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公安今天
近日,吕梁市公安局部署开展全市“断卡”行动,贯彻落实全国以打击、治理、惩戒开办贩卖银行卡、电话卡违法犯罪为主要内容的“断卡”行动要求,不断加大行业管控、宣传防范力度,以打开路,重拳出击,对电信网络诈骗及其“黑灰产”发起强力攻坚和全链条打击,坚决遏制新型违法犯罪发展蔓延势头。吕梁市公安局、中国人民银行吕梁市中心支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吕梁分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吕梁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吕梁市分公司联合发布《关于严厉查处惩戒非法买卖银行卡、手机卡违法行为的通告》。“断卡”专项行动
“断卡”行动断的是哪些卡
涉及行为在手机卡方面,既包括我们平时所用的三大运营商的手机卡,也包括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同时还包括物联网卡。在银行卡方面,既包括个人银行卡,也包括对公账户及结算卡。这个界定,几乎涵盖了骗子当前使用的主流的通讯和金融工具,必将对整个诈骗业的生态造成巨大冲击。涉及问题解答
“断卡”行动的前因是什么?
危害特别大“卖卡人员”只是出卖了自己的银行卡,没有直接参与犯罪,却要动辄被卷入几十上百万元的诈骗案,看似很不值得,但其实一点也不冤!诈骗圈往往把受害人比喻成待割的“韭菜”,那卖卡人员就是亲手为骗子递上镰刀的人。一些兼职群中,收卡广告穿上了刷单冲单的伪装在KTV、网吧的洗手间,收卡广告也是随处可见每出售一张实名制银行卡,“卖卡人员”可以得到几百元,而出售一套完整的“四件套”(身份证复印件、银行卡、U盾、绑定的手机卡),则可以赚取至元不等。无业青年和高校学生是“卡手”的潜在客户群,他们已满18周岁可以办理银行卡,且更容易出现经济压力或过度消费。“断卡”行动有哪些举措?
从公安部刑侦局新闻通稿来看,此次“断卡”行动,主要采取打击、整治、惩戒三大举措。打击谁?打击的是“两卡”买卖链条上的所有人。第一类,开卡团伙。自行或者经组织前往银行、营业厅或者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办银行卡、电话卡的人员(即“卡农”),以及金融机构、运营商内部利用管理漏洞大批量开设电话卡、银行卡或者为开设提供便利的“内鬼”。第二类,带队团伙。诱骗或者组织他人开办电话卡、银行卡的团伙,这类团伙经常以“扫村”、“扫校”方式忽悠村民、大学生办卡,性质十分恶劣。第三类,收卡团伙。主要是接收带队团伙手机卡、电话卡的团伙,这些人又称“卡头”。有些物流公司、公司的员工也参与收卡。第四类,贩卡团伙。主要是接收全国各地收卡团伙办理的电话卡、银行卡,层层贩卖赚取差价的人员。整治谁?整治的是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应该主要包括两个地方:一是“涉案”两卡较多的开办地、户籍地。比如某些大学城、农村,整个学校、整个村子几乎全员出动开卡、卖卡,这一定是当地的基层治理出了问题,要重点整治。二是“涉案”两卡的中转地。比如毗邻东南亚国家的云南、广西,边境口岸较多、交通便利的广东、福建等,是“两卡”被邮寄或者被携带出境的重点地区,也会严加整治。重点行业也包括两个地方:一是金融行业主要包括各银行网点,很多单位为了业绩放松开户限制,成为开卡团伙心中的“圣地”。二是通信行业既包括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虚拟运营商,也包括他们的代理渠道、线上销售渠道等。惩戒谁?惩戒、曝光的是“两卡”违法失信人员或者单位。打击、整治肯定会采取一系列刑事、行政乃至民事手段,追究违法犯罪嫌疑人或者单位的责任,甚至要求其赔偿相关损失,但是对于危害程度较轻、尚构不成违法犯罪的人该怎么办呢?就是要“惩戒”。公安部、人民银行已经出台多个文件,对出租、出售、出借、购买银行卡的惩戒措施已经十分完善,只要公安机关认定,就暂停其5年内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和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并不得为其开立新账户。断卡行动开始,我们每个人要做什么?
因为个人信息的泄露、身份证遗失以及金融、通讯行业前期的管理漏洞等,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被人冒充办理银行卡、电话卡,而一旦“断卡”行动完全实施,按照现在的规定,一张卡涉案,名下所有卡或者业务都可能被暂停,将会对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在此特别建议,请身份证有遗失经历、前期电话卡或者银行卡有异常情况的人,一定要抽空去查询下名下是否有不知情的电话卡或者银行卡存在,以免被当做“违法犯罪嫌疑人”进行打击、惩戒,影响个人生活。警方提示1、买卖、出借对公账户以及银行卡、电话卡等是违法行为,违法违规行为会记录到个人征信报告,影响贷款、办理支付业务,还可能涉嫌犯罪,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千万不能贪图私利触碰法律底线!2、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等账户存取工具,保护好登录账号和密码等个人信息,对于废弃不用的银行卡应及时办理销户业务,并将卡片磁条毁损,不随意丢弃!3、如发现上述违法行为,请及时拨打向公安机关举报。