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志要做引路灯
给吃货宝宝们分享山西的平价美食!
从各种面到各种肉
从咸食到甜品
元吃到扶墙走!
满足新生宝宝们的各类需求~
「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被视为"太原十大面食之一"。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中北部高寒地区民间的家常美食,现在已作为杂粮小吃在饭店酒楼大受欢迎。
在雁北和吕梁山区,人们赋予吃莜面栲栳栳以"牢靠"、"和睦"等美好象征。每逢老人寿诞、小孩满月或逢节待客,多以此进餐。山区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时,新郎新娘也要吃,意谓夫妻白头到老。年终岁末时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运亨通。
若论营养价值,微量元素含量高,可健脑醒目,还可降低现代"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因此,莜面栲栳栳被视为"太原十大面食之一"。
「过油肉」
一碗过油肉吃到大汗淋漓
过油肉是山西省最著名的汉族传统菜肴,起源于明代。色泽金黄鲜艳,味道咸鲜闻有醋意,质感外软里嫩,汁芡适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
经过历代厨师的改进,此菜已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由于山西"过油肉"从选料到刀工,从腌浸到烹制,特别是在调味料的运用上,都有它的独到之处,明显体现了山西地方风味特色。
山西"过油肉"一菜还有很多姐妹品种,如"红白过油肉"、"过油肉加腰花"等品种,质感不同,风味各异,既可佐酒,又可用来拌食面条,是一道非常理想的佳肴。
「荞面灌肠」
别称“碗拖”好吃又有趣
口感精道细腻,爽滑利口,久吃不腻,调制简单,随吃随切,加入秘制卤汁,口感更佳。
荞面灌肠是盛行于山西省祁县、太谷、榆社、文水一带的汉族传统风味小吃。适合消暑,所以和山西凉皮,凉粉一起是山西人夏天喜欢吃的食物,也可以作为零食,或者直接当作一顿饭也可以。山西灌肠制作方法神秘,多为家庭代传。
有时,在食堂吃腻了,进到街边的小吃店,要一份荞面灌肠,让老板多放辣椒和醋,然后埋头在一堆中学生模样的人里,匆匆地满足一下口欲,也是另一种庸常生活的体验。
「百花稍梅」
稍梅好吃难和面,皮薄挑馅打花难。
制作稍梅技术难度较大,好的稍梅皮薄如纸,圆如盘,边花多,挑成的稍梅馅大、香醇、利口,放在笼里,犹如朵朵雪梅。
百花稍梅是山西太原的一道汉族传统美食,也是一道极具艺术性的风味小吃,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类似于小笼包子,但形状要比小笼包子更美观,味道也比小笼包子更有特色。
「头脑」
名为头脑,实则无头无脑。
"头脑"是山西特有的一种清真小吃,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
可益气调元,滋补虚损,活血健胃,富有营养,具有抚寒喘和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作用。
「羊杂割」
一锅烩煮,随食随留,不拘形式。
原汁原汤,
汤色乳白,
其味醇香。
羊杂割,把羊的心,肺、肝、肠、血等洗净、煮熟切碎、配上花椒、辣椒、盐、大蒜、葱、姜等作料,加上一些煮肉汤,做成"羊杂",加上粉条一起吃。
「山西油茶」
留在唇齿间的醇厚
油茶,是过去山西有钱人家冬季早餐中最常见的汤食之一,配以麻叶、馍、饼之类的干食,既有营养,又美味可口。
《饮膳正要》中有关油茶的描述:“羊油又作油茶,以油煎滚,用面粉炒黄搅之,佐以椒盐葱桂之类,以凝冷成团。每摘少许,煎汤饮之,冬日最宜,体温而适口。
「豌豆糕」
此糕清凉下火,爽口绵甜,是夏季去暑佳品。
豌豆糕又叫豆沙糕,澄沙糕。是山西太原汉族特色糕类小吃,属甜食,宜在夏季食用。用上等豌豆脱皮磨粉,加入白糖、柿饼、柿子霜制作而成。香甜可口,清凉下火,爽口绵甜,益脾胃,解热祛毒。
其功效有清热解毒调理防暑调理便秘调理夏季养生调理。
啦啦啦
小志就给大家介绍这八种美食
但是山西的美食举不胜数
如果还想知道更多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