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痕看风云流水悠悠传真情
——刘文水自传体诗集《流水悠悠》品鉴
文/罗兴田
不是诗,但它是历史的记录。不是诗人,但他是历史的见证。
刘文水先生的诗集《流水悠悠》就要付梓了,我们为他高兴。
刘文水先生是一个热情四射的性情中人,一个饱经风霜、历尽磨难、砺志奋进之人,先生自幼热爱文学,追求文学的进步,思想和行动特立独行,坚持用心看世界,用笔记录人生,记录社会,用诗的形式记录社会的变革与进步,长期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反映社会万象,人生百态的写实的诗作。自传体组诗《流水悠悠》收集了作者一百多首童年到老年的诗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心灵的跳动,感情的奔流,更能看到建国以后到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变化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此书可以看着是诗,更可以看着是史。中国的历史历来就有正史和野史之分。中国的正史有《二十四史》,以统治者的角度,记录了封建王朝的兴衰荣辱,主要的是记录封建帝王所谓的历史功绩,而更多的野史却生动地记录了民间的许许多多的奇闻轶事,让后人更能了解当时的民风民情,如清代的《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等,这些小说野史,对正史有了具体的补充。野史补充正史,丰富正史的内容,刘文水先生的这本书的价值,也许就在这里。再到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于更长的以后,人们读到这本书,一定能真切地了解今天这个时代的人文和风物,了解今天的政治经济等状况,为此这本书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他为历史学家研究今天这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真实的资料。后人会感谢他的!先生功绩不可磨灭!
这本诗集,记录了作者人生的奋斗历程,从儿童时代到老年,从求学之路到创业的旅途,每一首诗都是作者旅途的展示,说它是自传,或许更为准确。从古至今,作自传的文人可谓多矣,达官显贵也是不少。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郁达夫的《沉沦》,以及鲁迅的《鲁迅自传》等,但他们都是以小说的形式叙述自己的人生,而以诗歌的形式写自传,确实少有人尝试。刘文水先生以诗歌的形式来记录自己的人生轨迹,或许是开了诗歌自传的先河。诗歌是文学的骄子,其精炼短小的特点,使自传显得也精炼简洁,更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
自传体诗歌也好,小说也好,作者写作目的是明确的,那就是记录和流传。作者把自己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喜悦与悲伤,记录下来,让后辈从中吸取先辈的奋斗精神,了解创业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以此激励后人,奋发向上,进取不辍。在被称为古今完人的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把自己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经世之道,传给了自己的后人。因此,曾家后人能人才辈出,薪火相传。刘文水先生在他的自序之中也表达了他出书的意愿,这便是教育子孙,培育后人,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有了这样的定位,我们就可以不管它是诗歌或者其他什么文体了,也就可以认真从中追寻作者平凡人生中的不平凡了,并吸取先生一生奋斗的精神品质,为我们奋斗提供精神的动力!
带着这样的态度阅读这本诗集,确实我们能够了解很多很多:《童年》《青少年》《军营之旅》《村支书》《从头自学》《贤妻》《民办教师》《师范学习与进修》《祖传老屋的变迁》《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整个诗集有十个板块的内容,涵盖了刘先生的每一个人生转折点,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永不言败的鲜活形象,展现了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一个学校的教导主任,从一个初中肄业的半打子初中生,到一个获得本科学历的大学生,这是何等的不容易!常言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穷则思变”,正是艰难和贫穷,激发了作者的奋斗意志,让作者改变了命运,改变了思想格局。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贫穷打倒。正如哲人所言“贫穷和苦难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人世间多少成功的人士,他们不是经历了无数的磨难才有了灼人的成就?好好读读这本书,不管作者是只想留给他的后辈,还是认为这本不像诗歌的诗集的人,都可以从中获得许多许多!
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人来说,老一辈的儿童时代是怎样度过的,那个时代的学习和生活是一个什么状态,可谓知之甚少。在诗集中的《垂钓》《滚铁环》等篇章,集中展现了那个时代少年儿童的天真活泼,刻画了那个纯真年代儿童可爱的形象,他们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和丰富的游戏活动,勾起了我们同时代的人美好的回忆,就是今天的少年也会十分的向往的。
《伙食团》《水肿病》等章节,真实地记录了六十年代那个饥饿的年代,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灾难,为以后的章节自然形成对比,为改革开放的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作铺垫,热情讴歌一个新时代的大发展大变革。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高声赞颂这个时代的歌者,他以客观的笔调为我们记录了自己的祖国从贫穷到富裕的历史,表达了一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不用华美的词调,用实事的呈现来寄托自己情感。这是这本诗集的一大特点!值得读者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