地经商两不耽误如今,托管服务在西槽头乡整乡推进,安顺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服务农户余户,服务面积余亩,农户享受国家补贴余万元。带动农户增收增效,农户平均每亩减少开支40余元,增产增收20%以上,农户得到了实惠,合作社赢得了农户信任。据记者了解,“农业生产托管”改革之前,农户都是分散经营,费时费力,效益较低;“农业生产托管”推广之后,生产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把农民从刀耕火种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开始经商“下海”,走出农门闯世界。50岁的闫家社村民杨继伟,在附近上贤村的批发市场里开了一家水果销售部,弟弟常年在外进货,杨继伟在村打理店面,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一年下来,光生意就能赚二三十万元。快人快语的老杨说:“我家有十几亩耕地,年年都种植玉米,但时间消耗一点不大。村里有合作社,我可以进行托管,耕地经商两不误,又省事又省力!”村民闫世全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我家里一共有18亩地,种植谷子、玉米,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也挣不下几个钱,自从有了‘土地保姆’,我把18亩土地全部托管,1亩地收多斤,18亩玉米可以卖到5万多元。”老闫笑道:“最关键是自己的身子活了。腾出空来,我又在供销社干起了推销员,多挣上了一份收入!”大风起兮云飞扬,如今在西槽头乡,通过农业生产托管,不仅解决了种地管理难、病虫害防治效果差等技术问题,更带动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农民在时间上、空间上得到空前解放,高效农业、下海经商、科技创新,向海陆空“三栖”全面发展,农户生产与现代经济发展有机衔接,促进了生产力的大提高,达到了节本、增效、提质的多效共赢的新局面。正是这种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迎接着新型生产力革命,迎来了农业转型的艳阳天。(记者梁瑜)吕梁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xw/12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