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人家我为三草配ldquo画评

三草与本文作者及画家陆亨、陈幼华在台州(自左至右)

我为三草配“画评”

文︱水乡人家

前两天,我与三草、May女士等去椒江老街的南庐中国画工作室参观。观毕,May女士邀我们去老街的外婆家面馆吃姜汤面。May女士是台州的著名女企业家,也是艺术品的收藏爱好者。席间,谈及我和三草的过往合作,甚喜,真有点朝花夕拾的意味。

三草,原名沈从斌,中国画画家,台州人。他的画清新、脱俗、别具一格,定居上海后,更是声名鹊起。本世纪初期,他供职于台州日报,担任美术编辑,业余时间每每画出给人以沉醉于世外桃源“悠然见南山”境界的作品,在浙东一带崭露头角。后来擢升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华慈善书画院副院长、台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台州市青年画会会长。

三草与画家边平山、崔海(从左至右)

三草与业内同道也有广泛的交往。那时他邀请国内著名画家到台州来切磋、交流,游历浙东山川。当年因他邀请来台州的著名画家有边平山、陈平、姜宝林、吴山明、何加林、张捷、崔海、陈家泠、王赞、陆亨、王健尔、陈幼华、徐志文、任寒秋、阿杰等。这些画家都对台州的山水和人文景观产生浓郁的兴趣,寄情山水之间,挥洒笔底烟云。台州新城、天台石梁、神仙居、石塘渔村、黄岩九峰、雁荡山等名胜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在他们的墨韵里嫣然生花。他们的先后到来,在美术的园地里送来了一股清新的“台州风”。

记得一年农历年底,中央美术学院的陈平携家眷和桂林的一位李先生来台州采风。三草唤我乘过年的假期去天台山和他们一起度假,我想这是一个好主意。大年三十,我们住在天台宾馆,环境异常优雅、清静,只见城区方向片片爆竹蹿到空中绽开绚丽的花朵而听不到一点声音,“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初一到了石梁,在崇山翠谷之中,一石横跨天际,瀑布喷涌而下,昼夜起风雷,诗画悬空中。方广寺就在边上,苍松翠柏,曲径通幽,深邃优雅,掩映在古木森森、银泉淙淙之中,周围的座座山峰似莲花花瓣,而方广寺就是莲心,这种巧夺天工的塑造,令我们一行人看得如痴如醉。入夜十分寒冷,来自北方的陈平等人不适应,就找来柴薪烤起火来,我们围坐取暖。三草借着暖意,与陈平切磋起技艺,我是“旁听生”,似懂非懂,但初一寒夜方广寺的画面始终印在脑子里。

三草与画家陈平(左)在天台山

当时三草将陆续到来的同道在台州晚报上先后报道。这也是他的本职岗位的职责所在。每次发表画家的作品时都需要配发文字。三草约稿于我。三草以为我彼时在报刊杂志上发的文章较多,其实我写的都是些思辨性的,这种散文式的写作我是个门外汉,无异于赶鸭子上架。我想也好,这也是学习的机会,就应允了。讲画评,实际上谈不上,有点“班门弄斧”,不过是一些初浅的感觉,只是充数。

人员往往来得匆忙,不期而至。三草告诉我的时候都比较急,有几次晩上说,明天就要见报,我只好深夜赶写。一次,吴山明和姜宝林先生到古城临海办画展,三草赶去祝贺。在快要结束时,他要我为两位老师写点什么,我说手头没有资料,恐难以完成。三草拿来两本画册让我读让我参考,并要求当晚完成交与他。

三草给我“压”任务,总算都应付岀去了,尽管质量不怎么样。二00一年前后这段时间,我应约写出了《初识平山》《论草民》《品读山明》《硕果——读姜宝宝林画集》《似曾相识——读崔海的画》《伉俪画家》等。这些作文先后在台报上发表。这也算是为精神文明建设做了一件小事。

三草与上海著名画家陈家泠(左)

  这件事告诉我,“书到用时”的压力是学习的助推器。有了需要,就会迫使你去学去钻去刨根问底。这也使我想起了马克思曾说过的“社会上一旦有技术需要,这种需要就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把这句名言用在这里,虽然有些牵强,但所表达的本意还是清楚的。

  我所经历的这件事也使我意识到,作为一个公民,读点画、懂点画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项基本功。画,作为一门艺术,同时也包含了哲学。各个领域都是相通的,处处留心皆学问。比如,画家在作画时,浓的地方浓墨重彩,淡的地方“疏可走马”,这不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的“重点论”吗?三草画了五十年,坚持在传统笔墨的道路不是断攀登,从来没有离开过,“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同时他又在传统的引领下,在构图上,在造型上,在色彩上不断翻新,不同时期创造出不同的面貌。南庐君也一样,传统是他的灵魂,在主题、用笔上追求高古,同时他创造了砖雕画,把砖雕的拓印和用笔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的波浪式的线条是他独有的艺术语言,至为难得。这种把传统和创新结合起来的做法,哲学地适用任何领域的所有工作。观画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

三草与陆亨、任寒秋在雁荡山(自左至右)

后来三草离开了这个岗位,也就没有这事了。“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回想起来,挺有意思的。翻阅这些旧稿纸,往事历历在目。这些内容,现在看起来仍然适用。

三草画作

爱竹图

天平山上白云泉

春有百花秋有月

感谢阅读

欢迎转发

请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shuizx.com/wswh/5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